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不同来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表型差异性分析

海洋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可感染多种海水养殖动物发病,为研究不同菌株之间的表型差异性,作者对不同来源的25株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的溶血特性、生理生化特征、药物敏感性以及5种最敏感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5株菌株在TSB培养基上均为白色不透明圆形菌落,TCBS培养基上菌落显绿色,直径为1~2 mm,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2)25株菌对3% 胰胨水、无盐胰胨水、葡萄糖、肌醇、3%NaCl、ONPG以及精氨酸双水解酶等22种生化反应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对于丙二酸盐、赖氨酸脱羧酶、尿素酶以及西蒙氏枸橼酸盐表现出明显差异;(3)所有菌株中仅有2株菌表现出 β 溶血,23株菌表现出 α 溶血;(4)25株菌对丁胺卡那、链霉素、复方新诺明、乙酰螺旋霉素以及苯唑青霉素5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对萘啶酸、氟罗沙星、菌必治、头孢胺噻肟、盖伯斯林以及洛美沙星6种抗生素均表现敏感性;对恩诺沙星等27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5)5种抗生素的MIC检测结果表明,25株菌对萘啶酸以及环丙沙星的MIC基本一致,浓度分别是2.5~10μg/mL以及低于2.5μg/mL,对多粘菌素B、氧氟沙星以及洛美沙星3种抗生素差异较大.通过本研究证实不同来源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表型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溶血性 抗生素耐药 生理生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聚糖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从NCBI数据库中挖掘到来源于Butyrivibrio sp.MC2013的壳聚糖酶基因,命名为BUT,该壳聚糖酶基因大小为903 bp,编码301个氨基酸。通过NCBI数据库和进化树比对发现,该壳聚糖酶(BUT)属糖苷水解酶46家族(后简称GH-46),与其它壳聚糖酶相似度为59%,是一种新型的壳聚糖酶。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序列合成,与表达载体pET21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ET-21a-BUT,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表达宿主,进行诱导表达。所得重组壳聚糖酶通过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确定其蛋白分子量为35 kDa,DNS法测定其酶活为146.0 U/mg。对BUT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BUT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8.0,在中性偏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强。Mn~(2+)对其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SDS、Fe~(3+)、Cu~(2+)、Zn~(2+)等的抑制作用极强。通过TLC对其水解产物分析发现,BUT水解壳聚糖的产物是壳二糖、壳三糖和壳四糖。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壳聚糖 壳寡糖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对眼斑双锯鱼生理生化的影响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

摘要:为了揭示恩诺沙星对眼斑双锯鱼生理生化的影响,采用3个不同浓度(0、5、10mg/L)的恩诺沙星浸泡眼斑双锯鱼幼鱼,对其消化酶、免疫酶活性和氧化产物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消化酶中,恩诺沙星对眼斑双锯鱼幼鱼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影响最为显著,脂肪酶次之,淀粉酶影响较小;恩诺沙星对肝脏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程度顺序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恩诺沙星对氧化产物含量的影响程度为LPO(过氧化脂质)较丙二醛(MDA)显著.恩诺沙星对眼斑双锯鱼的各类酶活性及氧化产物含量存在影响,且浸泡处理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对眼斑双锯鱼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 恩诺沙星 免疫酶 消化酶 氧化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水生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合浦珠母贝幼虫至稚贝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变化及内部器官改变的内在规律,掌握其形态和器官与运动和摄食行为之间的关联.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整个幼虫生长发育及变态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特征进行了系列观察和性状测量;利用非线性回归参数拟合,描述各形态性状生长特点及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其运动与摄食过程.结果显示,幼虫在正常生长过程中,其壳长生长方式为加速正增长、壳高为减速正增长、绞合线长为加速负增长,壳高相对于壳长的生长为快速生长、绞合线长相对于壳长为慢速生长.幼虫生长至壳长为(209.26±9.22)μm时,内部器官发生改变,面盘开始逐渐退化从而发育成鳃,斧足逐渐形成;壳长生长至(234.30±14.00)μm时,次生壳开始长出,外部形态逐渐向稚贝转变.稚贝阶段,其鳃丝长、鳃丝间距和鳃丝数量相对于壳长的生长均表现为慢速生长.幼虫在水中的运动和摄食过程主要依靠面盘外周纤毛的摆动来完成,俯视观幼虫绕不规则圆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垂直观幼虫螺旋上升或下降.稚贝阶段,依靠斧足的往复伸缩来完成爬行,依靠鳃的过滤完成摄食.在幼虫变态过程中,面盘退化至鳃具备滤食功能期间,变态幼虫运动功能降低,摄食能力丧失,依靠自身能量储备来完成生长和器官发育,这一过程是苗种培育中的重要关键点.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幼虫 稚贝 变态 运动 摄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胆固醇含量

分析仪器 2019

摘要:中华绒螯蟹是一种胆固醇含量较高的蟹类。本实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胆固醇的定量方法,旨在评价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胆固醇含量。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在5~2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可满足中华绒螯蟹胆固醇含量的分析。利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胆固醇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产自阳澄湖和固城湖产地的胆固醇含量高于黄河和辽河产地,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蟹黄和蟹膏部位的胆固醇,而肌肉部位胆固醇含量差异性较小。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胆固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基斯坦海洋渔业资源可捕量评估与开发现状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巴基斯坦1950-2015年海洋渔业统计产量数据,利用Catch-MSY模型对巴基斯坦海洋渔业总可捕量以及24个重要经济类群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和可捕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内禀增长率(r)先验分布对MSY的评估结果影响不大,巴基斯坦海洋渔业MSY为40.53*10~4 t,总可捕量为36.47*10~4 t.2015年海洋渔业产量为36.10*10~4 t,目前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24个重要经济类群的评估结果显示,有8个类群(军曹鱼、魣类、石斑鱼类、鲳类、鲯鳅、宝刀鱼、马鲹和白带鱼) 2015年产量超过MSY,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当前巴基斯坦海洋渔业资源已处于充分开发状态,多数经济类群已处于过度捕捞状态或者崩溃后的恢复状态,开发潜力较小,建议开发阿拉伯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等大洋性渔业资源.

关键词: 巴基斯坦 渔业资源 可捕量 Catch-MSY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澜沧江激流勇士——无斑褶鮡

生物资源 2019

摘要:无斑褶鮡(Pseudecheneis immaculatus)属鲇形目,鮡科,褶鮡属,为澜沧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具体的分布记录包括西藏自治区芒康县~([1])和云南省德钦县、维西县、兰坪县、云龙县~([2~4])等地。体较细长,尾柄细壮有力;吻端圆;眼小,背位;口小,下位;须4对;背鳍无硬刺;胸部具发达的吸着器,一般有横褶15~16条;体色均一,如同红泥水色;喜居流水环境,一般分布于水体底层,借口部、吸着器及腹鳍贴附水底岩石表面,胸鳍并不接触石面,其作用在于平衡和支持身体~([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oRa的低功耗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水产养殖无线水质监测系统通信距离短、功耗高、网络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将STM8L低功耗微控制器作为核心,结合LoRa调制技术自定义网络通信协议,设计了低功耗远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完成了对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的采集与传输.重点介绍了软硬件的低功耗设计,进行了系统能量消耗和通信距离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水质监测系统在覆盖范围和功耗上优势明显.LoRa通信技术给未来组建大规模、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可能性,在智慧农业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LoRa技术 水质监测 低功耗 时分多址 无线传感器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的月季分布和粒径分布特征,于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了大气生物气溶胶分级样品,并利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方法测定了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浓度范围为1. 86×10~5~2. 54×10~6cells·m~(-3),平均值为(6. 84±4. 83)×10~5cells·m~(-3).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较低,秋季最低,统计分析显示秋季和春季、夏季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P <0. 05).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月均浓度在2. 65×10~5~1. 12×10~6cells·m~(-3)之间,最高值出现在2017年2月,最低值出现在2016年9月. 2015~2017年青岛秋冬季大气中总微生物浓度一日中变化较大,但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P> 0. 05).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粒径分布呈现偏态分布,> 7. 0μm粒径所占比例最高,可达20. 5%~27. 3%;粒径分布随月份不同而有变化,呈现双峰分布和偏态分布两类.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微生物浓度与AQI、CO、PM_(2.5)和PM_(10)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 <0. 05),与温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以及NO_2、SO_2和O_3等因子无显著相关(P> 0. 05).多元线性回归模拟结果显示,生物气溶胶总微生物浓度中20. 6%的变化与相对湿度和PM_(2.5)相关.

关键词: 生物气溶胶 总微生物浓度 季节分布 粒径分布 气象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淡水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体的营养品质,采集成熟中华绒螯蟹雌体,对其可食部位中的基本营养成分、 矿物质元素、 脂肪酸、 氨基酸、 核苷酸和胆固醇等含量进行检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并针对营养组成、 风味物质含量同产区之间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固城湖、 阳澄湖水域、 辽河(入海口)、 黄河(中上游)等水域的中华绒螯蟹在微量元素、 胆固醇差异显著.辽河水域、 黄河水域中华绒鳌蟹雌体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固城湖水域和阳澄湖水域;阳澄湖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水域;固城湖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蟹膏中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域;固城湖和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中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总氨基酸)显著高于黄河、 辽河两水域.此外,辽河水域中华绒螯蟹蟹黄中的肌苷酸含量更为丰富.结果表明,不同水域所产中华绒螯蟹可食部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营养品质 产地 氨基酸 核苷酸 胆固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