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群体互作的选择作用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倒苗继代接种的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病菌和寄主群体互作中的定向选择和稳定性选择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初步探讨了品种抗瘟性“丧失”预测方法的设想,为抗瘟性水稻品种的合理搭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旨在维持自然界病菌群体的相对稳定,延长抗瘟品种的使用寿命,持续控制稻瘟病灾变。

关键词: 抗瘟品种,稻瘟病菌,定向选择,稳定性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及其交互抗性研究(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的三种方法,并测定了其交互抗性。应用叶片残毒法和饲料混毒法测定结果表明,氟铃脲对1 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 L C50 分别为0 .358 和0 .014 μg·ml- 1 。饲料混毒法测定还表明,幼虫对氟铃脲的敏感性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降低,1 龄幼虫的敏感性分别是2 ,3 ,4 ,5 ,6 龄幼虫的2 .6 ,2 .7 ,3 .4 ,3 .8 ,63 .9 倍。用点滴法测定,3 ,4 龄幼虫对氟铃脲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L D50 分别为0 .053 和0 .276 μg/ 头。比较三种生测方法,叶片残毒法快速、简易、可靠,故更适于作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的抗性测定。叶片残毒法用1 龄幼虫供试,接触处理48 h ,最佳观察时间为处理后5 d 。交互抗性及增效剂 P B O 测定结果表明,对氰戍菊酯高抗的中国河南品系和印度品系对氟铃脲无交互抗性,其 L C50 或 L D50 与敏感品系比较相差仅分别为1 .34 ~2 .19 倍和0 .84 ~1 .71 倍。 P B O 对氟铃脲毒性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异,低剂量时有增效作用,高剂量时反而有拮抗作用。 P B O5 μg/ 头对氟铃脲的增效比为1 .61 。

关键词: 棉铃虫 昆虫生长调节剂 氟铃脲 生物测定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棕榈蓟马在茄子不同叶位的种群数量分布及其动态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棕榈蓟马(ThripspalmiKarny)成虫与若虫在茄子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及一张叶片的叶背、叶面上的种群数量动态分布是不同的。成虫与若虫种群数量,在植株上、中、下不同叶位上的平均分布比例分别为513%,321%,16.6%和31.8%,44.7%,23.5%,在同一张叶片的叶面、叶背上平均分布比例分别为56.27%,43.73%和26.59%,73.41%。

关键词: 棕榈蓟马;茄子;种群数量;动态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弓形虫诊断抗原的亲和层析纯化和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应用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Ps)和弓形虫速殖子膜抗原(Pm),分别获得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经双多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测定,结果表明,Ps的最低检出量为13.3μg/ml,亲抗体Ps为1.5μg/ml,Pm为4.4μg/ml,亲抗体Pm为05μg/ml。作为弓形虫诊断抗原,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明显优于Ps和Pm,其中又以亲抗体Pm为最优。

关键词: 弓形虫;诊断抗原;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516的选育及应用

浙江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协优9516 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协青早不育系和9516 恢复系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经1995~1998 年省内外的广泛试种和试验表明, 协优9516 高产、稳产, 抗性和米质较好, 适宜于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种。1999 年3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协优9516;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疏花剂、减花剂、促花剂和保花剂的调控作用及其使用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杨梅为驰名中外的特产水果,长期以来,由于杨梅生产上普遍存在严重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不仅市场供应很不平衡,而且由于大小年引起的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以浙江的余姚、慈溪两市为例,小年(1996年)总产量仅为0.4万t,而大年(1997年)为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原理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通过对实例的剖析研究,较全面地探讨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有关原理。具体分析了不同采集、诱集和标记方法在稻田节肢动物迁移活动研究中的适用性、优点和限制条件。

关键词: 监测方法 节肢动物迁移 稻田生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中部红壤施用石灰对土壤交换性钙、镁及土壤酸度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CSCD

摘要:为了确定红壤施用石灰后钙、镁移动和土壤酸化速率,监测了耕层(10~20cm)和底土(20~60cm)的pH和交换性Ca2+、Mg2+、Al3+的长期变化。结果表明,耕层交换性Ca2+在施用石灰后的一年半时间达到最高值,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急剧减少;而底土的交换性Ca2+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和施用石灰后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镁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动比钙快;施用石灰后耕层和底土酸度的降低与交换性Ca2+的增加基本同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论施用石灰与否都存在着复酸化过程,但施用石灰后复酸化作用更强。

关键词: 红壤,石灰,钙、镁移动,土壤酸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西红砂土施用硫肥对芝麻和油菜的增产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红砂土施用不同硫肥品种和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红砂土施用硫肥能增加芝麻和油菜的籽粒产量,每hm2施40kgS的普钙处理增产达5%显著水平,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6%和11.3%;(2)3种硫源对芝麻和油菜籽粒的增产效应顺序如下:普钙40>石膏40>硫磺40;(3)每hm2施20和40kgS的石膏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4)施用硫肥能提高红砂土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普钙处理的土壤在芝麻收获后其有效硫含量增加达5%显著水平;(5)红砂土施用硫肥显著提高了芝麻籽粒的N,S含量。

关键词: 红砂土;硫肥;芝麻;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7种除草剂和8种杀菌剂的常规浓度对稻田害虫褐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扫弗特对褐飞虱、尖钩宽黾蝽、黑肩绿盲蝽成虫的杀伤作用显著,丁草胺除对褐飞虱成虫杀伤小外,对上述2种天敌的杀伤作用也大。快杀稗、乙草胺、苄磺隆、金秋、稻福星的杀伤作用不明显;异稻瘟净对褐飞虱2、3龄若虫、尖钩宽黾蝽、黑肩绿盲蝽成虫的杀伤作用显著;甲基立枯磷对褐飞虱2、3龄若虫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但对尖钩宽黾蝽成虫的杀伤作用不明显。百菌清、叶枯灵、多菌灵、井冈霉素、三环唑、叶青双对褐飞虱及上述天敌的杀伤作用均不明显。

关键词: 除草剂 杀菌剂 褐飞虱 捕食性天敌 杀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