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麦根中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堆的超微结构
《菌物系统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禾谷多粘菌PolymyxagraminisLed.休眠孢子堆的超微结构。休眠孢子堆仅分布于寄主根表皮细胞中。休眠孢子堆形状不一,有的呈球状,有的呈律状,少则由几十个,多则由数百个紧密排列的休眠孢子组成。休眠孢子彼此通过刺突连接,细胞壁分4层,第三层局部区域结构松散,可能与初生游动孢子萌发孔有关。成熟休眠孢子细胞质丰富,细胞质膜内侧含有大量脂质粒,细胞质中央含一个细胞核,围围分布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细胞器。成熟的休眠孢子在越夏前大多数已释放初生游动孢子,只剩下空壳。表面凹陷是已释放游动孢子的休眠孢子一个特征。本文还讨论了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在病害流行学中的作用。


ABT生根粉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ABT生根粉是由中国林业科学院研制的一种广谱、高效的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自1981年问世以来,已在许多作物上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1996年浙江省开始在多种作物上进行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3]。本文就ABT生根粉对水稻...
关键词: ABT生根粉;水稻;增产


转基因水稻对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抗性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采用人工繁殖带毒褐飞虱( Nelaparvata Lugens) 攻毒接种,结合症状观察和RTPCR 检测方法,对57 个含有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 S7 ,S9 和S10 基因片段的转基因水稻对水稻齿叶矮缩病毒的抗性进行了评价。总体而言,大多数转基因稻发病率比受体品种的发病率要低。从中初步得到对RRSV 具有较强抗性的水稻转基因系315 和316 ,其发病率分别为15 .8 % 和13 .3 % ;具有中等抗性的水稻转基因系184 和328 ,发病率分别为26 .9 % 和28 .0 % ;而对照受体品种和当地感病品种的发病率则分别为100 % 和84 .2 % 。将RTPCR 的方法用于转基因稻抗性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 RT-PCR 抗性评价


无土栽培樱桃番茄的耐藏性与品种、EC和采收期的关系(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研究了无土栽培樱桃番茄不同品种、营养液浓度和采收期等对果实耐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藏性与品种、EC(营养液浓度)和采收期密切相关。在Kiyanori,Supersweet,902,96134个品种中,Supersweet的耐藏性最好,9613最差。EC4.4的果实较EC2.5的耐贮藏。15~20℃下贮藏3周后,坚熟期采收的果实商品率达78.2%,青熟期采收的虽腐烂率较低,但商品率仅47.5%。贮藏条件显著影响果实耐藏性,其中以在4℃下薄膜包装的最佳,贮藏3周后商品率可保持在75%以上。
关键词: 樱桃番茄;耐藏性;品种;EC;采收期


百可得与咪唑类杀菌剂混用浸果对柑桔防腐效果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化学防腐剂浸果可以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减少烂果。目前,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苯并咪唑类、咪唑类(甾醇抑制剂)、双胍盐类、仲丁胺及联苯酚钠等几大类。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苯菌灵、噻菌灵等因病菌的抗药性较强,其防效大为下降;联苯酚钠由于使用年限已久,柑桔青...


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群体互作的选择作用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倒苗继代接种的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病菌和寄主群体互作中的定向选择和稳定性选择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初步探讨了品种抗瘟性“丧失”预测方法的设想,为抗瘟性水稻品种的合理搭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旨在维持自然界病菌群体的相对稳定,延长抗瘟品种的使用寿命,持续控制稻瘟病灾变。
关键词: 抗瘟品种,稻瘟病菌,定向选择,稳定性选择


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及其交互抗性研究(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的三种方法,并测定了其交互抗性。应用叶片残毒法和饲料混毒法测定结果表明,氟铃脲对1 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 L C50 分别为0 .358 和0 .014 μg·ml- 1 。饲料混毒法测定还表明,幼虫对氟铃脲的敏感性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降低,1 龄幼虫的敏感性分别是2 ,3 ,4 ,5 ,6 龄幼虫的2 .6 ,2 .7 ,3 .4 ,3 .8 ,63 .9 倍。用点滴法测定,3 ,4 龄幼虫对氟铃脲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L D50 分别为0 .053 和0 .276 μg/ 头。比较三种生测方法,叶片残毒法快速、简易、可靠,故更适于作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的抗性测定。叶片残毒法用1 龄幼虫供试,接触处理48 h ,最佳观察时间为处理后5 d 。交互抗性及增效剂 P B O 测定结果表明,对氰戍菊酯高抗的中国河南品系和印度品系对氟铃脲无交互抗性,其 L C50 或 L D50 与敏感品系比较相差仅分别为1 .34 ~2 .19 倍和0 .84 ~1 .71 倍。 P B O 对氟铃脲毒性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异,低剂量时有增效作用,高剂量时反而有拮抗作用。 P B O5 μg/ 头对氟铃脲的增效比为1 .61 。
关键词: 棉铃虫 昆虫生长调节剂 氟铃脲 生物测定 交互抗性


棕榈蓟马在茄子不同叶位的种群数量分布及其动态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棕榈蓟马(ThripspalmiKarny)成虫与若虫在茄子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及一张叶片的叶背、叶面上的种群数量动态分布是不同的。成虫与若虫种群数量,在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上的平均分布比例分别为513%,321%,16.6%和31.8%,44.7%,23.5%,在同一张叶片的叶面、叶背上平均分布比例分别为56.27%,43.73%和26.59%,73.41%。
关键词: 棕榈蓟马;茄子;种群数量;动态分布


弓形虫诊断抗原的亲和层析纯化和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应用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Ps)和弓形虫速殖子膜抗原(Pm),分别获得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经双多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测定,结果表明,Ps的最低检出量为13.3μg/ml,亲抗体Ps为1.5μg/ml,Pm为4.4μg/ml,亲抗体Pm为05μg/ml。作为弓形虫诊断抗原,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明显优于Ps和Pm,其中又以亲抗体Pm为最优。
关键词: 弓形虫;诊断抗原;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