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江口水域仔稚鱼垂直分布研究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摘要:为了解长江口水域仔稚鱼垂直分布特征,2015年5月和6月的上旬和中旬在该水域内进行4个航次的昼夜分层调查.采用仔稚鱼网(网口直径130 mm,网衣长6 m,网目0.505 mm)同时在表层(0~2 m)、中层(8~10 m)和底层(18~22 m)采样,每间隔3 h采样1次,连续24 h.结果表明:底层种类数最多(26种),表层最少(19种);主要优势种均为小黄鱼、矛尾虾虎鱼、六丝钝尾虾虎鱼、侧带小公鱼属、属、褐菖鲉等.数量上,底层占总数的76.7%,表层仅占4.6%.除前弯曲期个体在不同水层平均密度差异较小,其他发育阶段个体均以底层平均密度最高,表层最低.在夜间(19:00至翌日04:00)各水层仔稚鱼密度均高于白天.属仔稚鱼的垂直模式为昼浮夜沉类型,而小黄鱼、侧带小公鱼属和褐菖鲉等为夜浮昼沉类型,而矛尾虾虎鱼无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西洋鲑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生长和性腺发育研究
《海洋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大西洋鲑(Salmosalar)的生长发育模式,对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的大西洋鲑重要生长数量性状进行生物学测量,并跟踪性腺发育状况。本研究自2012年1月通过封闭循环水系统进行大西洋鲑养殖,经过周年养殖,体质量平均达到1194.42g,体长平均达到417.00 mm,体高平均达到100.58 mm,体宽平均达到53.52 mm,少数个体在养殖10个月后性腺发育较快,性腺质量达到9.76 g,性腺指数达到1.31%。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建立大西洋鲑标准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积累资料。
关键词: 大西洋鲑(Salmo salar) 封闭循环水 生长 性腺发育 组织学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柬埔寨水产养殖发展概况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19
摘要:柬埔寨拥有丰富的淡水和海洋资源,水产养殖起源于10世纪,近些年该产业发展较快,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柬埔寨渔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养殖对柬埔寨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工作岗位,发展衍生产业方面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发展潜力巨大。阐述了柬埔寨水产养殖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养殖品种、养殖模式、贸易、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现状,并分析了柬埔寨水产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解和研究柬埔寨水产养殖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的特性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从马铃薯生产废水中提取分离马铃薯蛋白Patatin组分,并以对硝基苯乙酸酯为底物,研究了Patatin作为酯酰基水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在37℃时活性最高,在40~50℃的条件下具有热稳定性,70℃处理120min后酶失活;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发挥酶活的最适pH为8.2;Fe2+、Fe3+、Mg2+对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具有活性激活作用,K+、Ca2+对马铃薯酯酰基水解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此外,低浓度的Al3+和Zn2+对酯酰基水解酶的水解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Zn2+抑制了酯酰基水解酶的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周期对四指马鲅视网膜结构和视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渔业研究 》 2019
摘要:本实验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视网膜在不同光照周期下组织结构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对四指马鲅RH1(Rhodopsin)、LWS(Long wave sensitive opsin)、RH2(Rhodopsin-like)、SWS2(Short wave sensitive opsin 2)视蛋白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运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其在不同光照周期下表达量的变化,为该鱼种苗生产和养殖技术提供参考。实验设置昼夜比0 h∶24 h及24 h∶0 h两个实验组和12 h∶12 h对照组,在光照强度为(500±100) lux、水温25℃、盐度5的条件下养殖60 d,并在第30天和第60天时摘取视网膜做组织学切片、超薄切片和荧光定量PCR。显微结构显示:在不同光周期下,四指马鲅视网膜的结构完整、无明显异常。超微结构显示:在12 h∶12 h下,视锥和视杆的外节和内节均结构完整且排列整齐。在0 h∶24 h下,视锥和视杆外节膜盘结构较为完整,但排列较混乱,内节未见明显异常。但在24 h∶0 h下,视锥和视杆的外节膜盘结构受一定程度的损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H1、LWS、RH2、SWS2视蛋白的开放阅读框分别包含1 059 bp、1 074 bp、1 059 bp、1 056 bp,分别编码352、357、352、351个氨基酸,且均具有7 tm跨膜结构域,氨基酸位点分别为54~306、57~319、62~314、60~312。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第30天时,4种视蛋白在24 h∶0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0 h∶24 h和12 h∶12 h的表达量。视蛋白表达量在持续的光照条件下显著增加,是机体对周围光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从总体趋势看,RH1、RH2、SWS2和LWS的表达量在0 h∶24 h和12 h∶12 h条件下增加,而在连续光照条件下,其表达量反而是降低的。而表达量的降低有可能是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而做出的一种代偿性的减少。因此,在实际育苗生产过程中,应避免入射光对四指马鲅的长时间照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捕捞渔业政策回顾与展望
《农业展望 》 2019
摘要:历经70年风雨征程的中国渔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捕捞、养殖以及水产品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国渔业相关政策的扶持。归纳政策的演变逻辑和演变趋势,可以对中国调整、制定未来捕捞渔业政策,提高政策效能,促进渔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府在探索期、动荡期、调整期和发展期等4个不同时期捕捞渔业政策的演变,分析了捕捞渔业政策演变的逻辑与趋势,基于分析结论,审视捕捞渔业政策演变带给中国渔业的利与弊,探寻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捕捞渔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未来,提升捕捞渔业政策效能需继续完善渔业资源数据,引进先进渔业管理制度,推动中国的捕捞渔业政策由被动管理向合作发展转变。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渔业政策 渔业管理 资源养护 政策演变 政策效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评估研究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19
摘要:海水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构建海水养殖面积和养殖苗种综合性指标基础上,利用规模报酬可变(VRS)的DEA模型对2018年沿海10个省份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为: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整体水平较好,均值达到0.952;与规模效率相比,纯技术效率对于综合效率的贡献更大;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测算结果高于平均水平的省份数量达到50%;在保持产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河北、江苏、浙江和海南4个省份的投入要素规模具有一定的压缩空间。提出了优化海水养殖规模,提高海水养殖技术水平,建立资源绿色应用机制等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海水养殖综合生产效率。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综合生产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综合性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居民营养需求的中长期水产品供给与消费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 2019
摘要:基于目前国内水产品供给与消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2035年居民水产品消费量达到"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合理水平为基准,在保证中长期水产品供给既满足居民食用和其他途径消费需求,又不给渔业资源和内陆水域环境造成过度压力的基础上,测算得出我国水产品需求总量,提出中长期水产品供求战略。设定2035年居民水产品摄入量达到"膳食宝塔"均值摄入量(38.8kg/人·年),与之相对应的2025、2030和2035年居民食用水产品消费需求总量目标分别为4156.7万吨、4837.2万吨和5629.2万吨。据此建立生产消费平衡模型,经优化测算得出2025、2030和2035年对国内生产的供应总量应分别达到6784.7万吨、7319.9万吨和7995.7万吨。为实现2035年供给与消费目标,从"明确水产品食物战略定位、优化水产品消费结构、增加水产品生产供应"三个方面,并结合实施"国民鱼"培育工程,提出中长期我国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水产品消费 水产品供给 营养需求 平衡膳食 “膳食宝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