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运城市日光温室火龙果栽培管理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 2015
摘要:论述在山西省运城市利用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种植火龙果的栽培管理技术,旨在总结出一套适合运城市种植火龙果的栽培管理技术,为火龙果种植户提供参考。


优质大果草莓新品种——‘晋硕’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硕’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春星’实生苗中选育出的鲜食草莓新品种。果实圆锥形,果个均匀,大果率高,畸形果少,一级序果单果质量32.2 g,最大单果质量44.3 g,株产243.7 g;外观整齐、漂亮,果面深红色,光泽强;果肉细脆、橙红色,髓心小,浅红色,外有白圈,空洞小或无空洞,硬度较大;香气浓,风味酸甜,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6%,总糖7.20%,总酸0.95%,糖酸比7.57∶1。该品种植株生长健壮,繁殖系数高;丰产性好;抗病虫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稳定,通过区试适宜在山西草莓栽植区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糜子中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测定糜子中还原糖含量,通过试验建立了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DNS法中样品前处理的影响因素,如提取液及温度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精密度与回收率试验,测得标准偏差为0.007 7,变异系数为0.011 7,回收率范围85.0%~100%。结果表明,DNS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灵敏度,可代替国标GB/T 5513—2008铁氰化钾法,适用于试验室糜子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糜子 还原糖 铁氰化钾法 比色法 3,5-二硝基水杨酸


干旱胁迫下聚丙烯酰胺浸种对谷子种子萌发及幼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聚丙烯酰胺(PAM)浸种对谷子抗旱萌发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聚丙烯酰胺(PAM)浸种晋谷21种子,用18%的PEG 6000溶液模拟土壤干旱,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AM溶液(0.1%、0.5%、1.0%、5.0%、7.0%、10.0%)浸种对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中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的谷子发芽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分条件,幼苗中SOD、POD、CAT的活性、Pro、O2-以及MDA的含量均增加,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1.0%~7.0%的PAM溶液浸种可明显促进干旱胁迫下谷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效提高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减少O2-和MDA的积累。综合分析,筛选出用于谷子浸种的最佳PAM浓度为5.0%。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聚丙烯酰胺浸种可缓解干旱胁迫对谷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造成的伤害,增强谷子的抗旱性,这为PAM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隰县陆生脊椎动物种类和优势类群分布调查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5
摘要:2014年7月—11月,对隰县陆生脊椎动物种类和优势类群分布进行了调查,查明当地陆生脊椎动物112种,分属于18目41科,其中爬行纲有1目3科5种,鸟纲有12目24科77种,哺乳纲有5目14科30种,其中啮齿目哺乳动物为当地优势动物类群,共有4科12种。同时对当地优势动物类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当地退耕还林地带、果园间作农田、生态林地带地区三种环境中,当地优势动物类群中的社鼠、花鼠、大林姬鼠、大仓鼠和长尾仓鼠均有存在且有较高的分布数量;其余鼠类或分布环境较单一或数量较少。


鲜食葡萄杂交后代果肉质地表型遗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得到参试品种果肉脆度的遗传传递力指数和估算组合传递力及狭义遗传力,用‘瑰宝’作测试品种,计算每个参试品种的遗传传递力指数,用亲子回归系数估算法,计算不同组合脆肉性状的组合传递力和狭义遗传力。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瑰宝’作父本时,3个品种的脆肉性状遗传传递力指数为‘秋红’最大,‘奥山红宝石’次之,‘玫瑰香’最小;‘瑰宝’作母本时,其后代果肉脆度与父本关系较大,7个品种的脆肉性状遗传传递力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秋红’、‘皇家秋天’、‘粉红太妃’、‘粉红葡萄’、‘无核白鸡心’、‘达米娜’、‘玫瑰香’;通过不同杂交组合的组合传递力比较发现,软肉品种和特脆品种杂交>脆肉品种和较脆品种杂交>较脆品种和软肉品种杂交,亲子回归系数估算,葡萄脆肉质地的狭义遗传力h2=0.9816,说明脆肉性状遗传能力较强。葡萄品种脆肉性状的遗传力和杂交组合传递力的估算对葡萄育种选择选配亲本有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