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海不同型刺网的渔获选择性比较
《水产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型捕捞与管理技术,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2014年9-10月在黄海进行了网目尺寸为40、50、60 mm的单片型刺网、双重型刺网和三重型刺网以及生产对照网的选择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网目尺寸的各型试验网的渔获种类间呈中等相似或极相似;渔获优势种为高眼鲽、细纹狮子鱼、黄■、小黄鱼和白姑鱼,不同试验网的渔获优势种不同.40、50、60 mm的三重型刺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分别为相同网目尺寸的单片型刺网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187%、174%和146%,对应的经济效益分别为单片型刺网经济效益的133%、112%和184%,小黄鱼幼鱼比例分别为单片型刺网的162%、342%和122%,高眼鲽幼鱼比例分别为单片型刺网的108%、277%和100%.渔获结构显示,单片型刺网对小黄鱼、鲐鱼和白姑鱼等纺锤型鱼类的选择性优于三重型刺网,而三重型刺网对高眼鲽、黄■的选择性具有明显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淡水渔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设置15000和25000尾/槽2个养殖密度,经过120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皮质醇和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影响;高养殖密度组血清总蛋白、 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低养殖密度组.在低、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y=0.0316x2.9038(R2=0.9801)和y=0.0321x2.8985(R2=0.9824).结果表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高密度养殖而不影响大口黑鲈生长.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养殖密度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的资源概况与生态系统功能
《水产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挪威开始规模化高效开发南极磷虾资源,促使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由最初的10万~12万t跃升至20万t以上。伴随中国、智利等国家关注并加入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队伍,新一轮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竞争正在展开。确立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中的大国地位,维护我国极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国家权益,是当前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文通过综述南极磷虾种群特征与资源分布,回顾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总结目前南极磷虾的生产现状,分析南极磷虾的生态地位和贡献,提出南极磷虾管理要求与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南极磷虾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国家话语权提供借鉴与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月龄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被称为"云龙斑"。利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月龄云龙斑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评价各月龄云龙斑的营养价值,为其种质营养学鉴定及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结果表明,不同月龄云龙斑的含肉率为64.88%~70.92%,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随着月龄的增加出现显著差异,但各成分含量基本保持稳定。不同月龄云龙斑肌肉中检测出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17.59%~21.65%,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32%~9.13%,占氨基酸总量的41.10%~42.17%,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3.04~92.13,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7.01%~8.66%。检测出脂肪酸8种,包括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种。云龙斑肌肉中矿物元素种类丰富,5种常量元素(钾、钙、钠、镁、磷)和5种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硒)均有检出,其中钾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钠元素,硒元素含量最低,且10月龄时未检出铁和锰元素。研究结果表明,云龙斑是一种具有杂交优势,且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较高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水产品营养与活性因子及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9
摘要:水产品以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以及维生素种类丰富等营养特点广受人们喜爱。随着人类进步和消费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水产品外观、风味和营养等品质问题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根据近年来有关几种水产品的营养品质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的营养成分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并总结分析了产地、养殖方式、可食用部位及加工方式等因素对几种重要经济水产品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产品养殖生产及品质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71-7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离子Fe~(3+)和Mn~(2+)对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环保科技 》 2019
摘要:生物处理法是目前废水处理环节主要的工艺技术之一,由于废水来源的差异,制造业及化工业重金属废水的净化处理长期以来备受各界关注,但部分地区水产养殖用水重金属离子超标问题未获得足够重视。我国部分工厂化水产养殖区地下水源铁锰离子超标现象突出,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净化处理过程至关重要,而铁锰等重金属离子对生物滤器成熟及运行过程中的影响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介绍了废水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的来源及危害,重点梳理铁锰离子对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科学解决铁锰重金属离子对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生物滤器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絮团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点
《水产学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5年5月初,将6个室外面积740m~2、深2m的池塘蓄满自来水,放养镜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体质量分别为(200.00±6.18)g、(561.00±12.11)g和(619.00±21.96)g,密度分别为135g/m~2,45g/m~2和15g/m~2,常规投喂。其中3个池塘根据生物絮团(Biofloc Technology,BFT)技术常规方法以葡萄糖和淀粉(1∶1,v/v)为有机C源,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絮凝菌种培育生物絮团;其他3个池塘作为对照组,不添加有机C源和异养细菌。放养1周后,每2周定性定量测定浮游植物和水化学指标,比较研究利用BFT技术和常规养殖的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2组试验池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数最多,共鉴定5目13科40种属,其次是蓝藻门Cyanophyta 1纲3目8科16种属,和硅藻门Cryptophyta 5目5科9种属。BFT组试验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平均生物量(57.70 mg/L)低于对照组(75.96 mg/L)。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表明,水温、总有机碳(TOC)、总磷(TP)、可溶性磷酸盐(SRP)、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氮(TN)、氨氮(NH_4~+-N)与浮游植物群落有显著相关性。蓝藻和绿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总体上远高于其他藻类,生物絮团对蓝藻和绿藻均有抑制作用,对其他藻类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面风浪SAR成像仿真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于SAR风浪图像而言,速度聚束调制常导致图像中散射面元沿方位向产生位置交叠,从而引起强烈非线性特征,难于仿真;另外,SAR图像强度是由雷达飞行过程中多次观测所得的散射回波相干叠加获得,然而,传统SAR海浪图像仿真方法中并未考虑该相干叠加过程。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文中首先应用线性滤波法对海浪运动引起的速度聚束效应进行仿真,统计方位向各像素位置处发生交叠的散射面元数目,并将各散射面元回波进行非相干叠加。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则根据海面微波散射场时间序列的相位差近似满足高斯分布这一事实,将雷达沿方位向飞行过程中不同时刻所得的散射场引入满足高斯分布的随机相位,进而再将方位向不同时刻散射场进行相干叠加。最后通过将仿真所得SAR图像的强度分布与经验分布函数进行比较,初步检验了本文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还分别分析了风速、风向、速度聚束调制等因素对仿真SAR图像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冲水洗盐对滨海盐碱地盐分变化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改良盐碱地。【方法】通过引水冲刷的方法,研究盐碱地盐分因子的时空变化,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对样点土壤的盐碱度进行分析,并比较土壤的阴阳离子和生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冲洗的次数增多,土壤中SAR从11.87 mmol/L降到3.02 mmol/L,pH值(从8.47降到8.25,夏季盐碱因子量最低,而秋季为返盐期盐碱因子小幅增加;盐度量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增加,10月份最大为8.30‰;EC和TDC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分别从982.67μS/cm到1 037.67μS/cm和491.33 mg/L到523.67 mg/L;上、中、下层土在不同月份间有差异。本试验盐碱离子主要是Na+、CL-构成,表现为CL->Na+>Mg2+>SO42->Ca2+>HCO3->K+>CO32-,SAR与Na+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减少土壤中Na+量对治理盐碱地具有极大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