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基于SLAF-seq技术的树莓SNP位点开发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分析树莓群体的遗传进化关系,开发特异性SNP标记。选用23个栽培种树莓以用SLAF-seq技术测序,从树莓全基因组范围开发SNP位点,以黑树莓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电子酶切预测,筛选特异长度的DNA片断,构建SLAF-seq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式获得海量序列标签,利用软件分析比对,获得多态性SLAF标签,进而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对照水稻的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结果,双端比对效率为95.60%,酶切效率为93.52%,说明SLAF建库正常。通过测序共产生59.93 Mb的读长数据,测序质量值Q30平均为95.07%,所有样品GC含量均值为39.16%,GC含量普遍不高,说明达到测序要求。本研究共获得425402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共有121610个。获得749811个有效单核苷酸多态(SNP),利用这些SNP分析了23个树莓种质的群体结构与系统发生树。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可以高效地、低成本地开发出大量的可用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SNP标记。

关键词: 树莓 SLAF-seq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SNP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及绩效评价研究

现代商业 2018

摘要:当前管理会计已经取代核算会计,成为了财务工作者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现。对于国企数量较多,深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黑龙江省来说,如何从掌握的会计管理方法中找出规律,并且通过改革,提高会计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绩效评价价值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 黑龙江 管理会计 理论方法 绩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摸底排查与风险评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8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黑木耳质量安全情况,抽检了黑龙江省流通市场和生产基地黑木耳样品,摸底排查黑木耳消毒杀菌剂、除草剂、促生长剂使用情况,开展黑龙江省黑木耳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显示,除草剂在黑木耳中未检出,消毒杀菌剂多菌灵检出率为8.8%,杀虫剂仅检出烯酰吗啉,植物促生长剂有使用,但难以通过检测确认.总体看来,黑龙江省黑木耳安全程度较高.

关键词: 黑木耳 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杀菌剂 杀虫剂 促生长剂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械深耕的改土及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不合理耕作导致土壤结构性能恶化、土壤耕性变差,限制作物根系下扎、影响土壤生产潜力发挥。为了改善土壤耕层构造,该试验采用自主研发的改土机械ES-210型深松犁和前置式心土(亚表层)耕作犁进行深耕,以灭茬旋耕(常规耕作)为对照,进行大区耕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深松、亚表层耕作处理与对照相比,耕层土壤固相率分别降低1.6%~3.3%、2.8%~4.5%,液相、汽相相对增加,三相比更趋于合理化;打破犁底层,降低耕层土壤硬度,其中20~35 cm土层效果更为明显;耕层土壤有效水含量上升1.1%~1.2%、0.9%,束缚水(无效水)含量下降0.4%~1.1%、0.5%~0.9%。2)深松、亚表层耕作处理比对照根长增长,其中甜菜增长5.1%、2.9%,大豆增长11.5%、13.2%;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其中甜菜增加2.3%~4.1%、3.1%~4.8%,大豆增加7.8%~10.0%、10.4%~13.6%;3)深松、亚表层耕作处理与对照相比,其中甜菜增产8.5%、12.6%;大豆增产5.0%、6.1%;深松及亚表层耕作改土处理分别比对照增收1003.3、1454.4元/hm2,其中收益大小为亚表层耕作处理>深松处理>对照。可见,采用ES-210深松犁及心土耕作犁深耕改土,改变了土壤耕层构造,起到扩库增容的效果;改善了作物根系生长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为今后农业耕作机械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土壤 耕作 大豆 甜菜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基因型耐盐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强耐盐性粳稻品种长白10号(CB10)和盐敏感粳稻品种东农425(DN425)杂交得到RIL群体生育期一致的60份株系为试验材料,盐处理和正常(对照)条件下测定其开花期和完熟期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冠层温度、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片卷曲度、穗长、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单株穗重、茎部及叶部Na+、K+浓度共15个单项指标。以各单项指标耐盐系数作为评价水稻耐盐性依据,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盐相关性。结果表明,叶面卷曲度与叶长、单株有效穗数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16和r=0.902;聚类分析表明,盐胁迫下15个单项指标可转化为7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74.086%;通过聚类分析将60个基因型划分为3类。文章有效整合多项耐盐相关性状信息,准确反映水稻不同基因型盐害敏感程度,可为耐盐水稻资源筛选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

财经界(学术版) 2018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农业科技资源是农业发展中重要的部分,农业科技资源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论证,提出相应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技资源 农业经济发展 发展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水稻产业体系发展现状与思考

中国市场 2018

摘要:黑龙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跟地理位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几点建议;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展高科技的水稻产业,运用科学技术促进水稻品种的改良,依靠高科技让水稻从种到收全部实行机械化,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依靠深加工来为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 黑龙江 水稻产业 提质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肠道菌群特征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解析不同月龄民猪的肠道菌群特征及粗纤维对民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择5头体重为(100±7.24)kg的10月龄成年母猪(成年组)和(50±4.31)kg的6月龄青年母猪(青年组),青年组又分为正常饲喂组(5头)和添加粗纤维组(4头),采集同一时间、新鲜的粪便样品,提取总DNA,利用带标签的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 V4区,使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测序,通过计算Ace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及与已知数据库的比对,分析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在菌群多样性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3组均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螺旋菌门所占的比例最高,总计可达91%~92%,粗纤维的添加明显改变了青年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大幅提升了拟杆菌门所占的比例,降低了厚壁菌门和螺旋菌门所占的比例,使其菌群分布比例更接近成年个体;同时,粗纤维的添加也促进了肠道微生物内纤维杆菌属的增加。

关键词: 民猪 肠道微生物 粗纤维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中上游地区早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具有遗传变异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我国东北北部地区野生大豆分布广泛,但对该地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和育种利用相对滞后。本试验选用来自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生育期相近的30份野生大豆资源,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进行全生育期多性状抗旱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产量和株高反应敏感,生育期性状及百粒重反应钝感。对所得抗旱性度量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级别,其中I级(高度抗旱型) 2份(锦05017,C05038)、II级(中度抗旱型) 4份、III级(弱抗旱型) 12份、IV级(水分敏感型) 10份、V级(水分高度敏感型) 2份。抗旱性度量值(D)与营养生长期(V)、分枝数及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期(R)及R/V比值呈负相关,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营养生长期(V)相对较长、生殖生长期(R)相对较短、R/V较小的材料抗旱性较高。综上所述,根据多性状指标计算的抗旱性度量值(D)是评价野生大豆资源抗旱性的可靠指标。营养生长期、R/V、分枝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可作为野生大豆抗旱性评价的简便指标。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干旱胁迫 抗旱性鉴定 D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及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2018

摘要:2014和2015年分别以‘尤金’和‘克新13号’原种为供试材料,‘尤金’设置6,9和12穴/m~2播种密度及1或3个主茎/穴,‘克新13号’设置6,8和10穴/m~2播种密度及1或2个主茎/穴处理,研究密度及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每穴主茎数相同时,播种密度由6穴/m~2增加到10穴/m~2(‘克新13号’)或12穴/m~2(‘尤金’)时: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显著增加,比叶重(Specific leaf area,SLA)显著降低(P <0.05);单位面积播种穴数的增加仅显著增加了‘克新13号’单主茎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P <0.05)。播种穴数相同时,‘克新13号’随着每穴主茎数由1个增加到2个,6和8穴/m~2处理的株高显著增加,8穴/m~2的SLA显著降低(P <0.05);不同播种密度下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随每穴主茎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0.05);‘尤金’随着每穴主茎数由1个增加到3个时,各处理株高均显著增加,茎粗显著降低(P <0.05);且6穴/m~2处理和12穴/m~2处理LAI显著增加,SLA显著降低(P <0.05),9和12穴/m~2的总产量及12穴/m~2的商品薯产量随每穴主茎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0.05)。在试验条件下,6~8穴/m~2,2主茎/穴适于‘克新13号’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和商品薯产量,6穴/m~2,3主茎/穴适于‘尤金’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和商品薯产量。

关键词: 马铃薯 播种密度 主茎数 农艺性状 块茎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