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7条记录
不同挂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延迟采收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阳光玫瑰葡萄延迟采收的合适挂果量和采收期,以9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每2个(F1)、3个(F2)、4个(F3)、5个(F4)新梢留1串果穗的4个处理,以1个新梢留1串果穗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在延迟采收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落叶后的枝条营养储藏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挂树时间的延长,果实软果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单粒质量、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挂果量的减少,果实软果率和枝条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单粒质量和果实硬度下降速度减慢,枝干全氮、全磷、全钾和淀粉含量逐渐增加.在果实成熟后63 d,所有处理的软果率达到50%左右.CK、F1、F2、F3、F4的果实单粒质量比成熟期显著降低的时间分别为果实成熟后42、42、49、63、70 d.F2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始终最高,在果实成熟后77 d达到22.06%.综合果实品质和枝条营养积累情况,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黄河故道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阳光玫瑰葡萄挂树保鲜的适宜采收期为果实成熟后45 d左右(10月中旬),留果量为每3个新梢留 1 串果穗,即 6.25~7.50 t/hm2.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延迟采收 挂果量 果实品质 营养储藏 挂树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YOLOX模型的芝麻蒴果检测方法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密集条件下芝麻蒴果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YOLOX模型的芝麻蒴果检测定位方法(CE-YOLOX模型)。该模型以CSPDarknet-53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在路径聚合网络PANet中增加104×104大尺度特征层,增强对目标细粒度特征信息的获取;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获取目标重要的轮廓特征和空间位置信息;将传统的NMS替换为更有利于重叠目标检测的Soft-NMS算法来降低漏检情况。结果表明,在IoU阈值为0.5时,CE-YOLOX模型在全部测试集上的调和均值(F1)、召回率、平均精度分别为0.99、98.65%、99.71%,与原模型YOLOX相比,该模型分别提升了0.05、6.27个百分点、3.28个百分点。通过蒴果计数试验,CE-YOLOX模型计数准确率为96.84%,比YOLOX模型提高了5.28个百分点。改进后的模型CE-YOLOX适用于密集条件下芝麻蒴果检测。

关键词: 芝麻蒴果 果实检测 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算法 YOLOX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银花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国食品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金银花营养品质评价体系,对筛选和发掘金银花优异资源及金银花药食同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38份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和计算金银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通过概率分布建立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分标准.结果表明,138份参试材料的7种营养成分含量各有差异,变异系数为8.32%~71.23%.7种成分均受环境的影响,然而影响程度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木犀草苷与绿原酸和芦丁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木犀草素与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均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总黄酮与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木犀草素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PCA将7个营养组分指标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PC1包括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和木犀草素;PC2包括绿原酸和木犀草苷;PC3包括芦丁和总黄酮.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4.339%,23.930%和18.382%,累计贡献率为86.65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和金银花营养品质综合评分6级标准.利用评价体系对金银花资源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营养评价结果,为筛选营养品质最优的金银花材料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银花 营养品质 多元统计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评价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抗病毒病种质资源SSR分子标记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西瓜抗感病毒病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提高西瓜抗病毒病新品种选育效率.本试验从5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多态性高且稳定的引物,对51份抗感病毒病西瓜种质进行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分析,共获得187个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2个,多态率可达75%.供试西瓜种质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Ⅰ)分别为1.759 4、1.289 9、0.185 4、0.296 1.供试西瓜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的范围在0.50~0.94之间,遗传差异系数小,表明SSR分子标记能够区别遗传变异小的种质.以遗传系数0.78为界,UPGMA聚类可将51份供试西瓜种质分为5大类,抗病毒病型西瓜种质主要集中在第Ⅰ、Ⅱ、Ⅲ大类,感病型西瓜种质主要集中在第Ⅲ、Ⅳ、Ⅴ大类,野生抗病毒病西瓜种质均分布在第Ⅰ大类,表明抗病毒病型野生西瓜种质与其他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最远.Cophentic相关性检验的遗传相似性原始数据矩阵与UPGMA聚类结果矩阵相关系数值R为0.825,说明SSR分子标记能够准确地分析供试西瓜种质间的差异.供试抗病毒型西瓜种质的遗传多态性高于感病型西瓜种质,供试西瓜种质总体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要拓展西瓜抗病毒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需要加强遗传差异大的新种质的收集和利用.

关键词: 西瓜;遗传多样性;SSR;抗病毒病;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粒型油莎豆种质特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莎豆是中国一种新兴的油-粮兼用型经济作物,该研究以'豫油莎3号,(中长粒)、'豫油莎2号,(中圆粒)和'YYS-4'(大粒)3类代表性粒型种质为材料,对其单株状态下的主要形态学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和端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对油莎豆进行染色体数分析.结果表明:(1)3个油莎豆材料的产量三要素(分蘖、单粒重、单株粒数)间的差异极显著.其中,YYS-4单粒重(1.98 g)最大,分别是'豫油莎2号,(0.61 g)和'豫油莎3号,(0.37 g)的3.3倍和5.4倍;'豫油莎3号'的单株粒数(245)最多,分别是'豫油莎2号'和'YYS-4'的1.3倍和1.6倍;'豫油莎3号'分蘖数最多(29),分别是'豫油莎2号'和,YYS-4'的2.1倍和1.5倍.(2)3个油莎豆材料的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豫油莎2号'的油分含量(32.00%)最高,'豫油莎3号'的可溶性糖含量(21.30%)最高,'YYS-4'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最高.(3)'豫油莎2号'在3个材料中的叶片净光合效率(18.17 μmol·m-2·s-1)最高,且蒸腾速率相对较低,水分利用率最高.(4)3个材料的染色体数相同,均为156条,DAPI染色和端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的结果完全吻合.

关键词: 油莎豆 有丝分裂 染色体数 DAPI 端粒探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致敏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消费者宝贵的蛋白质来源,但却会在过敏个体中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引起死亡.目前,过敏反应尚缺乏准确的治疗方案,避免食用致敏食品是保障过敏患者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对食品中花生致敏蛋白的监测对于食品致敏性风险评估与监管尤为重要.该文分别从蛋白质和DNA水平对花生致敏蛋白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花生致敏蛋白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致敏蛋白 花生过敏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2,3-氧化鲨烯环化酶的研究进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萜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生物合成途径受到极大的关注,在植物中它们都是由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经过2,3-氧化鲨烯环化及羟基化和糖基化修饰产生,2,3-氧化鲨烯环化酶(OSC)催化底物环化生成三萜骨架是三萜结构多样和生物活性的基础.本综述对植物OSC基因的研究方法、克隆和功能鉴定、进化及酶结构和催化机制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植物三萜代谢途径解析,特别是OSC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最后,从酶挖掘、结构预测和定向进化三个方面展望了植物OSC今后的发展和突破.

关键词: 三萜 2,3-氧化鲨烯环化酶 研究进展 功能鉴定 酶结构 催化机制 定向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桑叶对湖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比例青贮桑叶对育肥湖羊生产性能、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60只平均体质量为(19.12±1.04)kg的健康湖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栏),每个重复8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以花生秧为唯一粗饲料的基础饲粮,Ⅱ、Ⅲ、Ⅳ组以青贮桑叶代替部分花生秧,青贮桑叶与花生秧的比例分别为15∶85、30∶70、45∶55.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料重比和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肌肉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分别较Ⅰ组显著降低17.14%、19.54%、16.57%和7.92%、9.50%、6.75%;Ⅲ、Ⅳ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较Ⅰ组显著升高9.31%、8.27%;Ⅲ组肌肉棕榈酸含量显著低于Ⅰ、Ⅱ、Ⅳ组;Ⅲ、Ⅳ组肌肉中a-亚麻酸、花生二烯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Ⅲ、Ⅳ组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较Ⅰ组显著降低6.00%、10.29%和7.03%;Ⅲ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Ⅳ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Ⅳ组湖羊背最长肌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青贮桑叶在不影响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情况下,可改善肉品质、提高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以补饲青贮桑叶30%时效果最优.

关键词: 青贮桑叶 湖羊 生产性能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咪唑烟酸对紫花苜蓿的安全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甲咪唑烟酸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安全性、品质及杂草防效的影响,以种植4年和10个月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紫花苜蓿刈割后10 d喷施不同浓度的甲咪唑烟酸,调查不同剂量下紫花苜蓿的安全性、品质指标和杂草防效.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7和14 d,100.8和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株高、鲜重(P < 0.05);药剂处理后28 d,100.8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鲜重抑制作用明显减轻,但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对紫花苜蓿的株高、鲜重、根瘤量仍有显著影响(P < 0.05),其中种植4年的紫花苜蓿根瘤量明显少于种植10个月的紫花苜蓿.药剂处理后28 d,86.4、100.8和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下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高于80%,但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 < 0.05).试验表明,甲咪唑烟酸86.4~100.8 g·hm?2剂量处理,对杂草的防效较好,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品质无不良影响并能显著提高产量,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甲咪唑烟酸;紫花苜蓿;株防效;鲜重防效;安全性;品质;根瘤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果蔬中嘧菌酯残留量检测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农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葱、姜、萝卜、萝卜叶、豇豆和甜瓜中嘧菌酯残留检测方法,分析5种果蔬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样品中嘧菌酯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分析5种果蔬中残留量差异,运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急性膳食摄入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葱、姜、萝卜、萝卜叶、豇豆和甜瓜中嘧菌酯残留量分别为<0.01、<0.01~0.14、<0.01、0.030~3.27、<0.01~0.028、<0.01~0.053 mg/kg,普通人群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是1.56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82.63%左右。葱、姜、萝卜、萝卜叶、豇豆和甜瓜中嘧菌酯的国家估算短期摄入量分别为0.000 0240、0.000 144、0.000 244、0.0134、0.000 188 6、0.001 995 mg/kg b.w.,占急性参考剂量百分比分别为0.12%、0.72%、1.22%、67%、0.943%和9.98%。[结论]按该试验的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时,最终残留量差异与作物种类相关,试验果蔬中嘧菌酯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关键词: 嘧菌酯 残留量检测 膳食摄入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