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外保温塑料大棚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性能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节外保温塑料大棚的室内气温,设计了一套通过表冷器-风机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TSFU系统).根据测试,TSFU系统在晴天和多云天的放热量Qr分别为(433.0±48.6) MJ和(199.3±0.1) MJ系统性能系数(COP)分别达到2.9和3.1,可将室内气温分别提高(2.5±0.4)℃和(1.1±0.3)℃,且加温成本较燃气热风炉节约了40.2%.根据模拟分析,将系统表冷器-风机的全热交换效率和表冷器-风机数量分别提高至0.44和20时,可分别使晴天Qr增加(67.4±14.9)%和(76.1±14.7)%,多云天Qr增加(14.9±7.6)%和(17.0±4.5)%,COP达到3.6±0.6以上.若将蓄水池中的水体积提高到52 m3,可使多云天Qr和COP分别提高(31.7±20.3)%和1.0±0.7但晴天Qr和COP未得到改善;将水体积减小至13 m3时,晴天Qr未受影响,但使多云天Qr和COP显著减小.因此,可使用TSFU系统调节外保温塑料大棚的室内温度.

关键词: 塑料大棚 表冷器-风机 外保温 空气余热 集放热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剂对发酵牛肉干菌群结构及生物胺组成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清酒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及木糖葡萄球菌为发酵剂制作发酵牛肉干,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不同阶段发酵牛肉干中菌群结构及生物胺组成,旨在探究复合发酵剂对发酵牛肉干中菌群结构和生物胺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牛肉干4个阶段的8个样品共检测到821119个原始序列,有效序列719936条,每个样品平均有效序列达89992条,有效序列与原始序列的平均比值高达86.67%.添加清酒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及木糖片球菌复合发酵剂的牛肉干中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发酵和成熟初期的发酵剂组OUT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阶段(P<0.05).Shannon指数变化趋势与OUT相近,且Shannon指数与OUT数均反映出FSS、GSS、GD组微生物多样性相比其他组和阶段时更为丰富.微生物菌群由13个细菌门组成,门水平的优势菌分别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蓝藻菌门和放线菌门等.在属水平上共鉴定出117个菌属、获得1843个OTUs,其中发酵剂组在发酵和成熟第一阶段OTUs最多,分别为417、388,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及对照组的OTUs.复合发酵剂降低了肠球菌和肠杆菌的数量,使得发酵组生物胺总量低于对照组,复合发酵剂对尸胺、腐胺及组胺等有害胺类生成有较大抑制作用.因而,添加复合发酵剂有利于提高发酵牛肉干菌群丰度、卫生质量和安全性能.

关键词: 发酵牛肉干 高通量测序 生物胺 菌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以鄂托克旗为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求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鄂托克旗气象站1961~2018年(58 a)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鄂尔多斯高原西部1961~2018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以1.2 mm/10a的速率增加;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以1.3 mm/10a、2.0 mm/10a和0.4 mm/10a的速率增加,夏季降水量以2.5 mm/10a的速率减少.研究区年降水量在1989年发生突变,春季和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分别在2001年、2008年、1970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存在着25 a、12 a、19 a和5 a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周期变化,各季节同样存在着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结论]根据不同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该区未来几年将进入降水量偏丰时期,据此可适当调整区域主栽作物紫花苜蓿的灌溉制度,以达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 降水量变化特征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 累积距平法 小波分析法 紫花苜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微菌核数量、黄萎病发生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对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数量、马铃薯黄萎病发生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分别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镇元山子农场人工病圃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菜园村自然病圃开展田间试验,利用NP-10培养基测定不同处理土壤中的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数量,并对马铃薯地上叶片和地下块茎上黄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马铃薯连作方式为对照,西兰花轮作及其残体还田后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在人工病圃于7、8和9月调查时分别降低了8.46%、36.41%和36.27%,在自然病圃于7、8和9月调查时则分别降低了7.22%、38.06%和48.84%;马铃薯地上叶片和地下块茎上黄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在人工病圃对黄萎病的防效为32.91%和54.82%,在自然病圃对黄萎病的防效为46.72%和34.78%;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有所提高,在人工病圃分别增产27.74%和40.08%,在自然病圃分别增产7.12%和8.77%。表明西兰花作为理想的轮作作物可应用于马铃薯黄萎病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 西兰花轮作 马铃薯黄萎病 微菌核 病害防治 大丽轮枝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拉善型绒山羊超细核心群选育效果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旨在通过阿拉善型绒山羊超细核心群的选育效果分析,为超细绒山羊进一步系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2014-2018年生产性能数据为研究材料,对不同年龄,不同年份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进行表型统计分析,再结合系谱数据采用WOMBAT软件进行方差组分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 表明,育成羊绒细度随着选育降低了3%(P<0.05),产绒量提高了3%~10%(P<0.05),抓绒后体重提高了3%~13%(P<0.05).核心群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35、0.20、0.36和0.19,产绒量与绒厚度存在较高表型相关(0.28)和遗传相关(0.30).通过持续系统选育,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既要细度不变或降低又要提高产绒量的瓶颈,取得显著进展.

关键词: 绒山羊 选育效果 绒性状 遗传参数 遗传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寿菊粉碎还田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万寿菊植株粉碎物为试材,采用万寿菊植株粉碎物(整株植株、根、花)回填还田的方法,研究了万寿菊植株粉碎还田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并考察其对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寿菊植株粉粹物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根添加物处理下,根结线虫病情指数为23.60,综合防效为71.3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病情指数83.20).适量添加万寿菊植株粉粹物有效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番茄植株细胞膜质氧化损伤,进而提高了番茄产量.0.7%根添加物处理下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产量较对照增产47.55%,是较为适宜的粉碎物浓度.

关键词: 万寿菊 粉碎还田 根结线虫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青贮收获期茎秆抗倒力学特性比较分析

玉米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4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青贮收获期调查田间倒伏率、株高、穗位高、茎粗等农艺性状,测定茎秆穿刺强度及压碎强度,比较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茎秆力学特性、品种差异性和指标相关性,为筛选抗倒能力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茎秆基部节间的穿刺强度及压碎强度随节间的上升逐渐降低,且与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茎折是玉米青贮收获期倒伏的关键因素,参试的34个玉米品种中,32D22、先玉1692、东单606和KXA4574综合抗倒能力较强.

关键词: 玉米 青贮收获期 穿刺强度 压碎强度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毛叶苕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毛叶苕子苗情不稳、低产晚熟等问题,通过连续2年田间小区试验,探究4月10日(ST1)、4月20日(ST2)、4月30日(ST3)和5月10日(ST4)4个播期下毛叶苕子生育期持续时间、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和籽粒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期对毛叶苕子各生育期持续时间及出苗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播期下毛叶苕子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根瘤数差异显著,且干物质积累量呈慢-快-慢增长趋势,其中均以ST2播期表现最好;在产量方面,2年均以ST2处理最高,为942.45~1 056.75kg/hm2,籽粒产量同积温和降水量显著相关,且积温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4月20日播种毛叶苕子能较大程度适应当地水热条件,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根瘤数,实现稳产高产.4月20日为内蒙古黄土高原毛叶苕子最佳播期.

关键词: 播期 毛叶苕子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对春小麦水热条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内蒙古河套灌区膜下滴灌小麦技术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2018年开展膜下滴灌试验,设置3个不同灌水水平(W1:2175 m3/hm2;W2:2700 m3/hm2;W3:3225 m3/hm2),以传统畦灌条播为对照(CK),CK灌水量为4200 m3/hm2,监测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含水率及各生长指标,进行不同灌水处理对春小麦水热条件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2 a膜下滴灌小麦0~4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为18.58%,较传统畦灌提高47.90%,土壤温度平均提高0.81℃.2 a膜下滴灌小麦较传统畦灌产量提高20.80%,其中单株籽粒产量显著增加,较传统畦灌平均提高10.03%;膜下滴灌条件,随灌水量增加,小麦产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W3处理产量最高,但水分利用效率最小.2 a膜下滴灌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湿面筋量较传统畦灌分别平均提高1.02%、2.42%,显著高于CK(p<0.05),膜下滴灌小麦W1处理蛋白质及湿面筋量最大,显著高于W3处理.[结论]膜下滴灌小麦增温保墒效果显著,有利于增加前期积温,使小麦提前出苗且提高有效穗数,后期小麦提早成熟.膜下滴灌有利于小麦各项品质指标的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2175~2700 m3/hm2更利于小麦品质的提升,同时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小麦 水热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峰地区饲草谷子品系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综合性状较优的饲草谷子品系,为赤峰地区饲草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个饲草谷子品系和CK(‘饲谷5号’)的生育期、草产量、株高和营养特性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材料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CK和‘赤草11号’外,其他品系均能在赤峰地区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期为124~131 d,其中‘赤草13号’的生育期最短,‘赤草1号’和‘赤草9号’的生育期最长.‘赤草5号’‘赤草7号’和‘赤草13号’的株高优于其他品系和CK,成熟期株高达到190 cm以上.‘赤草3号’‘赤草5号’和‘赤草13号’的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2.69、12.54和12.02 t/hm~2.‘赤草7号’‘赤草5号’和‘赤草13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2.66%、12.57%和12.39%.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排在前3位的为‘赤草5号’‘赤草3号’和‘赤草13号’.【结论】‘赤草5号’‘赤草3号’和‘赤草13号’综合表现好,适于进行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关键词: 饲草谷子 灰色关联分析 营养品质 生产性能 赤峰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