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浙江省梨栽培现状与发展前景
《浙江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析了浙江省的自然条件对梨生长利弊,面积、产量、品种构成、栽培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省梨的生产水平及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梨,现状,前景


对苏南地区高产水稻考察后的思考
《浙江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苏南地区高产水稻的考察,认为苏南地区水稻大面积666.7m2产量超700kg,从指导思想、栽培观念、品种选用到技术推广方面的基本经验值得借鉴:“一适宜”,即抽穗期群体适宜叶面积指数;“五提高”,即提高群体总颖花量、提高粒叶比、提高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提高抽穗期的单茎茎鞘重、提高灌浆结实期的根系活力,是苏南地区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最后,还对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作了回顾和思考,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水稻,苏南地区,超高产,栽培技术
Study on the induction of multiple shoot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 rice mutation breeding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从经过辐照的水稻种子诱导多发苗可以减少嵌合体的发生。一粒种子产生多发苗的数目不仅与诱导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和浓度有关,而且同品种的遗传类型和每粒种子的特性有关。在水稻突变育种中应用这项技术,除了选用适宜的细胞分裂素,还要选用多发苗形成能力强的品种和种子。
关键词: 水稻;突变育种;多发苗;诱导;嵌合体


Pathogenic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rice seed in the subtropic and the tropic areas
《浙江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在过去的5年间对菲律宾吕宋岛(热带)及中国浙江(亚热带)稻区进行了水稻种传细菌病害及病原的调查与研究。从热带的129份及亚热带的116份水稻样本中分离出3500多个细菌菌株,经筛选获得280个致病菌。其中水稻白叶枯病及细菌性条斑病仍是两地带主要的细菌病害,但一些新的细菌病害已出现,一种病害可涉及到几种细菌。致病菌的分离频率在热带约为9%,亚热带为6%左右。经细菌学和数值分类法(Biolog)测定,发现11个细菌种与病害有关,但来自假单胞杆菌属4个种的绝大多数菌株不致病。一些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细菌需进一步调查和鉴定。
关键词: 病原细菌;细菌种;稻种;鉴定


海涂棉花“矮、密、早、调”栽培的播期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的棉花栽培技术强调适期早播,一般以地表下5cm处地温稳定通过14℃的日期为始播期,目的是延长有效花铃期来提高产量。近年海涂棉花采用“矮、密、早、调”栽培技术,要求集中结铃、集中采摘、高产稳产高效。为此1997年我们进行了播期试验,以便完善该栽培技...


锐劲特防治稻纵卷叶螟与二化螟试验
《植物保护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主要害虫,目前常用甲胺磷和杀虫双等药剂加以防治,而甲胺磷是需要取代的剧毒农药,杀虫双因对家蚕的毒性问题,在蚕区使用受到限制。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新药剂,我们开展了新型杀虫剂锐劲特防治上述2种水稻害虫的田间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