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新品种渝苏162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苏162系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于1997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的苏薯4号随机集团杂交的种子中选育出来的甘薯新品种。介绍了对该品种的生产力和其他特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2002—2003年的重庆市区试中,与对照品种南薯88比较,渝苏162的鲜薯产量在2002年、2003年分别增加3.47%、-7.96%,薯干产量分别增加12.57%、2.71%;藤叶产产量在2年内平均增加2.16%;生物鲜产产量在2年内平均增加0.18%,和对照基本持平;淀粉产量在2年内平均增加9.12%。此外,渝苏162在2年内的平均上薯率为77.72%,平均薯块烘干率为31.62%,平均薯块出粉率为18.49%。2003年检测结果显示,渝苏162薯块硒含量0.111 0 mg/kg,粗蛋白含量1.02%,可溶性糖含量7.74%。总体看来,渝苏162萌芽性好、结薯较早、抗黑斑病、耐贮性较好、熟食适口性好,因而适宜作为食用和食品加工型甘薯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表达CD163蛋白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系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RT-PCR方法从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中获得CD163 cDNA序列,然后测序鉴定,对突变碱基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碱基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CD163,通过BamHⅠ/Not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使用脂质体2000将pcDNA4.0-CD163转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CRL-2843),通过Zeocin抗性筛选,建立稳定表达CD163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系。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表明CD163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已表达。通过Zeocin抗性筛选,共获得8株表达CD163的重组细胞株,IF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CD163定位于重组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去除筛选抗性后连续传代10代,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确定重组细胞株在10代内性状稳定,说明稳定表达CD163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系构建成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上胶孢炭疽菌的分离与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田间感染炭疽病的草莓组织获得分离物,对其进行培养与纯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同时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该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聚类分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一致,即分离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法将胶孢炭疽菌接种到‘章姬’和‘阿尔比’2个栽培草莓品种以及野生黄毛草莓上,3个检测对象对该致病菌株的抵抗力存在一定的差异:‘章姬’为高度感病,‘阿尔比’为感病,黄毛草莓为中等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秆还田深度对盆栽冬小麦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稻秆还田深度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稻秆还田深度对小麦出苗、根系发育、根系结构、旗叶光合特性、旗叶SOD和CAT活性及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秆还田深度对小麦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出苗整齐度;(2)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次生根数目,提高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及根系TTC还原强度;(3)不同稻秆还田深度对拔节期小麦次生根皮层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导管结构影响较大,还田深度越深,导管发育越慢;(4)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生育后期能延缓旗叶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增加小麦产量;(5)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提高小麦生育后期旗叶中SOD和CAT的活性,延缓叶片的衰老;(6)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延缓小麦胚乳细胞中淀粉体发育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落酸提高水稻秧苗耐盐性的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灌溉土壤中盐积累较高时,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会受到影响[1-2],这极大地限制了许多优良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研究结果表明,ABA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盐害,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设计在网纹甜瓜新品种珍珠精确施肥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A),以氮、磷、钾三因素非自由搭配设计小区,计算网纹甜瓜新品种珍珠最高产量时的施肥搭配,并计算最佳施肥时的产量潜力。结果表明,珍珠的最高产量是51 986 kg/hm2,如要在该地区达到该品种最高产量,施肥量应为:氮肥90.213 kg/hm2、磷肥44.790 kg/hm2、钾肥243.675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螨嗪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四螨嗪在柑橘中的安全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苏苏州、广西南宁和湖南长沙3个试验点柑橘和土壤中四螨嗪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在0.010 mg/kg、0.050 mg/kg和0.500 mg/kg 3个添加水平,四螨嗪在柑橘全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1%~97.1%,相对标准偏差为4.1%~7.9%;在柑橘果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1.3%~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8%~7.1%;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9.2%~92.7%,相对标准偏差为2.1%~8.1%;四螨嗪在柑橘全果、果肉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10 mg/kg。四螨嗪在3个试验点柑橘全果中的半衰期为6.2~11.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3~9.0 d。参照中国制定的柑橘中四螨嗪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500 mg/kg),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四螨嗪14 d后,所采收的柑橘是安全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醋液对草莓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草醋液对脱毒草莓幼苗生长、种苗繁殖及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醋液根施对脱毒草莓幼苗叶柄粗、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均产生促进作用,以100倍稀释液的效果最佳;草醋液对草莓幼苗冠径、株高、叶柄长无显著影响;草醋液液面喷施可有效促进草莓种苗生长,以400倍稀释液对新增叶片数量、新增子苗数的影响最明显,以600倍稀释液对草莓种苗高度增长值、冠径增长值的影响最有效;草醋液根施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以100倍稀释液的效果最佳,对果实硬度、可滴定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