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琼东南盆地陵水研究区海底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成因机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琼东南盆地陵水研究区位于西沙海槽北部的陆架边缘和陆坡区,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利用三维反射地震数据,在琼东南盆地陵水研究区识别了海底滑坡、麻坑、丘状体、流体管道、天然气水合物(BSRs)、活动断层等海底地质灾害体,并分析了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规律。结合区域构造和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了地质灾害体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灾害体的分布面积总计超过2000km~2,各类灾害体相互叠置。构造断层活动、充足物源供给和海平面变化是导致该地区海底地质灾害广泛分布的重要原因。第四纪晚期高沉积速率导致陆架边缘和陆坡区沉积了较厚地层,有机质丰富,为水合物成藏提供了潜在气源。陆坡区的滑坡主要分布在加积层序较发育的陡坡区。在陆架边缘和滑坡不太发育的陆坡缓坡区,超压流体释放形成流体管道、丘状体和麻坑。高沉积速率、埋藏的古滑坡和区域的构造不稳定性是诱发超压流体释放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海底滑坡 流体管道 丘状体 麻坑 海底地质灾害 琼东南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深澳湾海水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_4-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鱼类网箱和贝藻筏式等规模化养殖活动对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对营养盐的潜在限制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深澳湾DIN和PO_4-P浓度及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DIN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PO_4-P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网箱区的DIN浓度和氮磷比(N/P)低于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而其他3个季节,网箱区的DIN和PO_4-P浓度以及N/P均高于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之间在各个季节,氮、磷营养盐和N/P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个季节DIN和PO_4-P浓度均高于理论上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阈值,不存在营养盐的绝对限制。夏、冬季的N/P分别为13.6、13.1,低于Redfield值,说明存在N的潜在限制;春、秋季的N/P分别为16.6、19.0,说明P的潜在限制性较强。深澳湾的年均N/P为14.3,全湾受N潜在限制性较强。除夏季外,硝酸盐(NO_3-N)是DIN的主要组成,比例介于51.7%~92.7%,其次为NH_4-N (5.2%~43.8%),亚硝酸盐(NO_2-N)比例最低(2.1%~27.2%),说明深澳湾的氮营养盐达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与2001年相比,深澳湾海区的DIN和PO_4-P浓度均有下降,由中度营养型转变成贫营养型,年平均N/P更接近Redfield值,说明深澳湾的生产力水平依然受氮限制,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化贝藻养殖的影响。

关键词: 深澳湾 营养盐 时空分布 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历程与定义分类概述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牧场是国内外长期广泛应用的海洋渔业发展举措.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牧场发展情况以及已有定义、分类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国外普遍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工鱼礁已从较单纯的聚鱼功能,拓展为海洋牧场生境保护和修复功能,目标是渔业资源增殖和利用.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建设人工鱼礁的目标是大规模增殖、聚集和捕获渔业资源;欧美诸多国家建设人工鱼礁主要是为了增殖保护渔业资源和开发休闲渔业.国外以渔业资源增殖为主旨的海洋牧场建设成败皆有,成功的方面仍值得中国借鉴.国外对海洋牧场定义和分类的数量较少,定义的提出和使用相对严谨.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民转产转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加以扶持.海洋牧场在建设规模、产出效果、技术水平、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产业和科技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国内学者提出海洋牧场和海洋农牧化概念,并将二者进行了区分,其后诸多学者也将渔业资源增殖等同海洋牧场.近年来国内海洋牧场发展迅速,但海洋牧场定义不够规范,数量繁多、含义空泛、严谨性不足.最后,本文就海洋牧场发展趋势、发展理念、目标定位、建设内容、研究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实事求是并理性把握好现阶段海洋牧场的发展理念、定位、内容和目标,加强对农业农村部现有海洋牧场水产行业标准的宣传尤其是定义和分类的宣传,引导海洋牧场研究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对于切实有效支撑海洋牧场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 海洋牧场 增殖放流 人工鱼礁 定义 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长江流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长江大眼鳜野生群体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科学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及控制区(D-loop)全序列,对4个群体(赤水河群体-CS、南京群体-NJ、岳阳群体-YY、宜昌群体-YC)共计79尾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获得了长1141 bp的Cyt b基因全序列,共检测到2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指数为0.685(CS)~0.924(YC),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π)指数为0.176%(CS)~0.285%(YY).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002~0.003.(2)获得了长度为834~840 bp的D-loop全序列,在79尾个体中共检测到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54(CS)~0.990(NJ),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548%(CS)~1.412%(YC).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CS)~0.014(YC),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8~0.012,提示4个野生群体均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的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大眼鳜野生群体无显著遗传结构差异.

关键词: 长江 大眼鳜 细胞色素b基因 D-loo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翘嘴红鲌肌肉中磷脂的组成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快速、灵敏检测翘嘴红鲌(Erg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肌肉中各磷脂组分的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提取翘嘴红鲌肌肉脂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方法,对翘嘴红鲌肌肉中磷脂组成进行检测。检测条件如下:以Chromolith~?Performan-ce-Si型正相硅胶色谱分析柱(100 mm×4.6 mm)作为分离柱,正己烷-异丙醇-13%乙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系,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雾化气(氮气)压力为320 kPa。在此条件下,翘嘴红鲌肌肉中各磷脂组分均能完全分离,且各磷脂组分在相应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均小于3.0%,平均回收率为88.38%~107.41%,相对标准偏差为0.40%~4.95%。本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翘嘴红鲌等淡水鱼中磷脂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磷脂 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散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污泥臭氧原位减量工艺中四环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去除

环境科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套中试规模的污泥臭氧原位减量(SOR)系统,通过长期(111 d)运行考察了其对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和阿奇霉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SOR工艺可以实现剩余污泥零排放,化学需氧量和氮的去除性能与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接近,但除磷性能有所下降.SOR工艺出水中目标抗生素浓度与常规A/A/O工艺无明显差别,而污泥中目标抗生素含量明显低于常规A/A/O工艺.质量衡算表明,目标抗生素在A/A/O及SOR工艺中的输入输出均渐趋平衡;SOR工艺进水中91.2%~98.1%的目标抗生素被臭氧降解,而常规A/A/O工艺进水中82.3%~91.2%的目标抗生素随剩余污泥排放.因此,SOR工艺可以同步削减污水处理厂中剩余污泥及抗生素向环境中的排放.

关键词: 活性污泥工艺 污泥原位减量 臭氧 四环素 大环内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施渔村振兴:意义、基础与问题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9

摘要:实施渔村振兴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渔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渔民入户调查数据,从渔民满意度评价角度探讨实施渔村振兴面临的基础和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实施渔村振兴面临的基础是:渔村乡风文明程度较好,渔村治理成效明显,但渔村产业还不太兴旺,渔村环境离生态宜居还有一定差距,渔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实施渔村振兴主要面临渔业基本经营制度有待完善,渔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渔村环境离生态宜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渔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尚未建立,渔业文化挖掘和传承后继乏人,渔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渔民社会保障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渔村振兴政策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渔村振兴 渔民 满意度评价 渔村治理 渔村环境 渔业文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废物拆解区羟基多氯联苯的分布及传递特征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多氯联苯(PCBs)在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中的转化、迁移和传递特征.[方法]通过对典型PCBs污染区域(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及周边地区的主要电子废物拆解区)中水体、底泥、鱼、虾和蟹等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样品中的10种羟基多氯联苯(OH-PCB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低氯化OH-PCBs可能易于在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之间分布和传递,而高氯化OH-PCBs可能倾向于在水生生物体内代谢和生物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环境分布和传递.[结论]该研究不仅可为OH-PCBs对水生生物产生的安全隐患提出预警以及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也有助于研究PCBs在水生环境的最终归向及存在形态、揭示水生环境中其真实污染水平,对预防OH-PCBs对食物链及各层级生物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氯联苯 羟基多氯联苯 分布 传递 电子废物拆解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形鲳鲹鱼片热风干燥条件优化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大宗养殖卵形鲳鲹的加工方式和技术,该文研究卵形鲳鲹鱼片的热风干燥技术,以感官评价、水分含量和复水率作为综合品质评分标准,分别对第一阶段干燥时间、温度,第二阶段干燥时间、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热风干燥工艺条件,并分析最佳干燥条件下产品的品质特性.结果 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第一阶段干燥时间、温度为4h、80℃,第二阶段干燥时间、温度为2h、70℃.在此条件下干燥得到的卵形鲳鲹鱼片表面干燥,咀嚼性、硬度有所上升,色泽金黄,风味优良,综合评分为(62.54±2.62).其水分含量为33.69 g/100 g,粗蛋白含量为38.52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24.12 g/100g.并发现其饱和脂肪酸降低了3.48%,单不饱和脂肪酸上升了9.35%,多不饱和脂肪酸下降了6.45%.该文创新地将两段式变温干燥应用到卵形鲳鲹加工上,并对干燥条件进行优化,为卵形鲳鲹等大宗养殖海水鱼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热风干燥 两段式干燥条件 品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河鲀有讲究

农产品市场 2019

摘要:"拼死吃河鲀"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常使一些食客对鲜美的河鲀望而却步,但古往今来,也涌现了许多嗜好河鲀美味的食客.那么,食用河鲀真的有这么危险吗?河鲀河鲀俗称河豚,其肉色晶莹,肉质鲜美,富含DHA、EPA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河鲀之鲜可谓"鲜冠天下",但其内脏,血液等部位却含剧毒,在食用不当的情况下极易中毒,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