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浙西丘陵区田塍春玉米套种大豆的开发与利用

浙江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西丘陵区广有种植田塍豆的传统习惯,其利用面积较大。而遂昌县为典型的丘陵山区,梯田多、落差大,田块小,田塍宽,光温资源、肥水条件较好,因此利用田塍种植一熟夏大豆一直是当地农民种植习惯。为改制增熟,提高田塍的综合利用,我们于1992年开始开展了田塍春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不育棉铃虫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的观察

核农学报 1999 CSCD

摘要:对棉铃虫经300 Gy γ射线照射后的成虫交尾习性和性竞争能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棉铃虫成虫的交尾时间大多在清晨4 ~7 时,少数在凌晨2 ~3 时或早上8 ~9 时,较田间野生种群在时间上延后25h 左右。不育虫的交尾习性和交尾竞争能力与正常虫无明显差异,但不育虫的有效交尾率为616 % , 与正常虫相比减少1/3 。辐射不育棉铃虫一生交尾次数大多为1 次,少数达2 ~3 次,最多达5 次,可认为辐照不会改变其多配性的特点。辐射不育技术作为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措施是可行的。

关键词: 棉铃虫(Helicoerpaarmigerahübner);辐射不育;交尾习性交尾竞争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魁杨梅对主要矿质养分的年间吸收量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对东魁杨梅树体的解体调查结果表明:杨梅未结果幼年树(18 株/666 .7 m2) 年间养分吸收量为 N2 .62 kg , P2 O5 0 .37 kg , K2 O2 .42 kg , Ca O1 .29 kg , Mg O0 .44 kg ;吸收比例为100∶14∶92∶49∶17 。结果成年树(18 株/666 .7 m2 ,产量1 350 kg) 年间养分吸收量,依次为9 .4 kg ,0 .9 kg ,10 .6 kg ,4 .7 kg ,1 .5 kg ,吸收比例为100∶10∶113∶47∶16 。年间施肥量,未结果幼年树 N3 .5 kg , P2 O5 0 .9 kg , K2 O30kg ,施肥比例为100∶25∶86 ;结果成年树 N9 .2 ~10 .6 kg , P2 O5 2 .3 kg , K2 O12 .3 kg ;施肥比例为100∶21~25∶116 ~125 。幼年树和成年树 P 吸收量分别为0 .37 kg 和0 .9 kg ,占全量的2 .7 % 和23 % ,其吸收量和吸收比例均较低;果实养分吸收量与其它果树相比,相对较低,尤其是 P2 O5 和 Ca O 的吸收仅为温州蜜柑类的1/8 ,认为杨梅树体 P、果实 P 和 Ca 吸收量低是杨梅营养生理的特性之一。

关键词: 杨梅 矿质养分 吸收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D瘦肉鸭配套系的生产性能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本试验对 T D 瘦肉鸭配套系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T D 种鸭繁殖性能,年产蛋力260 枚,年供雏能力190 只;利用选育的父系 F4 , F6 与母系 E3 C, E3 D, E3 W 杂交的商品代有良好的肉用性能,在相同饲养条件下,6 周龄平均活重达到2 264 ~2 360 g ,饲料转化率(240 ~256)∶1 ,8 周龄皮脂率190 % ~234 % ,胸肌率145 % ~163 % ,瘦肉率301 % ~321 % 。

关键词: TD瘦肉鸭 配套系 繁殖性能 肉用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963的抗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通过对稻瘟病、白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褐飞虱等4种浙江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抗性能力评价结果表明,认为协优963为高抗稻瘟病、中抗黑条矮缩病和成株期抗褐飞虱,对白叶枯病为感病,但比对照汕优10号轻0.6~1.7个等级。协优963的高产与多抗的良好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推广价值的新组合。

关键词: 水稻 抗病虫害 稻瘟病 白叶枯病 黑条矮缩病 褐飞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果梅新品种“长农17”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江省长兴县的果梅生产长期采用实生栽培,多数品质差、单产低。于70年代初开始进行实生选种工作,选出了优质、丰产的新品种长农17,并于1990年5月通过省市有关同行专家教授鉴定,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推广品种,目前在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省栽培面积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与发生规律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1997年在浙江嘉兴调查了湿润直播稻田杂草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并比较了直播与移栽,早稻、单季晚稻与连作晚稻直播,翻耕与免耕直播间杂草发生差异。湿润直播稻田杂草以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节节菜、陌上菜为主,其次有通泉草、丁香蓼、水芹。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种类数分别占25.0%、18.8%和56.2%,出苗数量分别占11.2%、11.6%和77.2%。单季晚稻直播田稗草、千金子发生重于其他直播田,直播田稗草和千金子数量明显高于移栽田。直播田杂草于播种后3~4d陆续出苗,1~3周达到高峰。连作晚稻直播田播后6~8周出现明显的第二个出苗高峰。以阔叶杂草为绝对优势的翻耕直播田杂草发生重于免耕田。直播田杂草数量自然消长呈现与出苗动态相同的趋势。直播田杂草发生以稗草、千金子、丁香蓼较早,节节菜、陌上菜、通泉草次之,异型莎草和水芹较迟。稗草、千金子及其他几种主要杂草出苗高峰均呈单峰状态,而节节菜、陌上菜在连作晚稻直播田的出苗则为双峰。

关键词: 稻田;杂草;出苗;群体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料配合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长期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1991~1997年间的不同肥料配合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长期的不平衡施肥会导致土壤供钾能力与阳离子交换量水平以及铁、锰、铜等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下降;土壤物理性状呈现某种退化迹象,从而造成作物生长环境的障碍;提出了一定产量目标下的经济施肥量;确认有机肥在保持土壤基础肥力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施肥经济效益中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长期定位试验;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洛克猪(SⅠ系)生产性能的选育改良与杂交效果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专门化品系的选择理论与方法,对杜洛克猪(SⅠ系)进行了连续10年8个世代的遗传选育.选育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出生至90kg体重的日龄缩短8d,平均日增重增加62g,每千克体增重耗料减少0.24kg,平均背膘厚减少0.44cm,胴体瘦肉率提高3.62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分别为5.00%,8.86%,8.45%,27.50%和5.98%.选育后的SⅠ系猪表现出优良的杂交配合力,杂交商品猪的主要经济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选育改良;杂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彩色棉育种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天然彩色棉新品系彩选1 号和彩选2 号均是常规棉品种与棕色棉品系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产量高、衣分高、适应性广和父本色泽稳定、结铃性好的特点。通过对天然彩色棉育种研究的分析,提出通过选择培育,不断改良和提高其农艺、纤维品质性状,缩小与常规棉的差距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育种 性状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