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标记免疫分析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标记免疫分析在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发展情况。介绍了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胶体金免疫分析等标记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这5种标记免疫技术的优缺点,概述了其在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标记免疫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标记免疫分析操作简便、特异灵敏、快速准确,能够为保证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后将成为农兽药等药物残留检测的主要技术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稻区及国内部分香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初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太湖稻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的39个香稻品种,以及籼型恢复系2个对照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对国标中公布的水稻SSR引物中筛选出13对核心引物,在41个水稻品种中共检测到36个多态性片段。据此建立41个水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供试41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以上,而供试香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4以上,基本反映了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叶斑潜蝇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害虫三叶斑潜蝇的检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对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虫期之间的过冷却点和冰点差异显著,其中7日蛹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低,并随着蛹期的延长,过冷却点有降低的趋势。幼虫、老熟幼虫、1日蛹、7日蛹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4.21、-16.74、-18.76、-21.97和-21.31℃,冰点分别为-12.06、-14.55、-17.07、-21.05和-20.03℃。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虽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灰、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设施碱蓬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单施氮磷肥为对照,研究设施栽培条件下秸秆灰、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生物菌肥、碳酸钾及碳酸钾配施生物菌肥对碱蓬嫩茎叶产量、品质、养分形态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K、+KM、+A、+AM及+M处理使碱蓬3次收获的嫩茎叶总产量显著增加14.3%~41.1%,其中,以+A与+AM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A与+AM处理碱蓬嫩茎叶中Vc含量提高14.3%~28.3%,氨基酸含量提高5.4%~27.3%,硝酸盐含量降低13.3%~14.8%,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碱蓬嫩茎叶中磷、钾养分形态均以非蛋白态为主,氮素养分形态比较均衡。+AM与+A处理提高了碱蓬嫩茎叶中非蛋白态养分含量,且+A与+AM处理使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机质含量增加21.3%~128.0%,显著高于施用化肥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SbPIP1基因小麦植株的获得及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12 CSCD
摘要:为了培育耐盐小麦新材料,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水通道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protein,SbPIP1)基因导入到小麦品种宁麦13和扬麦158中。对两个品种的各2500枚幼胚进行轰击,分别获得抗Basta再生植株237株和108株(筛选标记基因为Bar基因),经PCR鉴定阳性转基因植株分别为30株和7株。用130mg/L Basta除草剂对T1代幼苗进行喷施鉴定,发现T1代幼苗的Basta抗性出现了分离。遗传分析发现76.19%的株系表现为1对基因遗传的3:1分离,为单拷贝的基因导入。发芽期耐盐性分析发现81.22%的转基因株系的盐害指数低于受体宁麦13的盐害指数,耐盐性强于受体宁麦13。这些转基因材料将进一步用于小麦的耐盐分子育种研究。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SbPIP1基因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