科研产出
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及骨干系大田全生育期的耐旱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减产率对31份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进行耐旱性直接评价。同时,通过31份玉米杂交种的大田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候选形态指标与减产率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适宜的耐旱鉴定指标。根据确立的形态指标,对68份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耐旱性间接评价。结果表明:(1)在31份玉米杂交种中,筛选出耐旱性极强杂交种6份、耐旱性强杂交种12份、耐旱性中度杂交种5份、耐旱性弱杂交种7份和耐旱性极弱杂交种1份;(2)株高和茎粗可作为大田条件下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耐旱鉴定形态指标;(3)在68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耐旱性极强自交系6份、耐旱性强系21份、耐旱性中度系28份、耐旱性弱系7份和耐旱性极弱系6份。研究结果将为吉林地区耐旱玉米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依据。


高粱不育系吉2055A特征特性与应用潜力分析(英文)
《Chinese Seed 》 2012
摘要:吉2055A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新选育的优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生育期112d,株高70cm,不育率100%,不育性稳定,柱头生命力强,自交不结实;抗旱和抗倒伏能力强,抗叶斑病和黑穗病;一般产量可达3000~4000kg/hm2,制种产量一般为4000~5000kg/hm2;配合力高,已育成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6个,还有8个新组合正处于区域试验阶段,所配杂交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对我国春播早熟区的高粱育种和生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佳木斯地区洪河农场土壤线虫优势属的分布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究佳木斯地区洪河农场土壤线虫优势属的分布。[方法]研究了佳木斯地区洪河农场土壤线虫优势属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线虫优势属分布的影响。[结果]盘旋属(Rotylenchus)集中分布于赤小豆地和玉米地,玉米地中Rotylenchus的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节片线虫属(Macroposthonia)和锉齿属(Mylonchulus)集中分布于林边湿地,其中Mylonchulus的分布表现出表聚性。[结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的分布产生影响,不同土壤线虫属的垂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土壤线虫 优势属 垂直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洪河农场


花生属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41号的选育
《花生学报 》 2012
摘要:花育41号是采用花生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第二个花生属区组间杂交新品种。在吉林省2010年和2011年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432.9kg/hm2,比对照品种白沙1016增产24.5%。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品种登记(吉登花生2012005)。


玉米耐盐碱转基因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盐渍化正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提高作物的耐盐碱能力是植物育种工作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寄希望于基因工程培育耐盐碱品种。科研工作者已经鉴定和克隆出一批耐盐碱相关基因,并已通过耐盐碱相关基因遗传转化,获得了一些耐盐碱性提高的转基因玉米。该研究就植物耐盐机理、耐盐碱相关基因的克隆及玉米耐盐碱基因的遗传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浅谈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米质分析现状
《北方水稻 》 2012
摘要:选取吉林省2007年~2011年新育成并参加省区域试验的611个品种(系)的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晚熟品种的米质状况最好,中熟和中晚熟品种的品质相对较差。在品质性状上,糙米率、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有92%以上品种能够达到国家一、二级标准,但是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是制约吉林省水稻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一、二级标准的主要因素。


我国传统发酵制品来源乳杆菌黏附相关表面特性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乳杆菌黏附相关表面特性,以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的10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株的疏水性、自聚力、对致病菌的共聚力及Caco-2细胞体外黏附能力。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菌株中,菌株C88的疏水性和自聚力均明显高于其它菌株。菌株K25对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有较强的共聚力,分别达到48.05%和53.76%。而菌株C8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共聚力最高,分别为40.03%和34.09%。另外,采用2M胍-HCl和5MLiCl方法提取了菌株C88的表面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表面蛋白集中在25~45 ku之间。与其他受试菌株相比,菌株C88和K25具有较好的体外黏附特性,可用作益生菌进一步研究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