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分布变化特征,旨在为亚热带地区果园土壤肥力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林地土壤(0 a)和不同种植年限(2、10、20、30 a)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年限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林地土壤相比,开垦为果园后的土壤中>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而降低,其中>2 mm和0.25~2 mm粒级分别占40.1%~64.9%和30.6%~46.4%;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C/N值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的土壤有机碳或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级团聚体。亚热带地区林地开垦为果园可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开垦为果园后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各粒级的分布无显著影响。虽然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可显著提高各粒径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C/N降低,建议果园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

关键词: 耕作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C/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0日龄文昌鸡RNA-Seq基因结构及SNP分析

中国家禽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深入挖掘文昌鸡RNA-Seq数据,进一步完善文昌鸡基因组的注释信息,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120日龄文昌鸡的高质量序列(Clean data)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查找、可变剪接(AS)筛查、基因结构优化和新转录本预测。结果共得到78 564个可靠的SNP位点,22 227个可变剪接,优化基因9 546个,预测新转录本593个。研究结果为文昌鸡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靶点。

关键词: 文昌鸡 RNA测序 可变剪接 单核苷酸多态性 新转录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皮冬瓜白粉病发生与气候关系及防治技术

中国热带农业 2019

摘要:对黑皮冬瓜白粉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结合其发病规律,提出了不同生长时期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黑皮冬瓜 白粉病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桑树种质资源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海南桑树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对30份海南桑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70条谱带,其中14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7.18%,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442~0.89,平均GS值为0.604 5,推论得知桑树引进资源与海南本地种质资源间有着较远的亲缘关系。通过POPGENE1.32软件计算海南桑树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15 0,Nei's基因多样性H=0.300 0,Shannon信息指数I=0.449 0。基于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构建了30份海南桑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系统树,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8时可将全部种质分为2个类群,且该聚类方式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海南桑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亲缘关系的聚类,从DNA分子水平上揭示海南桑树的遗传关系,为海南桑树种质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海南桑树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亚市耕地质量状况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中国热带农业 2019

摘要:耕地质量调查是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污染程度和立地条件等状况的基础性工作.调查成果是服务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发展科学规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耕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更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有效手段.本文在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基础上,系统论述海南省三亚市耕地质量状况,分析了耕地质量退化的原因,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耕地 质量等级 三亚 可持续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龄油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南方农业 2019

摘要:哈斯油梨品种源自于危地马拉种系,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梨品种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油梨就引进海南省进行试种。基于此,结合海南省科技厅"优良油梨品种母本园创建"项目实施情况,就幼龄油梨的植前准备、定植、果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 油梨 栽培管理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过程中F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菠萝AcFT基因并研究其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菠萝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AcFT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全长引物,克隆两个AcFT基因,分别命名为AcFT1和AcFT2,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探究乙烯利处理后菠萝AcFT基因在不同组织、时间下的表达模式。【结果】AcFT1和AcFT2分别编码178和177个氨基酸,两者均含有PBP结构域,具有PEBP家族典型结构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AcFT1和AcFT2都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茎和叶中相对表达量较高;乙烯利处理后,AcFT1和AcFT2在茎和叶中的表达具有相反的趋势,其中AcFT2明显受到乙烯利上调,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AcFT1则显示为先下降后上升。乙烯利处理后1 d,茎尖组织AcFT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的178倍,而AcFT1则明显下调;乙烯利处理后31 d,AcFT2在茎尖中的表达水平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的408倍,但AcFT1却处于极低水平。【结论】克隆得到2个AcFT基因,AcFT2基因在乙烯利处理后1 d及随后的花芽分化时期高度表达,表明AcFT2在响应外源乙烯利信号诱导菠萝成花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菠萝 FT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戟天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巴戟天为原料,通过酶辅助浸提法提取多糖,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法研究多糖的pH、相对黏度、溶解性、光谱特征、空间构像等理化性质,采用噻唑蓝法测定MC3T3-E1细胞增殖率,酶联免疫法测定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分泌量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评价多糖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戟天多糖属于酸性多糖,pH为6.15±0.13,相对黏度为1.26±0.12,具有糖的特性和三股螺旋结构,溶解性较好,不含蛋白质或多肽;巴戟天多糖提取物浓度为50μg/m L时,MC3T3-E1细胞增殖率极显著增加(P <0.01),达149.67%,COLⅠ和OCN的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 <0.01),分别增加44.98%和85.01%,ALP活性极显著提高(P <0.01),提高了258.95%。表明巴戟天多糖提取物能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与分化。

关键词: 巴戟天 多糖 理化性质 MC3T3-E1细胞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壳寡糖对樱桃番茄产质量及晚疫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壳寡糖在海南樱桃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樱桃番茄为试验对象,研究叶面喷施150 mg/L、300 mg/L、450 mg/L和600 mg/L壳寡糖对樱桃番茄生长、产质量及晚疫病防控效果等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樱桃番茄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均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叶面喷施450 mg/L壳寡糖,樱桃番茄的产量、糖酸比和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均最高,分别为3 091.33 kg/667m2、27.64和75.13%.叶面喷施壳寡糖可提高樱桃番茄的产质量和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建议生产上的施用浓度为450 mg/L.

关键词: 壳寡糖 樱桃番茄 产量 品质 防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

农业与技术 2019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海南省近年来甘薯产业发展现状,特对海南省甘薯品种、品质、种苗、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海南省甘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海南省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南省 甘薯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