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三角地区集中式露地农业光伏方阵夏季光热环境试验研究
《太阳能学报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太阳照度和环境温度逐时变化,以长三角地区的集中式露地农业光伏方阵为研究对象,在跨度为6.8 m的单跨方阵中沿从南到北的跨度方向取0.65、3.40、6.15 m处的3个和长度方向共面的测试断面,即南区、中区、北区。基于此,进行夏季方阵内外的光热环境测试,分析并明确光伏组件下方区域的光热环境变化规律,为其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结构改进和夏季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地区光伏方阵夏季内部3个区域光热环境呈现规律性差异,整体表现为北区略优于南区,中区优于南、北两区。综合考虑作物生长的光热环境需求,一方面可通过结构改进、种植方式优化等方式改善或利用好内部光环境;另一方面基于热环境规律,分类做好内部3个区的夏季灌溉等田间管理,从而推动光伏农业发展升级。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方阵 环境测试 农业光伏 温度 光照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揭示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成分差异,以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试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花球主要代谢通路及其产物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及数据库注释筛选差异显著的代谢物.结果表明,青花菜花蕾蜡粉中共检测出显著差异代谢物 24种,包括14种氨基酸类、4种有机酸类、1种脂肪酸类、1种胺类、1种糖类和3种其他类次生代谢物;其中,下调的有18种,包括了13种氨基酸类.综合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获得11条重要性凸显的代谢通路,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通路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次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而重要性最大的是色氨酸代谢.推测青花菜蜡粉缺失可以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调节青花菜花蕾中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物质含量,进而调控花球的生长、营养品质以及耐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吸咐磷后的镧改性秸秆替代化学磷肥施用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向改性材料能提升吸附磷的能力,高效去除水体中磷污染,然而吸附材料的后端利用却鲜有研究和报道。本研究以镧元素改性秸秆用于吸附畜禽养殖尾水中的磷,并将吸附磷后的材料作为磷肥进行小麦盆栽试验,动态取样测定不同形态的磷含量,分析其对土壤中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镧改性秸秆对养殖尾水中磷吸附效率达到98.59%,最佳投加量为1.4 g/L。小麦生长初期,附磷镧改性秸秆继续吸附土壤的活性态磷,促进土壤中活性磷转化为钙吸附态磷,防止土壤磷的流失。随着小麦生长,钙吸附态磷含量逐渐下降,转变为活性态磷持续供应养分,说明附磷镧改性秸秆具备缓释磷肥的属性。本研究为附磷后材料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碳氮比牛粪对基质化堆肥中温室气体排放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碳氮比(C/N)牛粪在基质化利用时,堆肥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为畜禽粪便的低碳化利用提供依据。以牛粪为主料、木屑为辅料,设置初始C/N分别为20、30、60的3个处理(C/N20、C/N30、C/N60),通过定期翻堆的高温好氧堆肥及腐熟物免复配、直接育苗试验的方法,监测堆肥体的CO2、CH4、 N2O等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不同碳氮比对堆肥体的总温室效应、腐熟后基质的理化性质、萝卜育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在35 d内完全腐熟,初始C/N显著影响牛粪堆肥中温室气体排放,整个堆肥期间的平均排放速率及累计排放量为C/N30>C/N20>C/N60,C/N30、C/N20、C/N60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当量计)分别为367.0、471.7、79.9 g/kg, C/N30、C/N20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CH4为主,2种气体占比分别为44.0%~47.3%、44.0%~52.4%,而C/N60以CO2产生温室效应占总量的99.80%。C/N20、C/N30处理腐熟后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大小孔隙比、pH值、EC值等基质理化性质指标均与草炭复合基质(商品对照)无显著差异,并优于C/N60。C/N20、C/N30堆肥体腐熟后用于萝卜育苗的出苗率、单株鲜重、散坨率均优于C/N60。C/N20、C/N30的基质理化及育苗性质指标差异不大,但C/N20较C/N30减少总温室气体排放22.2%。采用牛粪堆肥制备蔬菜育苗基质,建议堆肥的初始C/N为20,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提高育苗质量,是一种可完全替代草炭复合基质的绿色低碳废弃物利用方式。
关键词: 碳氮比 育苗基质 堆肥 温室气体 牛粪 排放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下环丙酸酰胺调控棉花内源激素促进噻苯隆脱叶的机制
《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脱叶催熟是棉花机械采收的前提,但遇低温可导致噻苯隆(TDZ)脱叶效果下降,不能满足机械化采收的要求,本实验室发现环丙酸酰胺(CYC)可显著提高低温下TDZ的脱叶效果,但CYC促进低温下棉花化学脱叶的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以中棉 425 品种为材料,设置 2 个温度水平(25℃和 15℃),清水(CK)、TDZ单剂(T)和TDZ+CYC复配(TC)3种处理方式,分析棉叶脱落过程中离层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温(15℃)下处理后240 h,T处理棉花脱叶率仅为 53.0%,但TC处理的棉叶脱落开始时间较T处理提前 24 h且脱落率升高至 79.6%.低温下,相较于T处理,TC处理棉叶离层生长素(IAA)运输相关基因(LAX2、PIN1)、IAA响应基因(IAA9、ARF3)表达量显著下降,离层中 IAA含量降低;离层乙烯(ET)合成基因(ACS、ACO)表达量升高,ET合成前体 ACC含量增加,ET下游信号基因(ERF1B)显著上调表达;茉莉酸(JA)合成相关基因(AOC4)上调表达,离层中JA含量增加.综上,低温下CYC和TDZ复配抑制棉叶离层中IAA运输与信号传导,促进ET、JA合成与ET信号转导,是CYC提高低温下TDZ脱叶效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棉花脱叶 低温 噻苯隆 环丙酸酰胺 内源激素含量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紫猪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对育肥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育肥期苏紫猪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对育肥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8头苏紫猪进行生长育肥测定,然后屠宰采集血样,进行CCL4、IL-6和FGF-2这3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同时统计其日龄、体质量、瘦肉率和皮下脂肪,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CL4、IL-6和FGF-2的标准曲线拟合度分别为0.996 3、0.995 8、0.995 3,均非常接近于1,说明后面检测的结果可信度高.育肥期苏紫猪血清中,IL-6含量最高,其次为CCI4含量,FGF-2含量最低(P<0.05).IL-6含量与日增质量、瘦肉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21),与皮下脂肪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8);CCL4含量与瘦肉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4);FGF-2含量最高的猪日增质量最快.研究提示,优质猪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对育肥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育肥期IL-6和CCI4含量可反映出猪瘦肉率的高低,有利于猪高瘦肉率性状的高效选育.
关键词: 苏紫猪 趋化因子C-C配体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生长育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西瓜-夏休闷棚-秋季花菜-冬耕冻休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现代农机 》 2024
摘要:为了实现设施瓜菜高效绿色生产,发展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通过选用优质抗逆品种,建立绿色生产过程,减少药肥与人工,提高品质与效益,推广“春瓜-夏休-秋菜-冬耕”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和病虫害频繁发等问题,合理安排种植品种与提高设施利用率相契合,推动瓜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社会价值及生态效应。以江苏淮安区为例,探索建立“早春西瓜-夏休闷棚-秋季花菜-冬耕冻休”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并从选地、生产模式、品种选择、土壤处理、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蒙贝利亚与荷斯坦牛杂交后代泌乳、繁殖、生长和健康等重要经济性状,为荷斯坦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采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比分析相同饲养环境下的蒙荷杂交后代与自繁荷斯坦牛的各项性状。结果显示,在泌乳性状方面,蒙荷杂交牛的日产奶量和乳脂率与自繁荷斯坦牛相比基本一致,乳蛋白率高于荷斯坦牛(P<0.01),体细胞评分低于荷斯坦牛(P<0.05);在繁殖性状方面,蒙荷杂交后代青年牛首配日龄提前5 d,成母牛配妊次数低于荷斯坦牛(P<0.01),空怀天数缩短50 d,且青年牛和成母牛妊娠期长度均延长5 d,产犊间隔缩短19.53 d;在生长性状方面,蒙荷杂交牛成母牛体重高于荷斯坦牛(P<0.05),平均增加53.05 kg,公牛体重高于荷斯坦牛20.87 kg;在健康性状方面,蒙荷杂交牛总体发病率低于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其中消化代谢类疾病和呼吸类疾病发病率均低于荷斯坦牛(P<0.001),肢蹄类疾病发病率低于荷斯坦牛(P<0.05),乳房类疾病和繁殖类疾病发病率均低于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蒙荷杂交牛在泌乳性状、繁殖性状、生长性状及健康性状方面均具有优势,可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 蒙荷杂交牛 泌乳性状 繁殖性状 生长性状 健康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元宝枫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非常适合开发利用,但其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建立合理的完整组培离体再生体系,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种苗和当年生带芽茎段,为该树种优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新途径,为选育元宝枫良种、种质资源保存与推广等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元宝枫当年生带芽茎段和种子为试材,通过正交设计筛选法和单因素筛选法对其灭菌方式及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基进行设计筛选。在MS、1/2MS和NN69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和TDZ激素,通过不同配比找出元宝枫各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全年中4月份为带芽茎段最佳采集时间,经洗衣粉溶液轻刷表面并冲洗半小时后,以75%酒精30 s+0.1%HgCl2 10 min浸泡处理的灭菌效果最佳。再生体系各阶段最适培养基均为MS基础培养基,在其基础上再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可以诱导嫩芽分化成不同器官。启动培养阶段,6-BA对腋芽诱导影响最大,最适培养基诱导率可达73.33%;继代增殖阶段,TDZ对不定芽分化影响最大,增殖系数最高可达4.31;生根阶段,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发现添加0.2 mg·L-1 IBA元宝枫生根率和生根条数均为最高,达93.33%和4.3。【结论】元宝枫最适培养基为:1)启动培养:MS+0.06 mg·L-1 6-BA和0.06 mg·L-1 NAA,诱导率为73.33%;2)增殖培养:MS+0.30 mg·L-1 TDZ和0.05 mg·L-1 NAA;3)生根培养:MS+0.2 mg·L-1 IB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