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水稻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QTL剖析

遗传学报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292个Lemont/特青F13重组自交系(RILs)及其含272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剖析单 株有效穗数(PN)和每穗粒数(SNP)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呈现超亲分离,PN与SNP 存在弱的负相关.检测到影响 PN和 SNP及其相关性状的 QTL 51个和互作位点 45对,它们 可以解释 60%以上的性状总变异。 SNP与其相关性状的 QTL定位在一起,比较与 SNP-QTL 同一或相邻区域的 QTL数,穗部枝梗数是长度性状的两倍,故前者对SNP的作用更大。仅有 2个PN-QTL与SNP相关性状的QTL相邻,因此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实现PN与SNP的 有利重组。其中影响 PN的 QPn4和影响穗枝梗数和长度的 QPbn3a,QPbn3和 QPbl4等主效 QTL,在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合理配置穗部性状 QTL 产生新的高产穗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单株有效穗数 每穗粒数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 水稻 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9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T PCR技术克隆了 3个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black streakeddwarfvirus,RBSDV)分离株基因组片段S9,并测定了它们的全序列。结果表明 :RBSDV浙江分离株 (RBSDV Zj)基因组片段S9全长 190 0nt(EMBL登录号为AJ2 97430 ) ,RBSDV河北分离株 (RBSDV Heb)基因组片段S9全长 1898nt(EMBL登录号为AJ2 9742 9) ,湖北分离株S9全长 190 0nt(EMBL登录号为AJ2 9170 6 )。 3个分离株S9均含有两个开放阅读框(ORF) ,分别编码约 40kD和 2 4kD的多肽。3个中国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 98.5 %~ 98.8% ,与日本分离株S9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 89.9%~ 90 .2 % ,而与意大利MRDVS8同源性仅为 85 .3%~ 86 .4%。我们发现ORF2十分保守 ,4个RBSDV分离株S9的ORF2同源性高达为 97.6 %~ 10 0 % ,与意大利MRDVS8的ORF2同源性也高达 94.3%。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基因组片段S9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整与发展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思路和对策

浙江农业学报 2000 CSCD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的市场特点及发展趋势 ,分析了浙江省农产品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提出了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优质农产品 问题与难点 对策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浙江省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的思考

浙江农业学报 2000 CSCD

摘要:20多年来的晚粳育种协作攻关 ,使晚粳稻产量有了很大提高。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 ,市场需要优质米。在今后的晚粳育种中 ,必须加强优质育种 ,努力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关键词: 浙江省 粳稻 优质米 外观品质 食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中国生物防治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稻水象甲为靶虫,对37株不同来源的绿僵菌菌株进行了致菌性检测,结果有6株致病率大于90%对不同生育期的稻水象甲感病性测定表明,在寄主产卵期感病性最强,越冬期次之,新羽化代最 成虫产卵期施用绿僵菌,对控制稻不象甲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绿僵菌 稻水象甲 生物测定 金龟子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土壤肥料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8个供试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为0.53m g/kg。油菜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72.3kg/hm 2,NPK区(无硼)相对产量为66.1% ,施硼油菜平均增产611.4kg/hm 2,增产率达48.5% 。生产百千克油菜籽需硼量为5.07g,土壤供硼率为62.7% 。硼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3% ,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无硼区油菜籽相对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 0.5991,n= 18;与油菜施硼增产量之间达极显著负相关,r= - 0.6610,n= 18。供试土壤有效硼临界值为0.56m g/kg。

关键词: 油菜 土壤有效硼 临界值 硼素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污泥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研究

科技通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旱地和水田的施用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污泥复混肥与等量化肥相比 ,在本试验的施肥水平下 ,对硝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的繁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好气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氨化细菌不但没有不良影响 ,反而稍有促进作用 ,而且随污泥复混肥中污泥含量的提高而增强

关键词: 污泥复混肥 土壤微生物区系 污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中红壤油菜田供钾特性和钾肥用量研究

土壤通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红壤性水田油菜供肥特性和钾肥施用量 .1 8个田间试验施钾油菜籽增产幅度为 7.5~ 90 .8kg/亩 ,无钾区相对产量变幅为 48.2~ 93.1 % .1mol/LNH4OAc提取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无钾区相对产量之间达极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6 44 9 (n =1 8) .土壤速效钾的“临界水平”为80mg/kgK ,能满足 95 %相对产量的“足够水平值”为 1 5 0mg/kgK ,系统研究平衡施肥法中各参数的确定 ,并用平衡施肥法和施肥曲线确定油菜钾肥合理用量 ,两种方法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红壤性水田 油菜 供肥特性 测土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流行规律及灰稻虱带毒率估测模型研究

科技通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8~2000年对临海等地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发病流行及灰稻虱种群数量相长调查研究结果,阐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流行规律,分析了灰稻虱带毒率与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关系,组建了灰稻虱带毒率估测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中长期灾变趋势预测,测报吻合度达98.63%.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 流行规律 灰稻虱带毒率 估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酸浸提法快速测定饲料中钙含量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0 CSCD

摘要:稀酸作为提取剂 ,可有效提取饲料钙的成份 ,与传统的干灰化相比 ,该技术更为简单、快速、经济 ,并减少环境污染 ,经F值检验 ,其测定值与干灰化法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稀酸浸提 饲料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