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GPS、GPRS和GIS的农机监控调度系统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农机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信息滞后、时效性差以及缺乏有效的农机调度手段等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PS、GPRS和GIS技术的农机监控调度系统。该系统由基于PDA的车载终端和农机监控调度中心两大部分组成。前者集成了GPS接收机、传感器和MapX Mobile GIS组件,可以对农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和实时显示,并通过GPRS将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服务器。后者基于MapObjects组件,采用农机调度模型,可以对农机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查询农机的历史行走轨迹等。该系统的实现为远距离快速采集农机信息、农机资源的实时监控和有效调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机监控调度系统 掌上电脑 全球定位系统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地理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红叶耳基因的SSR标记定位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小麦红叶耳基因的染色体位置,以小麦BS210(红叶耳)/O201(绿叶耳)的DH群体为材料,于2005~2006和2006~2007年度分别将120个DH株系及亲本在北京种植,并对该群体进行叶耳颜色的鉴定。遗传和方差分析表明,红叶耳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并存在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根据DH群体叶耳颜色分别构建红叶耳池和绿叶耳池,利用BSA法和SSR引物筛选与红叶耳基因连锁的标记,将红叶耳相关基因定位于3B染色体长臂上,QTL分析表明,红叶耳主效QTL位于WMC182和WMC54之间,贡献率为24.1%,与最近标记WMC182的距离为7.1 cM,红叶耳基因来自母本BS2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BSA与QTL方法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简单性状基因定位的效率和精确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反射光谱响应特性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两个年份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夏玉米活体进行冠层反射光谱测定,该文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种植密度、观测角度、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LAI、氮素胁迫、叶片含水量以及与杂草共生等8个条件下的冠层反射光谱响应特性,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不同条件下的冠层反射光谱响应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近红外波段,其反射率值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尤以750~1350nm波段,但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值降低;随着观测探头的逐步升高,反射率值降低;随杂草量的增多,反射率值逐渐增大。这些结果揭示了高光谱遥感田间夏玉米理化信息获取的巨大潜力,同时,为以后遥感反演建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光谱分析 遥感 高光谱 夏玉米 不同条件 冠层反射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本体的农产品电子标签复杂事件处理引擎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提高农产品电子标签对追溯数据的识别能力,将事件本体模型思想引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农产品电子标签中间件复杂事件处理引擎——ORFID-CEP,定义了RFID事件本体模型、语义空间和事件本体规则。在实际应用中边缘实时事件数量通常非常大,目前的方法难以满足大数据量实时事件的处理需求,造成了有意义事件的丢失。为了解决此问题,以事件本体模型和本体规则为基础建立了复杂事件本体活动的工作流转换机制,并提出了面向事件探测、事件操作和事件发生限制条件的优化策略,解决了RFID边缘处理的性能要求及高级事件逻辑需求。实验结果证明:在实际事件处理过程中,ORFID-CEP相比较传统的事件流处理引擎Esper-CEP,能够挖掘出更多更具语义信息的复杂事件,其稳定性更好;随着事件数量的增加,挖掘复杂事件的增长率要快于Esper-CEP,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枝赖草Glutathione Reductase基因克隆及胁迫表达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完整的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序列,根据已克隆到的谷胱甘肽还原酶cDNA片段设计引物,利用RACE扩增获得了基因全长序列,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分析基因存在状态,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580 bp,含一个1 140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80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谷胱甘肽还原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77%-92%之间;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有一个拷贝;Northern杂交表明在逆境胁迫下GR基因表达加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初步建立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为目标,使用国产SuperMap IS.NET的GIS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以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该系统充分使用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RS的快速、实时、大面积获取病虫害信息的功能,实现了GIS与RS在系统中的集成。系统最终将抽象的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电子地图,直观明了的显示了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该文重点介绍了此预警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预警流程;最终,使用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峰区2002年的小麦条锈病相关数据,来展示该预警系统中病害预测功能的实现过程,并获得了与实际报道相吻合的预警结果。研究表明,此预警系统能够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分类预测,并根据预警结果对病虫害进行合理的预防和防治。
关键词: 病虫害 地理信息系统(GIS) 预警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Koch曲线的土体孔隙三维可视化仿真
《系统仿真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孔隙结构三维可视化是定量化研究和理解土体结构及土壤特性的重要基础。提出一种三维Koch曲线建模算法及基于Koch曲线的土壤孔隙三维可视化方法。应用广义能量极小值原理确定Koch曲线上转折点坐标;根据特定土壤土体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土体孔隙三维重建,具体过程包括土体孔径变化控制、土体孔隙逐层绘制、土体孔隙分布控制和土体孔隙参数交互式控制。验证分析表明,在计算机上重建的土体孔隙能较好地表现特定土壤土体孔隙结构特征,具有较强真实感。
关键词: 土壤孔隙可视化 分形 Koch曲线 广义能量极小值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雀麦坡地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草地雀麦的水土保持作用,在延庆县选择25°坡地建立了相应的径流试验小区,并对土壤侵蚀量、土壤水分、土壤紧实度以及根系地下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种植草地雀麦能显著减小荒坡地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量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植被覆盖度为90%时,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仅为14 233.19 m3/km2和57.82 t/(km2.a),保水固土能力分别可达67.8%和98.31%。种植草地雀麦后,浅层(0—30 cm)土壤的紧实度显著增加,10 cm土层深度处是对照地的1.72倍,雨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平缓,保水效果显著;草地雀麦根系的98.1%集中分布于0—30 cm土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科技信息需求指标实证分析——基于广西不同地区农村科技信息需求与供给的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西灵山、金城江、田东和阳朔4个地区农户科技信息需求与供给状况为例,说明农户科技信息需求率、获得率和满足度的分析方法,反映不同因子在满足农户科技信息需求和供给上的具体差异性,并由此检验6个指标在评价农户科技信息需求中的系统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