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基于区块链的远洋捕捞产品新鲜度评价与可信追溯模型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远洋捕捞追溯流程缺少产品新鲜度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信度差等问题,以三文鱼为例,详细分析远洋捕捞追溯流程,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远洋捕捞产品新鲜度指标评价体系,提出新鲜度得分公式,实现了标准统一的产品新鲜度评价。结合ECDSA签名技术与智能合约实现了追溯责任的精准定位,通过引入信誉积分数据,建立了奖励、惩罚、补偿机制三位一体的企业双向信誉评价模型,保障了信誉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及新鲜度得分数据的真实性,实现了产品新鲜度的可信追溯。安全性分析表明信誉积分的攻击难度等价于ECDSA私钥的破解难度,证明了信誉评价模型可信、安全及不可篡改的特性。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追溯数据读写吞吐量保持在500笔/s与150笔/s以上,读写成功率分别为100%与98%,数据写入平均耗时为0.416 s,数据查询平均耗时为0.142 s,相比基于可靠企业信誉评估机制的区块链农产品可信追溯模型,存储与查询效率分别提升55.8%与63.4%,基本满足产品实际追溯业务需求。

关键词: 三文鱼 远洋捕捞产品 区块链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 层次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entinel数据与多特征学习的大豆种植面积提取

中国农业信息 2024

摘要:[目的]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及时准确地获取大豆的种植面积,对评估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效果及后续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黑龙江省黑河市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多生育期Sentinel-2A、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等数据,构建经特征优选后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特征、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等多特征数据集,并对比分析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算法,选择效果最佳算法对2019-2021年黑河市大豆种植面积进行提取分析,实现大豆种植面积的区域制图.[结果](1)经特征优选后,共11个特征对大豆、水稻、玉米有较好的区分度.(2)对比不同生育期遥感影像进行面积提取的结果,鼓粒期效果最佳.(3)对比不同的特征学习方法,随机森林算法在大豆鼓粒期的面积提取结果最佳.(4)以县级乡镇区划为最小统计单元,2019-2021年黑河市大豆种植面积分别为93.67万hm2、159.62万hm2、133.54万hm2.[结论]大豆种植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种植空间分布从分散的大田种植转向集中.基于Sentinel数据与多特征学习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大豆的种植面积,有助于准确掌握大豆的种植情况,为大豆的种植与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种植面积 机器学习 Google Earth Engin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疯病媒介昆虫研究进展

落叶果树 2024

摘要:枣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果树种类,枣疯病严重制约枣产业发展,媒介昆虫传播是枣疯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综述了枣疯病媒介昆虫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可传播枣疯病或从体内检测出枣疯病植原体病毒的昆虫种类,梳理了各种媒介昆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及其防治策略,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媒介昆虫 枣疯病 发生规律 植原体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简称水热炭)施用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作用机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热炭在不同添加率下(1%和3%)对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作物吸收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水热炭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土壤中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提取的Cd(DTPA-Cd)和油菜叶片Cd含量分别降低了5.01%~20.98%和10.82%~34.16%。提高水热温度和水热炭添加率有助于降低土壤DTPA-Cd含量。此外,施用水热炭显著增强了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且明显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施用水热炭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中Actin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提高了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水热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很大的修复潜力,但其对土壤重金属的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水热炭化 水热炭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对华北平原麦玉(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田间试验.冬小麦和夏玉米均设不施氮对照(CK)、农户习惯施氮(FFP)、优化施氮(OPT)、CRU1(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5∶5和3∶7)、CRU2(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7∶3和5∶5)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施肥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提高麦玉轮作系统单季和周年作物产量(P<0.05).与FFP相比,CRU1和CRU2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0.4%~5.6%、-5.4%~4.1%和-1.1%~3.9%(P>0.05);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8.6%~43.4%、2.05~6.24 kg·kg-1和4.24~10.13 kg·kg-1;周年净收益提高了0.2%~6.3%.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土壤N2O和CO2的周年排放(P<0.05),但对CH4周年排放没有影响(第1年FFP处理除外).CRU1和CRU2处理的土壤N2O周年排放总量较FFP处理显著降低了23.4%~30.2%(P<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全球增温潜势(GWP)(P<0.05),但各施氮处理通过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FFP相比,CRU1和CRU2处理的周年GWP降低了9.6%~11.5%(P<0.05),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了11.2%~13.8%(P>0.05).综上所述,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掺混肥在减少氮肥和人工投入、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华北平原粮食作物清洁生产的有效氮肥管理措施.

关键词: 麦玉轮作体系 产量 控释掺混肥 氮肥利用效率 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增温潜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生物降解地膜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土壤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塑料地膜残留污染重要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biodegradable plastic mulch或biodegradable mulching films为主题的文献从发展路径、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及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以此探讨全球生物降解地膜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发文数量不断增长,尤其2019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的累计论文发表数量最多(177篇,占全球总发文量的34.44%),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发文质量及影响力仍需通过创新及研究深度的拓展进行提高;关键词共线分析表明全球生物降解地膜研究热点主要为“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质与降解行为”、“生物降解地膜在可持续农业中的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及“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从突现词分析可知,生物降解地膜产生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所引起的土壤污染及潜在环境风险是未来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和热点内容。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文献计量 Web of Science 农业 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腐熟有机物料结构及组分差异分析

肥料与健康 2024

摘要:为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精准高质利用,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电镜能谱(SEM-EDS)法,测定了鸡粪、牛粪、菌渣、秸秆等堆肥腐熟物料的结构及组分。SEM-EDS分析显示:堆肥腐熟物料均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整体破碎、表面粗糙的特征,相对丰度较高的元素为C、O,不同堆肥腐熟物料的元素原子百分占比及种类存在差异。FT-IR分析表明:鸡粪堆肥腐熟物料中脂肪族物质含量较高,其次是碳水化合物;牛粪、菌渣、秸秆等堆肥腐熟物料中碳水化合物类物质含量较高,其次是脂肪类物质;菌渣和鸡粪堆肥腐熟物料中芳香类官能团的含量高于牛粪和秸秆堆肥腐熟物料的;秸秆堆肥腐熟物料的官能团最丰富。3D-EEMs分析表明:不同堆肥腐熟物料的溶解性有机质(DOM)中类腐殖质物质含量均较高,鸡粪和菌渣堆肥腐熟物料中几乎不含类蛋白类物质;不同堆肥腐熟物料的物质结构及官能团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明确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腐熟物料的结构、组分特征、元素组成、官能团类型,揭示腐熟物料作用效果差异的本质,对指导有机废弃物精准高质利用、开发有机肥料新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腐熟有机物料 水溶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组分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进与抑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复杂组态-基于NCA与fsQCA方法的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 CSCD

摘要:文章从复杂性视角出发,结合NCA与fsQCA两种新兴方法,以实地调研案例为研究样本,探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复杂条件组态。研究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性组态有3种类型,不同的组态代表着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重实现方式。抑制性组态同样有3种类型,不同的组态代表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困的多重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因果非对称性、殊途同归性、困因多重性。因此,各主体应通过多重条件的适配来实现发展路径的切实可行,同时加强要素间的协同联动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整体性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促进与抑制 农村集体经济 NCA fsQCA 复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水果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当前果园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稳定、高精度的自主导航,为果园移动平台提供了智能、高效的自主导航手段,有力支撑了智慧果园的建设.分析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果园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结合果园实际复杂、多样工况的环境,围绕定位与建图、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通过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的研究方案.

关键词: 果园 移动机器人 多源信息融合 自主导航 SLA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肉及其制品中风味物质及形成途径研究进展

肉类研究 2024

摘要:禽肉在我国居民饮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我国第二大类肉制品消费品.禽肉及其制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禽肉的风味和品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对于禽肉及其制品风味前体物质的研究报道较少,存在分析概述不全面、不详细的情况.本文综述禽肉中主要的风味前体物质、风味物质形成途径及影响禽肉风味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提升禽肉风味提供参考,为推动禽肉食品风味研究和禽类食品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禽肉 风味前体物质 形成途径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