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植株防御白背飞虱为害的某些生理反应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对白背飞虱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 (组合 )为材料 ,研究了水稻在白背飞虱为害后稻株体内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 ,稻株受害后 ,感虫品种 (TN1和汕优 6 3)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比抗虫品种 (N2 2 )明显 ;感虫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增加 ,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下降 ,而抗虫品种 POD和 SOD均增加 ,CAT减少 ;感虫品种除丙氨酸含量下降外 ,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上升 ,尤其是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及蛋氨酸等含量增加很快 ,抗虫品种中天门冬氨酸、缬氨酸等含量增加也很快 ,但苏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的含量显著下降
康福多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残留试验表明 ,用 2 0 %康福多浓可溶剂 60 0ml/hm2 喷施防治稻飞虱 ,在田水中原始沉积量为 0 .11~ 0 .2 5mg/kg ,半衰期为 5.9~ 7.9d ;在土壤中原始沉积量为 0 .0 8~ 0 .16mg/kg ,半衰期为5.3~ 2 4 .6d ;在茎叶上原始沉积量 2 .82~ 6.99mg/kg ,半衰期为 6.5~ 6.8d。最终残留量试验 ,表明在水稻卷叶螟、稻飞虱发生期喷药 2次 ,施药剂量为 30 0~ 60 0ml/hm2 ,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期为7d ,在糙米中残留量均低于 0 .0 5mg/kg ,在土壤和茎叶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小于 0 .0 83mg/kg和0 82 2mg/kg。


水提树酯吸附法提取分离柿叶黄酮
《科技通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柿叶中提取具有降血压功能及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柿叶黄酮 ,通过提取溶剂和吸附树脂的筛选 ,选用 p H为 1 3的水作溶剂 ,成本低 ,工艺安全、简单 .然后用 YF- I树脂吸附 ,乙醇洗脱 .提取获得的粗黄酮 ,其组份通过纸色谱和紫外光谱比较与有机溶剂提取法基本相同 ,且具备生物活性


牛羊四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浙江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首次建立的酶标SPADot ELISA联检牛羊血矛线虫、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技术(简称四联 ) ,已在浙江、湖北、四川、安徽等省 6 2个县市试用 56万余头 ,据 50个县市对其中 194 90头份与酶标SPADot ELISA检测牛羊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技术 (简称三联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四联与三联法 ,其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阳性符合率依次达 99.13% ,99.0 5%和 99.2 1%。同时 ,对四联法血清学阳性的 4 6 6 0头份与查病原体法进行比较结果 ,血矛线虫病、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 97.59% ,99.2 8% ,95.17%和 98.10 %。对查出血清学阳性的牛羊用研配的广谱、高效、系列抗虫剂进行防治。据不完全统计 ,牛羊经防治 ,其血矛线虫病、血吸虫病、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阳性率分别由 1998年的 13.5%~ 37.9% ,0 .3%~ 34.0 % ,9.4 %~ 55.2 %和 17.2 %~ 6 9.6 % ,依次降至 1999年的 0 .9%~ 6 .7% ,0 %~ 6 .1% ,3 0 %~ 10 .7%和 4 .3%~ 13.1% ,分别下降 12 .6~ 31.2个 ,0 .3~ 2 7.9个 ,6 .4~ 4 4 .5个和 13.0~ 56 .5个百分点 ;牛羊生产性能大大提高
关键词: 血矛线虫 血吸虫 伊氏锥虫 肝片吸虫 联合诊断与防治


浙江省麦田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浙江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198 6~ 1988年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 4个农区 ,对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 ,涉及 6个市、2 3个县 (市 )和 1个大型农场 ,计 70 0 0多块样田 ,取样面积约 667hm2 。调查结果 ,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共有杂草 50科 2 77种 ,杂草群落结构复杂 ,危害程度较高 ,杂草群落组成与地域、地势、土质、前茬作物及耕作习惯等有关。最后提出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防除对策和措施 ,并附浙江省大小麦和油菜田杂草名录。
关键词: 大小麦 油菜 杂草名录 群落结构 危害率 危害指数 浙江省


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危害
《浙江农业学报 》 2000 CSCD
摘要:198 6~ 2 0 0 0年由科研、推广及管理 8家单位组成的浙江省农田杂草研究协作组在浙江省嘉兴、杭州、金华和温州 4个农区 ,对水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开展全面系统调查 ,涉及早稻、晚稻、单季稻、秧田等各种耕作稻制和直播、抛秧、旱育秧等不同轻型栽培方式。调查结果 ,浙江省水稻田共有杂草 4 1科 77属 131种和 2变种 ,其中主要杂草 2 1科 35属 4 1种和 1变种 ,如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异型莎草、空心莲子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牛毛毡、丁香蓼等。杂草危害以单季稻田最重 ,晚稻田次之 ,早稻田最轻 ;早稻田杂草群落简单 ,以稗草占绝对优势 ,而晚稻田群落较为复杂 ,由稗草和阔叶草及莎草共同构成群落。一些杂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同时 ,直播田和抛秧田杂草危害重于常规移栽田 ,旱育秧田杂草种类多于常规水育秧田。长期使用除草剂 ,使常规栽培稻田一年生杂草发生减轻 ,而多年生杂草危害上升 ,但稗草仍为主要恶性杂草。最后 ,附有浙江省水稻田杂草名录
关键词: 水稻 杂草名录 群落结构 危害率 危害指数 浙江省


空间诱变和γ射线辐照与离体培养相结合对水稻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核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返回式人造卫星搭载早籼品种中优早 3号干种子 ,研究比较其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 ,空间诱变对M1 代成苗率、苗高和结实率的生理损伤明显比γ射线辐照轻 ,M2 代诱发的叶绿素缺失、株高及抽穗期突变的频率不及 30 0Gyγ射线处理。对空间诱变种子进行离体培养 ,叶绿素缺失和株高突变的频率有较大提高。空间诱变种子的愈伤组织经辐照处理后 ,绿点分化率和绿苗分化率下降 ,M2 的叶绿素缺失、株高及抽穗期突变频率超过空间诱变与离体诱变单独处理之和 ,也不同程度高于 30 0Gyγ射线辐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