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麦秸秆菌丝体饲料化生产的真菌品种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秸秆饲料化转化中消化率低的难题,开发秸秆分解与软化技术,优先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促进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与推广,以真菌菌株为中间载体,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将秸秆转化为菌丝体饲料,并进行秸秆饲料化规模生产的效果评价研究。以显色反应和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菌株初筛,筛选发菌生长速度快并且适合规模化生产菌丝体饲料的菌株,并进一步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动态监测,筛选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为菌丝体饲料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红平菇具有较强的生长速度,在Bavendamm平板上和RB亮蓝平板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在6 d和9 d长满平板,红平菇对麦秸的纤维素降解率高达54.8%,粗蛋白降解率高达86.58%,以红平菇开发的菌丝体饲料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麦草 红平菇 降解 菌丝体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化螟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乙酰胆碱酯酶(ACh E)是有机磷(Organophosphate,OP)和氨基甲酸酯(Carbamate,CB)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表达量的上升或基因突变导致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到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的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iace1和Siace2。Siace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 085 bp,编码含694个氨基酸的乙酰胆碱酯酶1(Si ACh E1)。Siace2的ORF长1 917 bp,编码含638个氨基酸的乙酰胆碱酯酶2(Si ACh E2)。将三化螟的两个乙酰胆碱酯酶与已报道的各物种的乙酰胆碱酯酶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在蛋白水平上,Si ACh E1与台湾稻螟的ACh E1有最高的相似性,达到94%;Si ACh E2与二化螟的ACh E2具有最高的相似性,为98%。本研究为水稻上重要螟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三化螟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腌腊肉制品中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的HPLC-MS/MS检测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腌腊肉制品中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13-HODE)、9,10-二羟基-12-十八碳烯酸(9,10-dihydroxy-12-octadecenoic acid,9,10-DHODE)、9,10-环氧-12-十八碳烯酸(9,10-epoxyoctadec-12-enoic acid,9,10-EPODE)及9,10,13-三羟基-11-十八碳烯酸(9,10,13-trihydroxy-11-octadecenoic acid,9,10,13-THODE)进行检测。腌腊肉制品中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用甲醇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去净化浓缩,然后以0.1%甲酸与乙腈为流动相,在XBridge色谱柱上进行梯度分离,采用电喷雾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05~2.0、0.01~0.5、0.05~1.0、0.01~0.5μg/m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出限分别为0.120、0.008、0.200、0.016μg/g;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1%、85.2%、86.8%、86.2%。对26种腌腊肉制品含量分析表明,所有样本都含有13-HODE、9,10-DHODE、9,10,13-THODE,含量分别在1.4~100.7、0.1~3.9、0.4~10.2μg/g范围内,21种样本中含有9,10-EPODE,含量范围为0.8~6.9μg/g。结果表明,腌腊肉制品中存在目标分析物的异构体,羟基脂肪酸实际含量可能大大高于检测的量。

关键词: 亚油酸 腌腊肉制品 13-HODE 9,10-DHODE 9,10-EPODE 9,10,13-THODE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拉力传感监测的富营养化水体释放气体速率的测定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拉力传感设备监测富营养化水体释放气体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拉力传感设备全天候实时标定富营养水体释放气体质量数据,并采用服务器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采集气体质量数据并标定每条气体质量数据的时间坐标。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能够检测出高温光照充足环境下水体近光层气体释放速率范围为57~539 g/(m2·h),低温无光照环境下气体释放范围为49~280 g/(m2·h),从而测定了富营养水体近光层释放气体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和气体释放速率与环境光照及温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时段气体释放速率为富营养化水体N2O、N2通量的测定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传感器 气体 水体 富营养 释放速率 拉力传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橼精油体外抗氧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香橼精油的抗氧化性及对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抑菌活性,本文采用体外抗氧化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香橼精油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H2O2能力,以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香橼精油的抗氧化能力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IC50值为0.32 mg/m L)和H2O2(IC50值为148μg/m L)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香橼精油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酵母与细菌,其中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显著(25.39±1.12)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最弱(14.04±1.35)mm。最小抑菌浓度在0.31~1.25 mg/m L,且在p H5~7范围内、温度80、115、121℃及一定时间紫外线照射(20、40 min)影响下,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仍保持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香橼 精油 抗氧化 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氧化突变体812HS的光合和抗氧化特性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梅雨前后自然光强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对水稻叶片光氧化突变体812HS与野生型812S的PSII光化学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探讨812HS易受光氧化损伤现象的光合生理原因。结果表明,大田自然光照出现强光照前,812HS与812S的叶绿素含量、PSII活性、光合磷酸化活性、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自然强光照开始(梅雨结束)一段时间后,两种水稻的上述各项指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变体812HS的叶绿素含量、PSII活性、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均明显低于812S。高光强下812HS叶片中抗氧化酶CAT和POD活性的上升幅度则小于812S,从而使其体内富集了更多的O_2~?、H_2O_2和MDA。光氧化突变体812HS对高光照强度较敏感的PSII活性和较低的CAT、POD活性可能是其发生叶片光氧化现象的生理成因。

关键词: 光氧化 光化学活性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TEC F4-F5融合基因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表达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黏附素F4和F5融合蛋白,建立间接ELISA方法,旨在监测猪场ETEC感染以及疫苗免疫情况。根据GenBank中登录F4和F5基因序列,分析保守区,优化密码子,合成F4-F5串联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蛋白His-F4-F5。以纯化的His-F4-F5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检测ETEC抗体的间接EIISA方法。经酶切和DNA序列分析,成功构建重组菌BL21(pCold I-F4-F5),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表达F4-F5相对分子质量为29 000,与ETEC高免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条带单一。经优化筛选的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6ng/孔,待检血清稀释比例1∶200,HRP-羊抗猪二抗的工作浓度1∶15 000,5%脱脂奶封闭l h,底物作用时间15min。本研究建立F4-F5间接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是猪场ETEC感染和疫苗免疫效果检测的有效工具,进而指导疫苗使用和新型疫苗研发。

关键词: 产肠毒索性大肠杆菌 F4菌毛 F5菌毛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快速测定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快速、简便测定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方法,将5mm的菌碟套接在催芽3d的小麦胚芽基部,接种后的小麦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25℃下光暗(12h/12h)交替培养5d后测量麦苗的长度,以小麦苗长的降低率作为镰孢菌致病力的指标。结果发现,用该方法对12个菌株的致病力的测定结果与湿纸巾法有很强的相关性。经该方法测定,CF0915菌株的野生型和Tri5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镰孢菌 致病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季大棚栽培环境对白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简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基质栽培的生产方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栽培的4个白菜品种(矮脚黄、苏州青、上海青、上海五月慢)进行冬季大棚栽培,分析栽培后30、60 d 4种白菜品种形态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以棚内恒温环境为对照.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环境下不同品种白菜发芽时间和长至4叶期时间皆长于恒温栽培.生长30 d,大棚栽培环境下,矮脚黄形态指标变化不大;苏州青株高较恒温栽培增加,叶长、叶柄长增加;上海青叶宽减小,其他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上海五月慢植株开展度降低,叶柄长增加.各品种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略有减少,维生素C含量显著升高.低温变温环境中,叶绿素含量直接制约白菜苗期生长时间和形态指标形成.生长至60 d,大棚栽培环境下,不同品种白菜叶宽、开展度、叶长等指标显著低于恒温栽培相应品种.低温、变温环境显著影响白菜的叶柄和叶宽指数,导致叶柄伸长、叶宽减少,叶面积减少.不同品种白菜根冠比无显著差异.苏州青、矮脚黄可在-1~-5℃下生长良好且可形成较好的营养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 大棚 环境条件 白菜 营养品质 形态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茉莉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秋水仙素处理对茉莉〔Jasminum sambac(Linn.)Aiton〕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长度为0(未萌发)、3~5和8~10 mm腋芽为实验材料,对500、1 000和2 0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分别处理24和48 h后腋芽的生长状况以及萌发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和发育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各处理组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对秋水仙素处理后茉莉腋芽及萌发枝条的各生物学效应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各处理组腋芽的生长率和处理指数,以及萌发枝条的长度、最大节间长、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现蕾数、现蕾率、最大蕾长、最大蕾宽和开花率总体上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用清水处理未萌发腋芽48 h),而腋芽的抑制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上看,随秋水仙素质量浓度提高,腋芽的生长率和处理指数降低,而抑制率和死亡率升高,萌发枝条的长度和最大节间长缩短,开花率升高,其他指标呈波动变化;随处理时间延长,腋芽的生长率、死亡率和处理指数降低,但抑制率升高,萌发枝条仅现蕾数和开花率降低,其他指标均逐渐提高;随腋芽长度增加,腋芽的抑制率和处理指数降低,但死亡率升高,萌发枝条的现蕾率、现蕾数、最大蕾长和开花率均呈波动变化,其他指标均降低。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茉莉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和微核等异常现象,且随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腋芽长度增加及处理时间延长,减数分裂后期的细胞异常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异常率与腋芽生长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腋芽死亡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腋芽生长率与腋芽抑制率和开花率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P<0.01)负相关;腋芽抑制率与现蕾率呈显著正相关;处理指数与细胞异常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茉莉腋芽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各生物学效应指标,茉莉腋芽适宜的诱导条件为用500 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3~5 mm腋芽24 h。此外,建议将处理指数作为秋水仙素对茉莉腋芽细胞减数分裂影响效应的评价指标之一。

关键词: 茉莉 秋水仙素 化学诱变 生长发育 减数分裂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