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海峡科学 2016

摘要: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公共卫生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该报告阐述了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学科发展趋势预测、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学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技术及学科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福建省动物疫病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为进一步保障畜禽产品、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及有效防控动物疫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动物疫病学 学科发展 公共卫生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胞杆菌FJAT-28592抗真菌脂肽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产表面活性剂芽胞杆菌(Bacillus)的生防作用,本研究筛选了一株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芽胞杆菌FJAT-28592,经16S r RNA鉴定为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菌株FJAT-28592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50℃,最佳生长温度为35℃;p H 5.0~9.0,最佳p H 6.0~8.0;可在Na Cl浓度为0~6%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盐浓度为2%。透射电镜显示,菌株呈杆状,具有鞭毛,宽度为0.76~0.94μm,长度为1.76~2.94μm。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发酵液和提取的发酵液粗产物对尖孢镰刀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通过血平板和排油圈实验,初步认定暹罗芽胞杆菌FJAT-28592能分泌表面活性剂至发酵液。通过酸沉淀处理,甲醇和丙酮抽提,分离和收集发酵液中表面活性剂。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初步纯化的粗品与iturin A的标准品进行分析,粗品与标准品iturin A的主峰保留时间均为10.687 min,初步判断粗品含有iturin A。克隆iturin A类脂肽合成的相关基因,获得丙二酰辅酶a转酰酶(malonyl-Co A-transacylase,itu D)和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4'-phosphate generic acyl cysteamine transferase,lpa-14)基因序列,得出此表面活性剂为iturin A类的脂肽。本研究为芽胞杆菌生防菌的开发,分析获得抑菌物质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暹罗芽胞杆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透射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地区青年职业农民培育策略及启示

台湾农业探索 2016

摘要:青年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大陆与台湾同样面临着农业人口老龄化与农业接班人不足的问题。台湾地区整合资源建立平台,通过政策扶持、辅导培养、综合服务等整体策略,形成青年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环境。该文从时代背景、阶段演进、主要策略三个方面介绍台湾地区青年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而在政策支撑、培育资源与基础环境三个方向对大陆青年职业农民培育提出思考。

关键词: 台湾 职业农民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南地区黄秋葵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闽南地区黄秋葵病害主要有苗期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蚂蚁和蝽象,总结上述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 黄秋葵 病虫害 防治 闽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的调查及致病性测定与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摘要:为了调查蛋鸭禽1型副黏病毒的感染状况,以RT-PCR技术对2011年以来采自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和江苏六省(区)的495份蛋鸭样品进行了禽1型副黏病毒的检测,并测定了部分禽1型副黏病毒分离株对不同日龄麻鸭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六省(区)份蛋鸭的禽1型副黏病毒的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为3.4%~10.7%,揭示了禽1型副黏病毒在我国蛋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感染可致死低日龄麻鸭,其中基因VII型鸭源分离株对麻鸭的致死率高于基因IX型,且随着麻鸭日龄的增长其致死率降低,即呈现日龄易感性差异,开产麻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则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

关键词: 蛋鸭 禽1型副黏病毒 流行病学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颐红水蜜桃盆栽技术

东南园艺 2016

摘要:颐红水蜜桃是盆栽果桃的优良品种,选择壮苗,采用盆土配制、矮化控冠等栽培管理技术,培育的盆栽颐红水蜜桃,既观花又观果,赏食皆宜,深受青睐。

关键词: 颐红水蜜桃 盆栽 观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菜用枸杞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其防治

福建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对福建省菜用枸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枸杞瘿螨和二十八星瓢虫为害严重,枸杞负泥虫和枸杞蚜虫为害中度,小跳甲为害轻度;白粉病、黑斑病、根腐病3种病害均中度发生。针对菜用枸杞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菜用枸杞 病虫害 调查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硒、黄芪多糖及其复合剂对半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酵母硒、黄芪多糖及其复合剂对半番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从同一批饲养的22日龄半番鸭中挑选出体重相近的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为49 d。采用2×2因子水平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3%酵母硒,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黄芪多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复合剂(300 mg/kg黄芪多糖+0.3%酵母硒)。试验期间测定生长性能指标,并于70日龄每组随机选择12只(每重复4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胸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 h p H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48 h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Ⅲ组肉色红度(a*)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色黄度(b*)值均显著降低(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4~120 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48~120 h和72~120 h的丙二醛(M DA)含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Ⅲ组24~120 h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储存时间延长,各组SOD、GSH-Px活性和T-AOC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但3个试验组各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速度比对照组缓慢。4)酵母硒和黄芪多糖对肌肉24 h p H、剪切力、24~120 h的SOD活性、48~120 h的GSH-Px活性、120 h的M DA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交互作用(P<0.05或P<0.01)。由此可见,酵母硒、黄芪多糖均可改善半番鸭肌肉品质和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有效延长货架期,且二者对于肌肉抗氧化、p H和嫩度改善均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酵母硒 黄芪多糖 半番鸭 生长性能 肉质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漳州柠檬香茅精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福建热作科技 2016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福建漳州产柠檬香茅草中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84个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9.94%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2个成分是(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21.49%)和(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20.88%)。

关键词: 柠檬香茅 精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香型红茶与传统红茶的区别

福建茶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从适制品种和采摘标准、加工工艺、感官品质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花香型红茶与传统红茶的区别,为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红茶 花香 加工工艺 品质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