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瓜黑星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进行了黄瓜黑星病的发生,病原菌分离培养,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测定,菌株保存及苗期接种扰病性鉴定方法的研究,为选育抗黑星病黄瓜新品种,提供了苗期人工接种的抗病性鉴定技术。


东北大豆丰产种质的拓宽与改良——Ⅰ.品种间杂交F_1代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大豆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应用东北地区4个主栽品种和两个国外品种为亲本,采用Griffing4双列杂交设计,对亲本及F_1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代主要产量性状有较高的正向杂种优势。文中探讨了配合力分析的目的。指出MSg/MSs是杂交组合后代性状选择早晚的一个重要遗传参数。产量一般配合力大的优良亲本为黑农33、MA1388和吉林20。产量高,特殊配合力大的最佳组合为黑农33×MA1388。


亚麻品种资源的聚类分析
《中国麻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欧氏聚类法,对“七·五”期间存入国家资源库的138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把全部材料分为7类,同时对亚麻的株高、出麻率、纤维强度、种子千粒重等四个重要性状进行单一性状的聚类。从而揭示了138份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分歧,为今后育种工作的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黑龙江省李子育种成就与展望
《北方园艺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育种成就黑龙江省李子育种工作开展较早,省浆果研究所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了李子品种选育研究,七十年代末,牡丹江农科所、省园艺研究所、东北农学院相继开展了该项研究。


大豆叶调位运动的研究——Ⅰ.大豆叶运动与叶面受光
《大豆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于大豆R_5时期,在晴天(f)和阴天(c)条件下,对大豆叶运动与叶面受光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各方位的叶数(%),晴天时,西和西南高于东和东北;阴天时,东西水平线以南各方位叶数(%)大致相近。还看出,不论晴阴天时,东西水平线以南高于以北。大豆叶片倾斜方向,主、副倾角,晴天时的叶数(%)正向>负向;阴天时,相反。大豆叶片倾斜角度,主、副倾角,晴天时,正向>负向,阴天时,相反。大豆叶面受光,晴天群体光照强度处于20~30KLx,阴天4~6KLx,多数未达光饱和状态。从叶片分布方位,叶片倾斜方向、角度和叶面受光关系看,在晴天时,由于太阳高度和位置变化,直射光多,主、副倾角正向角度大。为充分利用光能,大豆叶由东南向西南作调位运动。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叶枕中钾的含量增高时对叶片直立和扭曲起调节作用。


大豆生育阶段研究——Ⅱ.大豆鼓粒期长度遗传
《中国油料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选择大豆鼓粒期长度(SFP)不同的4个亲本配制8个组合,估测其F_1和F_2的6种SFP值。结果表明:同一组合不同SFP分级和同一分级不同组合的SFP杂种优势存在差异,F_1SFP的中亲优势率平均值为97.5%—99.5%。SFP遗传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无母体效应存在,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变异,F_2广义遗传力高于产量遗传力,可以作为育种后代选择指标,但在早期世代不宜采用。确定R_3—R_6为SFP时期,应用于高产育种的后代选择。


光照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了大豆食心虫幼虫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对滞育的影响。在该虫发育期间,室内室内25℃,湿度80%左右时,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则可不产生滞育;15小时以下则全部滞育。本研究解决了室内连续多代饲养和为试验提供虫源的方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