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外源总DNA导入培育大豆新品系D89—9822及其育种价值初探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栽培大豆品系6296—3为受体、半野生大豆龙79—3433—1为供体,采用外源DNA导入的方法培育成功D89—9822.该品系具有高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产量比受体增产44.9%,比标准品种增产10.5%.蛋白质含量7年(1989—1995)平均较受体增长近2个百分点,球蛋白总量较受体提高近10个百分点,并使其与大豆加工品质密切相关的11S球蛋白组分所占比例超过70%.1996年参加生产试验.外源DNA导入法在大豆育种上有缩短周期,减少远缘交配后的不育性和分离性,易于集中育种目标选择等优点.


大豆种衣剂防治根腐病方法研究初报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在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中,通过种子处理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应是一个主要内容、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有二:一是有效的药物(或药剂剂型),二是能使大豆种子上带有足够药量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农药的筛选、复配,在确定有效药剂配方的前提下,结合防治方法的研究,经过多年室内外试验、示范,研制成功了具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大豆根瘤量,防治大豆根腐病效果达85%,增产15%左右的“大豆微复药肥Ⅰ号”种衣剂。
关键词: 大豆;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衣剂;包衣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作物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蛋白质含量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_1-F_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本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总的遗传变异中以加性变异为主,世代与一般配合力及世代与特殊配合力的互作均显著,与平均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比较,这种互作不可忽视。亲本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估计其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通过早期世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可以预知后期世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利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鉴定外源DNA导入后代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外源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变异后代,进行了磷酸己糖异构化酶(GPI)、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葡糖磷酸变位酶(PGM)的同工酶酶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将向日葵的DNA导入栽培大豆后,三种酶的谱带清楚,后代与受体及供体间谱带存在差异。有的出现了供体特异带,有的出现了供体和受体所不含有的新型带,有的酶谱带加强或减弱,这说明外源DNA已导入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上得到了表达。
关键词: 大豆,淀粉凝胶,GPI,IDH,PGM,谱带,受体,供体


伏香、秋香梨授粉试验
《北方园艺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伏香、秋香梨授粉试验王柏林,董和,孔风,张保刚伏香、秋香梨均由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代香梨为早熟、果大、前期甜脆、后期软香品种;秋香梨为秋子梨系质佳,细软多汁的优良品种.上述两个品种栽培面积占黑龙江省2万公顷梨树的50%以上,在省内...


桃小食心虫测报及防治
《北方园艺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桃小食心虫测报及防治刘凤芝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果蛀蛾科。简称桃小。主要为害苹果、梨、李子、海棠、山植、桃等树种。尤其在我省是苹果和梨树的严重害虫。1.桃小食心虫主要发生规律及习性:桃小食心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上中结圆茧越冬,深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