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大白菜新品种早熟6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熟6号是由北方早熟大白菜石特品种和国外引入品种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70P3和1082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丰产和优质的特性。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一般每667m2产量4000~5000kg,高的可达6000kg以上。

关键词: 大白菜,早熟6号,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取食和产卵行为

植物保护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不同生物型褐飞虱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IR26和ASD7上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及其取食刺探行为。结果表明,生物型2若虫嗜食IR26,生物型3若虫对3个品种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生物型3成虫嗜食TN1,而生物型1和2成虫在3个品种上的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生物型2在3个品种上的取食刺探频率差异不显著。生物型1和3成虫喜欢在TN1上产卵,而生物型2则喜欢在其适应的水稻品种IR26上产卵。在强迫取食条件下,生物型1在TN1上的刺探频率显著减少而生物型3在ASD7上的刺探频率显著增加。结果说明生物型2的取食和产卵行为与其致害性基本一致,而生物型3则与其致害性不吻合。

关键词: 褐飞虱 生物型 取食 产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造纸用红麻品种的筛选:Ⅱ.红麻品种纤维形态结构与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中国麻作 1999 CSCD

关键词: 红麻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微结构 造纸

除草剂和杀菌剂对白背飞虱成虫的杀伤作用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研究了稻田常用的7种除草剂和7种杀菌剂对白背飞虱成虫的直接杀伤作用和毒力大小。杀伤试验表明,扫氟特、丁草胺和异稻瘟净的常规推荐浓度对白背飞虱雌成虫的杀伤作用显著。三环唑、多菌灵、百菌清和叶青双在处理后第1,3d对白背飞虱成虫有一定的杀伤力,但在第5,7d无杀伤效果。乙草胺、苄磺隆、快杀稗、金秋、稻福星、井冈霉素和叶枯灵的杀伤作用不明显。毒力试验表明,白背飞虱雌成虫对异稻瘟净最敏感。异稻瘟净、扫氟特和丁草胺对白背飞虱雌成虫 24h的LC(50)分别是643.55 mg/L,1906.00 mg/L和 12 390.16mg/L。

关键词: 除草剂 杀菌剂 白背飞虱 杀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土栽培中岩棉基质用量对葫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无土栽培中, 葫芦生长发育及产量受根际岩棉基质用量的影响。在每株075~375 L 的试验范围内, 基质用量越多, 葫芦生长越好, 产量越高。每株岩棉用量在150~375 L 的处理中, 葫芦的生长状况和产量差异不明显。为降低成本及减少废弃物, 故建议生产上每株岩棉用量15 L。

关键词: 无土栽培;岩棉;基质用量;葫芦;生长发育;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捕食性天敌在单季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的迁移规律及其保护利用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以陷阱法研究了浙西南山区单季稻区4种不同非稻田生境与稻田间捕食性天敌的迁移规律。初步探明各生境中捕食性天敌种库资源丰富,由蜘蛛、蛙、鞘翅目捕食性昆虫和革翅目捕食性昆虫组成,蜘蛛占捕食性天敌总数的385%-75、0%,种类有9科 13种,优势种是拟水狼蛛;水稻移栽后的一个月内,捕食性天敌在稻田与非稻田生境间迁移活跃,从非稻田生境迁入稻田中的捕食性天敌是迁出数量的1.1-2.7倍;并在稻田内进行了减少施药次数试验,证明在水稻生长前期利用天敌控制稻飞虱为害,从而减少用药次数是可行的。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稻田生境 非稻田生境 迁移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产业化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产业化的3 个主要影响因素:即市场需求性、科技含量、技术通用性。并分析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提出产业化开发策略及主要途径:①选题预见性;②针对生产实际;③高起点研究;④联合攻关;⑤培养人才。呼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以过硬的技术为后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建立良好“售后”服务;探索配合建立中试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兴办科技产业;多种形式的一体化产业模式,在新农业技术革命中推进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 新技术革命 农产品 贮藏加工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通过定田、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直播稻、抛秧稻和移栽稻病虫 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多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程度为直播稻重于抛秧稻,抛秧稻又重于移栽稻。早稻抛秧稻病虫为害程度与不同育秧方式和秧苗素质有关,适量施用钾肥能提高稻株抗病虫能力,减轻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的为害。直播晚粳稻植株密度,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根据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应加强综合防治力度,有效地控制病 虫为害。

关键词: 水稻轻简栽培 水稻病虫害 灾变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F_2群体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区间作图法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家蚕F2 群体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区间作图法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了计算机模拟验证。

关键词: 区间作图 QTL 家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杂交稻518的氮吸收、转化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1997 年在浙江省东阳市进行了氮营养对杂交水稻518 植株氮的浓度,吸收和生长影响的试验,叶片、茎和根的氮含量在有效分蘖至分蘖盛期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直至成熟。叶片和茎是贮存库的最大贡献者。在稻穗中来源于叶片、茎和根的氮分别占30 % ~35 % ,17 % ~38 % 和6 % ~20 % 。稻穗中的氮占总氮量的58 % ~60 % 。稻株对氮的吸收一直延续到成熟,在分蘖盛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氮的吸收率分别为1 .33 ~8 .17 ,1 .52 ~6 .03 和0 .05 ~1 .02 kg·hm - 2·d - 1 .

关键词: 氮浓度 吸收 固定 转移 杂交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