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负水头灌溉系统供水规律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总结负水头灌溉系统的供水规律,进行了负水头灌溉与常规灌溉条件比较下栽培番茄实验,分析了负水头灌溉系统不同吸力值下的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负水头灌溉与常规灌溉耗水量以及植株蒸腾的差异。结果表明:负水头灌溉系统运行稳定,能做到适时适量自动为作物提供水分,适当提高作物的蒸腾速率;负水头灌溉系统能通过调节吸力值的大小来精确持续控制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且土壤含水量时间与空间分布波动都较小,表现出良好的灌水均匀性;负水头灌溉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渗漏,避免了土壤水分的过度波动,番茄耗水量要小于常规灌溉,节水效果良好。

关键词: 负水头灌溉 常规灌溉 供水规律 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CSCD

摘要:为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在生态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和建立海量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生态环境监管功能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J2EE技术体系,将WebGIS技术与传统MIS/OA进行无缝集成,以3S技术、三维虚拟仿真、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和社会、经济、生态、城市基础建设综合应用数据库。通过本系统,决策者可以全面掌握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和生态项目进展动态上报与评估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系统还建立了空间信息资源传输机制和市政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集约管理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地理数据远程上报,为辅助宏观决策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 WebGIS 动态监测 信息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MODBUS的灌溉用水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基于Modbus协议的抄表系统应用于灌区信息化,实现灌溉水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以及灌溉阀门实时控制,进而对作物进行有效灌溉以提高其品质。系统由管理中心、机井集中器和现场采集器3个层次组成,文中主要介绍了该系统中的采集器和机井集中器的软件和硬件的结构及组成。采集器硬件主要由CPU、脉冲产生、电源切换、脉冲采集等电路组成,采集器软件采用Modbus串行ASCII协议。机井集中器的核心是1台PC,其上运行了组态软件,用于跟采集器进行通信。该系统的示范应用表明,通信成功率和抄表准确率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通信成功率达到99.8%,抄表误差为0.417%。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Modbus 自动抄表 农业用水管理 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营养元素供应的光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如:氮、磷、钾)供应的均衡对其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介绍了传统营养元素诊断方法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业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并对新近发展起来的Monte Carlo仿真方法和在线动态漫反射光谱检测法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建立番茄的营养元素供应模型,并分析营养元素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番茄 营养供应 近红外光谱技术 动态漫反射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S366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研究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放机理,在田间条件下用4 m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S366浸穗3 min,研究了MeJA对其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MeJA可诱导各个时期的麦穗提前开颖,并且诱导效应随发育时期的推迟而增强。其中,T1、T2时期(穗抽出旗叶叶耳的当天和第2 d)MeJA处理可使开颖提前1~2 d,处理后开颖率也显著高于对照;T3时期(穗抽出旗叶叶耳的第4 d)MeJA处理当天开颖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处理后第5 d二者开颖率分别为61%和74%,差异不显著;MeJA对T4、T5时期(穗上有1~3朵及5~7朵颖花开放)的颖花开放具有强烈的诱导效应,开颖率分别达到77%和80%,显著高于对照(45%和33%);MeJA对T6时期(颖花首次闭颖)的颖花无显著诱导效应。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雄性不育 茉莉酸甲酯 颖花开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氮素和水分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预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该研究利用2003~2005年三年的试验数据构建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该文分析了2003年、2004年冬小麦返青至挑旗期的冠层氮密度、等价水厚度与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并对以两年各自试验数据建立的监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回归模型进行比较进而找到最佳模型。结果表明,两年中都以基于返青期的冠层氮密度和等价水厚度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为最佳模型。综合两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以2005年试验数据为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该模型预测精度达到0.35,可以较好地指示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状况。

关键词: 冬小麦 蛋白质含量 冠层氮素密度 等价水厚度 监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粒子系统的土壤可视化仿真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结构三维可视化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本文从描述土壤固体颗粒结构入手,基于土壤结构具有明显分形特征,采用粒子系统来模拟土壤颗粒并进而实现土壤结构的三维可视化。设置9种土壤粒子基本形状,将具有农学意义的土壤容重和比重等转化为粒子数量并进行相应初始化,结合特定的运动学方程和碰撞处理方法描述粒子的运动,待粒子运动进入平衡态后,暂停粒子运动就可获得可视化的土壤。对模型进行验证:输入三种不同土壤的参数,生成了具有真实感的土壤三维结构。可视化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趋势都与实际相符。本方法初步实现了土壤结构的三维重建,具有一定研究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粒子系统 可视化 土壤颗粒 三维重建 孔隙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鲟鱼GtH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催产前后史氏鲟血清GtH含量的变化

水产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蛋白质快速液相层析(FPLC)分离俄罗斯鲟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共获得GtH纯化蛋白4.6mg。用SDS-PAGE变性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纯化蛋白,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出两个亚基,质谱测定α亚基分子量:15 603ku,两个β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4 338ku和14 694ku。制备了鲟鱼GtH的兔抗血清多克隆抗体,采用氯胺T法用125I标记抗原,用羊抗兔γ球蛋白做二抗,建立鲟鱼GtH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了催产前后不同时间史氏鲟血清中GtH含量的变化,统计分析表明成功排卵的雌鱼比未排卵和阴性对照组在催产后12h和16h GtH分泌量升高显著,最高达到234ng.mL-1;催产效应时间与催产后血清中GtH的含量紧密相关。

关键词: 史氏鲟 俄罗斯鲟 促性腺激素 放射免疫测定 催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垂直角度光学遥感影像邻近像元影响纠正

光电子.激光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邻近像元影响是指经非观测目标反射的光子,再经大气的散射到达传感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地物边缘模糊的现象;邻近像元影响往往使影像的对比度降低,细部信息大量丢失。本文介绍了基于三维辐射传输模型SHDOM(Spectral Harmonics Discrete Ordinary Method)建立的经验方程,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对邻近像元影响进行纠正、获取地物真实反射率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垂直观测成像的Landsat7ETM+影像进行了邻近像元影响纠正,经过纠正后,像元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远远小于纠正影像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影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比度增强,地物的细部信息更加明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邻近像元影响 垂直观测成像 大气光学厚度 大气点扩散函数 三维辐射传输模型SHDO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影像时间序列的冬小麦种植监测最佳时相选择研究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的最佳时相对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非常重要。根据2005~2006年北京冬小麦不同物候期的Landsat TM影像和2006年Spot-2影像,计算了各时期影像中主要植被类型的光谱可分性距离,分析了北京郊区主要植被物候差异和光谱可分性;对各生育期的遥感影像及其主要组合进行了监督分类,采用总体精度和分类效率指标两个参数,结合地面GPS调查数据,对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小麦监测最佳时相是4月上旬,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2.9%,明显优于其它单时相影像的分类结果;发现北京郊区冬小麦光谱分类的最佳时相组合为4月上旬(起身期)和5月下旬(灌浆期),分类总体精度为94%。

关键词: 冬小麦 分类 J-M距离 多时相 精度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