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硼水平对不同类型西瓜生长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栽培西瓜品种‘黑美人’、籽用品种‘建籽’和野生品种‘勇士’为试材,设0、0.05、0.2、0.6 mmol/L H3BO34个浓度,其中0.05 mmol/L H3BO3为对照,研究硼胁迫对不同类型西瓜生长的影响,分析其硼效率差异。结果表明:缺硼胁迫(0 mmol/L H3BO3)对西瓜地上部有明显抑制作用,症状多位于顶端新叶;高硼胁迫(0.2、0.6 mmol/L H3BO3)严重危害西瓜地下部,其症状出现时间均较早,且多见底部老叶,逐步向上发展,阻碍其他部位的正常生长。缺硼与高硼胁迫均降低了西瓜株高、茎粗、根长,0、0.6 mmol/L H3BO3处理对西瓜株高、茎粗、根长的降低幅度较大。高硼胁迫对3种类型西瓜根系的生物产量影响较大,而缺硼胁迫下西瓜根系的生物产量降低幅度较小。‘黑美人’在缺硼胁迫和高硼胁迫下根系活力均出现下降,下降幅度较一致;‘建籽’‘勇士’在高硼胁迫下根系活力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远大于缺硼胁迫。不同类型西瓜存在着硼效率差异,籽用西瓜‘建籽’和野生西瓜‘勇士’硼效率较高,栽培西瓜‘黑美人’硼效率较低。
关键词: 西瓜 硼 ‘黑美人’ ‘建籽’ ‘勇士’ 生长 生物产量 硼效率


适宜机械采摘的茶树品种筛选
《茶叶学报 》 2016
摘要:为筛选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2012~2014年对14个茶树品种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芽梢中标准芽叶比重和破碎芽叶比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械采摘与手工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符合乌龙茶采摘标准)和新梢破碎芽叶比重接近。而肉桂、毛蟹、本山、梅占、铁观音、黄玫瑰等6个品种机械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比手工采摘低,新梢破碎芽叶比重均比手工采摘高;初步得出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采效果较好,且这些品种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较适宜机械采摘。


屎肠球菌微胶囊制剂的稳定性及对断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 2016
摘要:本试验以自主筛选的一株屎肠球菌为对象,在抗逆性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微囊化提高耐热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动物田间小试,评价其对断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优化保护剂与壁材的配方,改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可使喷雾后获得的干物质中活菌数达到1010cfu/g;微囊化的屎肠球菌对高温的耐受性增强,贮存时间更久,对胃液和肠液依然具备较好的耐受性。在仔猪生长性能方面,与空白组相比,饲喂屎肠球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分别提高37%和15%,料肉比和腹泻率分别下降16%和65%,说明该屎肠球菌微胶囊制剂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工艺制法对茶叶风味品质化学轮廓的影响,本研究对福建4种茶类(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中的主要滋味和香气品质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和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表明,基于茶叶主要滋味品质成分的主成分分析(PCA)可将全部供试茶样划分成3种类群:Ⅰ型:绿茶、白茶和一芽二、三叶鲜叶样;Ⅱ型:乌龙茶和中、小开面2~4叶鲜叶样;Ⅲ型:红茶。采用偏最小二乘增强判别分析(PLS-EDA)可进一步放大不同类群茶样的组间差异,乌龙茶及其鲜叶原料有较高含量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s),而红茶中多酚类(TPs)和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相对较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二维散点视图可作为茶叶分类识别的一种重要判别工具。4种茶类以乌龙茶的香型种类最为丰富,绿茶与鲜叶原料的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较为接近,白茶与红茶香气组成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特征。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苯乙腈、4-乙基苯甲酸-2-苯基乙酯类似物、反式-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等可视为乌龙茶有别于其他3种茶类(绿茶、白茶和红茶)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本研究结果为茶叶化学分类及其工艺品质的目标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环链棒束孢hsp90基因的克隆及冷热胁迫下的表达特征分析
《菌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本地Blast筛选转录组数据库方法,首次克隆了环链棒束孢热休克蛋白90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Ichsp90(Gen Bank登录号KT944289)。克隆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2 284个碱基,包括一个含2 097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99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的分子量为79.23k Da,等电点(p I)为4.86,且含有5个Hsp90家族特征基序和胞质特征序列MEEVD,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丝状真菌相似性在92%–96%之间。用q RT-PCR方法分析了冷热胁迫下,该基因在环链棒束孢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4℃冷胁迫下15min检测到Ichsp90表达量下降到最低点,为对照的-1.8倍;随后表达量开始上升,至120min表达量是对照的1.07倍。在39℃高温胁迫下,60min Ichsp90表达量达到最高峰,为对照样品的5.02倍;随后表达量开始下降,至110min为对照样品的2.46倍。因此推测,Ichsp90基因在环链棒束孢抵抗外界温度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环链棒束孢 热激蛋白90 温度胁迫 荧光定量PCR


浅谈影响鸭肉品质的主要因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6
摘要:影响鸭肉品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品种、日龄、性别、饲养模式、运输、屠宰和储藏条件等因素对鸭肉品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