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玉米种子及花粉萌发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处理玉米种子和花粉,研究其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ARTP处理5 min、15 min、30 min对玉米种子出芽率没有作用,但是影响了其幼苗的生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干重逐渐增加;同对照相比,ARTP处理30 min幼苗显著增长,而幼苗根长/苗高比值降低。随着ARTP对玉米花粉处理时间的增加(0 s,18 s,54 s,90 s,144 s,180 s,270 s,360 s),花粉萌发率大幅度降低,处理360 s时,花粉萌发率接近为零。本研究将有利于ARTP在玉米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MC1002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16
摘要:玉米新品种MC1002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宜机收等特性,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16005。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等≥10℃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光平地与精准播种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初探
《灌溉排水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南省长葛市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农民常规耕作和播种方法为对照(CK),研究精准播种单项技术、激光平地和精准播种的集成技术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准播种处理没有显著增加冬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了土壤C/N,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残留显著降了25.22%和46.25%;精准播种和精准平地处理使冬小麦产量和氮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22.51%和26.94%,同时显著增加土壤C/N和土壤pH值,显著降低了收获后土壤铵态氮残留,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降低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花椰菜主要营养品质分析
《中国蔬菜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分析了3种类型15个花椰菜品种的VC、蛋白质、人体必需矿物质元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和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花椰菜品种的VC、蛋白质含量和钾含量普遍较高,其中VC含量在424~939mg·kg~(-1)(FW)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10%~2.99%之间,钾含量在1840.2~3509.8mg·kg~(-1)(FW)之间;3种不同类型花椰菜之间相比,VC、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钾、钠、磷、铜、铁、锰和锌的含量由高到低均为紫花菜>松花菜>紧花菜,粗纤维、钙、镁含量为松花菜>紫花菜>紧花菜;花青素只在紫花菜中检测到,且不同品种间含量差异十分明显;紫花菜和松花菜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度普遍高于紧花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郊设施黄瓜氮素施用量的优化运筹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京郊设施蔬菜黄瓜普遍存在氮素施用量高,利用效率较低,土壤残留多,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较高等问题。研究产量高、品质优且土壤氮素残留水平合理的氮肥施用量,可为优化施肥、提高生产和环境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设施蔬菜田间小区试验法,以金胚98黄瓜为试材,在施用商品有机肥15 t/hm~2的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0、120、240、360、480 kg/hm~2,调查了黄瓜产量、品质、氮素残留、经济效益,分析不同施氮条件下土壤的氮素平衡。【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氮素增加后各处理黄瓜产量显著提高,并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施氮量为360 kg/hm~2时,产量最高;氮素残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黄瓜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施氮量480 kg/hm~2时,黄瓜硝酸盐含量超标;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为360 kg/hm~2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黄瓜氮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都有所增加,施N 240、360、480 kg/hm~2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差异显著(P<0.05),在N 480 kg/hm~2处理下氮素含量较N 360 kg/hm~2处理有所降低;氮肥的施入对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施氮情况下氮素利用率在4.9%~24.9%之间,氮素残留率在24.5%~58.0%之间,当施氮量为240kg/hm~2时氮素利用率最高,残留率最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的表观损失量增加,但当施氮量为360 kg/hm~2时,氮的表观损失量较施氮量为240 kg/hm~2有略微减少。【结论】综合考虑土壤环境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在温室土壤无机氮含量为35.2 mg/kg和基施商品有机肥15 t/hm~2的试验条件下推荐341.7 kg/hm~2为最佳施氮量,可获得最高产量78.4 t/hm~2;当施氮量为329.6 kg/hm~2时,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推荐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芹菜需水强度与作物系数研究
《节水灌溉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作物需水量是进行合理灌溉的基础,确定作物系数是借助气象参数便捷预测作物需水量的前提。本研究借助水量平衡法和Penman-Monteith温室修正模型对芹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温室芹菜需水强度和参考需水强度均呈"增加-降低-增加"的波动增加趋势,累积需水量和参考累积需水量均呈直线函数增加趋势,作物系数呈移动平均函数变化趋势。进一步将全生育期划分为4个阶段发现,苗期、叶丛初期、中期和后期的需水强度分别为1.128、1.917、1.405和2.212 mm/d,需水量分别为30.46、51.77、63.23和79.63 mm,作物系数分别为0.418、0.385、0.571和0.565。基于2 h采集频率的气象数据结果还表明,4个生育期的参考需水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早晨8点开始逐渐升高,午间12点至下午2点达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至晚间10点左右回落至初始值。
关键词: 温室芹菜 需水强度 需水量 作物系数 水量平衡法 P-M修正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农科玉368的选育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农科玉368是以糯质(wxwx)自交系京糯6为母本,以纯合双隐性(同时含有shrunken-2和waxy隐性纯合基因)自交系D 664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新型甜加糯鲜食玉米杂交种,果穗上同时包含甜、糯2种籽粒类型,且甜粒∶糯粒≈1∶3,口感甜糯相宜、绵软适口。鲜果穗平均单产800~1 100kg/667m2,鲜籽粒含支链淀粉97.1%,皮渣率4.5%。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我国北方及西南地区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明远断病手迹(七十五) 辨认瓜类蔓枯病
《农业工程技术 》 2016
摘要:2016年11月初,我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个农场考察时,曾在日光温室黄瓜叶片上见到一些枯斑。开始我以为是黄瓜炭疽病,但是感觉不对,因为有的病斑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所以这应该是瓜类蔓枯病。这种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出现过了,这使我想到30多年前鉴定甜瓜蔓枯病的情况。1980年9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研究甜瓜的卢老师曾让我帮他看看哈密瓜(一种厚皮甜瓜)上的病害。说这些病秧的叶片打蔫,茎节变黑。但我看了半天也不知所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浆充气冷打工艺的优化
《食品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以山西富士苹果为原料,评价环境气体组成、冷打工艺和灭菌工艺参数对苹果浆品质的影响。研究依据苹果浆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果胶甲酯酶活力、果浆颜色以及抗坏血酸含量等指标对最终产品品质影响,赋予各指标不同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作为苹果浆综合评价值。以综合评价值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苹果浆充气冷打工艺。结果表明:气体组成对苹果浆综合评价值影响最大,打浆温度影响较弱,最佳工艺参数为:在温度为10℃的氮气环境中打浆,然后在80℃环境下灭菌7 min,此时苹果浆的品质最佳,其色差仅为(2.58±0.06),人眼无法分辨与对照苹果浆的区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