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和资源与本省大豆灰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采用黑龙江省灰斑病菌株30个,分别测定本省70个主要推广品种、品系和资源,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认为,在品种、品系和资源中都有感病、抗病和中间类型的材料.在已推广品种和试验品系中发现有合丰27、29、32、34号及绥86-5345这5个品种(系)上菌株的毒力频率低,说明它们的抗病性能好.同时在这5个品种、品系中分析了2个以上品种的联合抗病性,为培育抗病品种和品种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灰斑病菌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对大豆保护酶体系的影响

大豆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从膜质过氧化反应及保护酶体系的变化、过氧化物酶、苹果酶脱氢酶同工酶的表达特性,分析了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灰斑病1、7、8号小种的生理生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灰斑病1、7、8号小种侵染下,感病品种膜质过氧化水平加重,保护酶体系失去活力,而抗病品种,虽然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但膜质的保护酶系统活性都很强,植株受害较轻。而过氧化物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反应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这两个同工酶的协同反应,标志着品种抗灰斑病的特性。

关键词: 灰斑病;保护酶;膜质过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垄作稻—菇—鱼立体共生复合群体结构模式的研究

现代化农业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水稻早育稀植技术和以稻治涝经验的推广,三江平原的低洼易涝地和山间谷地逐渐得以开发利用.为解决这一地区因低洼冷浆而造成的低地温.设计了水稻垄作稻-菇-鱼立体共生复合群体结合模式,改水稻平作为垄作以增加地温,并在稻行间养平菇,垄沟里养鱼,形成立体生态模式,为水稻的高声高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垄作水稻公顷最高产10423.5kg,比平作水稻增产55.2%,垄作公顷纯效益为15774.15元,是平作的5.18倍.效果显著.

关键词: 水稻垄作,立体共生复合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植物保护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种赤眼蜂接种大豆食心虫卵,筛选出寄主率高,同时又能用柞蚕剖腹卵进行扩大繁殖的蜂种——螟黄赤眼蜂。经2a田间小区罩笼寄生率调查试验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放蜂量1.8~3万头/667m~2田间卵寄生率为50%~58.6%,防治效果为54.9%~67.2%。放蜂量以3万头/667m~2以上为宜。

关键词: 赤眼蜂 大豆食心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群体叶面积与光强垂直分布初步分析

大豆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亚有限类型和无限类型大豆品种(品系)叶面积指数(LAI)在结荚期均达到最大值,至鼓粒期亚有限类型回落明显,无限类型仍维持较高值。结荚或鼓粒期LAI分布为下层比例最低,亚有限类型上层比例大、无限类型中层比例大。开花期光照分布主要集中于上层、中层较弱、下层更弱,亚有限类型冠层上部光强低于无限类型。按叶片自然生长姿态将冠层分成上、中、下三部分,LAI累加值自上而下递增,冠层中光分布依次衰减。叶面积大小是制约冠层中光分布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株型收敛程度、株高、叶型、结荚习性等都和群体冠层内透光性有密切关系。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合理摆布群体,将适当的群体LAI与冠层内良好的透光环境统一起来,是大豆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大豆;叶面积;光照;重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白浆土水、旱田上,采用盆栽方法的研究结果,明确了秸秆还田在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对土壤有机物年矿化量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土壤氮素消长平衡变化;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了白浆土种水稻,通过高茬收割稻秆还田途径,保持提高土壤肥力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肥力 白浆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菜种类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北方园艺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18份样品芽菜种类的筛选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8份材料均可用于芽菜的生产,其中尤以小灰豌豆;荞麦、叶用萝卜、空心菜、落葵、冬寒菜多种子价格便宜,来源可靠污染少、投入产出比大、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适口性好,可在本地采种,经济效益可观,适合大量的生产。

关键词: 芽菜种类,筛选,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灰斑病新抗源的选育及利用

作物品种资源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抗灰斑病的抗源与感灰斑病的品种(品系)配制组合,选育出高抗灰斑病、广谱抗性好且抗8个生理小种的优良品系合交84-1081和合交87-1087。将此二品系用作杂交亲本,已获得一批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好、抗性好的品系,因而认为,合交84-1081、合交87-1087是抗灰斑病的优良新抗源。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 抗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育苗壮秧剂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化农业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壮秧剂育苗的效果和方法。壮秧剂中含有消毒剂、增酸剂、营养剂和化学调控剂,利用壮秧剂进行水稻旱地育苗,省去了床土消毒、调酸、施肥、防病等技术程序和操作规程,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增产防病效果显著,是水稻育苗新的尝试。

关键词: 水稻育苗,壮秧剂,应用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岗地白浆土大豆亩产200kg产量构成生理指标及主要技术研究

大豆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3年在牡丹江地区岗地白浆土上进行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3150亩上实现亩产212.4kg,同时在13255亩较大面积上达到亩产201.1kg。这说明在牡丹江岗地白浆土上实现大豆高产是可能的。本文阐述了实现亩产200kg的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相应的生态、生理指标。

关键词: 大豆,岗地白浆土,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