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无土栽培中岩棉基质用量对葫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无土栽培中, 葫芦生长发育及产量受根际岩棉基质用量的影响。在每株075~375 L 的试验范围内, 基质用量越多, 葫芦生长越好, 产量越高。每株岩棉用量在150~375 L 的处理中, 葫芦的生长状况和产量差异不明显。为降低成本及减少废弃物, 故建议生产上每株岩棉用量15 L。


捕食性天敌在单季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的迁移规律及其保护利用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以陷阱法研究了浙西南山区单季稻区4种不同非稻田生境与稻田间捕食性天敌的迁移规律。初步探明各生境中捕食性天敌种库资源丰富,由蜘蛛、蛙、鞘翅目捕食性昆虫和革翅目捕食性昆虫组成,蜘蛛占捕食性天敌总数的385%-75、0%,种类有9科 13种,优势种是拟水狼蛛;水稻移栽后的一个月内,捕食性天敌在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迁移活跃,从非稻田生境迁入稻田中的捕食性天敌是迁出数量的1.1-2.7倍;并在稻田内进行了减少施药次数试验,证明在水稻生长前期利用天敌控制稻飞虱为害,从而减少用药次数是可行的。


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通过定田、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直播稻、抛秧稻和移栽稻病虫 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多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程度为直播稻重于抛秧稻,抛秧稻又重于移栽稻。早稻抛秧稻病虫为害程度与不同育秧方式和秧苗素质有关,适量施用钾肥能提高稻株抗病虫能力,减轻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的为害。直播晚粳稻植株密度,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根据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应加强综合防治力度,有效地控制病 虫为害。


家蚕F_2群体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区间作图法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家蚕F2 群体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区间作图法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了计算机模拟验证。


施氮对杂交稻518的氮吸收、转化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1997 年在浙江省东阳市进行了氮营养对杂交水稻518 植株氮的浓度,吸收和生长影响的试验,叶片、茎和根的氮含量在有效分蘖至分蘖盛期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直至成熟。叶片和茎是贮存库的最大贡献者。在稻穗中来源于叶片、茎和根的氮分别占30 % ~35 % ,17 % ~38 % 和6 % ~20 % 。稻穗中的氮占总氮量的58 % ~60 % 。稻株对氮的吸收一直延续到成熟,在分蘖盛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氮的吸收率分别为1 .33 ~8 .17 ,1 .52 ~6 .03 和0 .05 ~1 .02 kg·hm - 2·d - 1 .


低丘红壤区饲料供需状况与种植结构的调查
《浙江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低丘红壤典型区域, 兰溪市马达镇5 个村122 个农户的抽样调查, 揭示了该区域畜牧业比较发达, 饲料需求量大, 但自给率低, 仅为426% , 尤其是蛋白质饲料资源缺乏, 依靠外部投入; 土地资源丰富, 但种植结构单一, 水田以冬闲双季稻为主, 占542% , 单季稻占 212% , 冬闲田面积达757% , 大量冬春农田置闲, 开发绿色饲料生产具有很大潜力。因此建议调整畜禽结构和种植结构, 发展青绿饲料和草食畜禽, 提高系统生产率, 以促进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


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抗逆性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在室内比较研究了褐飞虱3个生物型对高温、饥饿、浸水和杀虫剂等逆境条件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35℃高温条件下生物型1若虫的抗性显著低于生物型2,而在常温和37.5℃以上高 温下3个生物型的抗性无差异。22℃和26℃时生物型1雌成虫的耐饥力最强,生物型2最弱。在 常温下3个生物型卵浸水1至3d后的孵化率无明显差异,但在35℃高温下浸水5d后,生物型1 的卵孵化率明显降低。生物型1对甲胺磷的敏感性最高,而生物型2对噻嗪酮的耐药性则显著高于生物型1和生物型3。研究表明褐飞虱成虫的耐饥力和抗药性差异可能是影响迁入和迁出区致 害性差异的两个重要因子。
猪口蹄疫和水泡病病毒免疫鉴别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DotELISA)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分别对猪口蹄疫病毒(FMDV)和水泡病病毒(SVDV)检测比较。试验表明,McAbDotELISA特异性强,快速简便,比RIHA更为敏感、稳定、直观。本研究在猪口蹄疫和水泡病单抗联合诊断药盒的研制方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猪口蹄疫病毒;水泡病病毒;免疫鉴别


淹水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稻株营养成分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淹水对褐飞虱种群的直接影响,以及淹水导致的稻株营养成分变化和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使褐飞虱的卵的孵化率明显下降,尤其是淹水和高温的互作可杀死稻株内绝大部分褐飞虱卵。淹水能使褐飞虱的取食量、产卵量和生存率都明显下降。同时,淹水使稻株内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而总糖含量明显增加,从而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淹水;褐飞虱;生长发育;营养成分;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