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64条记录
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文昌鸡混合球虫感染的效果观察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由常山、旱莲草、青蒿等不同中草药与西药百球清或拉沙利搭配组成的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文昌鸡混合球虫感染的效果,试验设阴性对照组(Ⅰ组)、阳性对照组(Ⅱ组)、中草药复方制剂Ⅰ+百球清组(Ⅲ组)、中草药复方制剂Ⅱ+拉沙利组(Ⅳ组)、百球清组(Ⅴ组)、拉沙利组(Ⅵ组)6个组。结果显示,6个组的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18.62%、88.20%、79.00%、86.00%、48.90%,攻虫后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有鸡死亡,依次为18、1、10、1、14羽;肠道病变记分6个组依次为0、3.16、1.635、1.985、1.222、2.130;抗球虫指数(ACI)6个组依次为200、7.02、162.60、131.65、164.53、76.60。结果表明,百球清组(Ⅴ组)和中草药复方I+百球清组(Ⅲ组)治疗球虫病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制剂 艾美耳球虫 文昌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群体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是培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源泉。玉米群体的改良研究对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优良自交系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豫综5号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四、丹340、中综5号、齐319、掖478、Mo17为测验种配制成30个测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的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评价试验,研究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轮回选择对群体单株产量的改良是有效的,群体与各测验种间的杂交后代产量平均每轮提高3.57%。半姊妹轮回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在改良群体产量一般配合力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呈逐轮上升的趋势;采用半姊妹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3轮的选择后,C3群体与C0相比,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11.63增长到5.57,差异极显著;经1轮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后,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C3的5.57增加到C4的9.75。豫综5号改良群体与黄早四的特殊配合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逐轮朝着Reid×唐四平头杂优模式水平提高的方向稳定发展。

关键词: 玉米 群体 轮回选择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菜蛾是典型的世界性害虫。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温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等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概况,提出了开展变温条件下小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小菜蛾种群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种群消长规律的内在机理,为利用当地的气象资料推测小菜蛾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发生动态,确定防治适期,科学有效地指导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菜蛾 温度 发育 存活 繁殖 种群增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低温豇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海南冬季种植的耐低温型豇豆新品种,对引进的8个豇豆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主要研究其丰产性、抗寒性、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粤红5号产量最高,每667 m2达2 255.3 kg,豆荚长达60.7 cm,商品率高达88.3%,抗寒性强,抗病性较好,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全能王长豆角和华赣宝冠产量分居第2、第3位,每667 m2达2 125.6 kg和2 100.0 kg,抗寒性和抗病性较佳,综合性状表现好。这3个品种均适合在海南豇豆主产区特别是琼中、琼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 豇豆 耐低温 品种比较试验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458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特优458是利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R458配组育成的感温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耐热、丰产稳产、抗病等特点。介绍了特优45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45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中国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方法】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4省红麻主产区采集红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在致病性测定及形态学特征鉴定的基础之上,从中选取AH、HN、ZJ、FJ 4个典型病原菌菌株,对rDNA-ITS区域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在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有明显差异;rDNA-ITS序列实际长度分别为541、545、541、535 bp,AH、HN、ZJ与FJ炭疽病菌株同源性达90%—91%,而AH、HN和ZJ 3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6%—98%。【结论】从分子水平上对中国麻区红麻炭疽病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证实中国红麻主产区近年炭疽病发生的病原菌类型主要有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和胶孢炭疽菌(C.gioeosporioides),其中以黑线炭疽菌致病力较强,胶孢炭疽菌致病力较弱。

关键词: 红麻 炭疽病菌 病原种类 致病力 rDNA-ITS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分离和序列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栽培稻Wax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海南普通野生稻Waxy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进行克隆和鉴定。获得Waxy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3 330 bp,cDNA序列1 860 bp,该基因编码区存在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码609个氨基酸残基。海南普通野生稻与其他水稻Waxy基因序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主要体现在内含子上,推测其可能影响Waxy基因的转录水平。Waxy基因聚类分析表明,栽培稻与海南普通野生稻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Waxy基因 基因分离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自育和外引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育新组合"30241×Y51"和"30241×N1"产量高,品质好,双穗率高,对大、小斑病免疫,株高、穗位高整齐一致,注意苗期蹲苗。外引新品种科糯168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晚熟,株型紧凑;燕禾金2005和504产量相对较高,对大斑病免疫,株型紧凑,综合性状较好;其他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比较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溴虫腈EC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药后7 d防效为92.11%,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2.5%多杀菌素SC的效果次之,防效为85.49%;2%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48%乐斯本EC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应慎用。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杀虫剂 室内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龄胶园间作台农16号菠萝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幼龄胶树(≤4年)和台农16号菠萝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台农16号菠萝间作模式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菠萝生长发育正常,果品质量略有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幼龄胶树在试验期内树围和株高累计增加量较对照分别增加12.57%、9.34%,调查的4种重要病虫害中有3种危害有所减缓。该模式不仅增加了种植者经济收入,还能合理利用资源、避免土壤板结、促进胶树早产,综合效益显著。

关键词: 幼龄胶园 间作模式 台农16号菠萝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