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马铃薯种质资源内无PSTV材料鉴定初报
《作物品种资源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Y)是引起马铃薯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使马铃薯减产高达60%。[1]PSTV不仪能通过接触传播,还可经实生种子从亲代传给子代[2][3]。因此,应用带有PSTV的材料做亲本,就会加速其在育种体系内的传播蔓延。1988~1989


亚麻纤维发育规律的研究
《中国麻作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课题是对亚麻纤维的发生、发育规律及不同部位纤维分布的解剖学研究。亚麻纤维细胞是从皮层薄壁组织最内层——长生锥里的输导束鞘内分化出来的,它们成束存在,呈环状分布于皮层中。一个纤维束一般有13~20个单纤维由果胶质紧密粘接在一起。茎的周围有20~40根纤维束组成密度不同的环。纤维束依靠从一个束过渡到另一个束的一些单纤维彼此相互连接,形成坚固完整的纤维网。将纤维层同木质部分离后,可得到完整的带状纤维,即工艺纤维。亚麻纤维形成发育规律分为:纤维细胞形成积累、细胞壁增厚、纤维细胞成熟三个阶段。亚麻茎的中部(20~80节)纤维含量高,质量好,是构成高产优质纤维的主要部分。直径1.0~1.5毫米长麻率最高,质量最优。


介绍一种有柄玻璃针的简易制做方法
《植物保护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我们在进行农业螨类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制做了一种有柄玻璃针,用以粘取体小柔软螨类,最为适宜。这种针针尖比头发的二分之一还细,针体柔软,不易折,经过使用,以该针粘取螨类,对螨的外骨骼不易损伤,而且容易操作,使用方便,克服了以往使用毛发太软,不易控制的缺点,也克服钢针过硬,易损伤螨类外骨骼。 制作方法 将酒精喷灯预热点燃,用钢锉将直径5mm玻璃截成8cm长,两端缠上纱布,以免玻璃棒受热后烫手,双手捏住,把玻


水稻新品种合江23的选育报告
《作物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品种来源合江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75年以台江20为母本,松前为父本杂交配组,1976~1980年进行培育选拔,1981~1982年在所内进行产量鉴定,1983~1984年在全省20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1985年省内5个点进行生产试验,它具有稳产、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1986年经省农


松嫩平原大豆主产区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及大面积开发研究通过鉴定
《大豆科学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课题是农牧渔业部农业区域综合性技术研究(农07—1)的子项(07—1—1),1986~1990年在吉林、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大豆主产区进行了大豆大面积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由吉林农科院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共同主持,吉林综合所、大豆所、黑龙江农科院栽培所、嫩江所和安达所参加共同完成。被评为1991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按着生态区域确定大豆亩产180~200公斤和150~175公斤南北两个不同指标的产


韩国水稻品种演变及现状
《世界农业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一、水稻品种演变 韩国水稻栽培品种的演变,按不同历史阶段共分7个时期: 1.农家品种时期(191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的农家品种有多多租、麦租、老人租和赵同知等;在南部地区栽培的农家品种有米租、救荒租、车租、南租、倭租、荒租、豆租、正金租、晚租和正租等;在北部地区栽培的农家品种有大邱租、龙川租、宣川租、豚租、冷租和延安租等。这些农家品种的共同


稻瘟病普遍率与严重度关系初步探讨
《植物保护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对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的观察和盔栽接种试验,获得92组叶稻瘟和80组穗颈稻瘟普遍率和严重度间对应关系的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分析了叶瘟和穗颈瘟普遍率与严重度之间的关系(I-S)。结果表明:叶瘟I-S关系和穗颈瘟I-S关系均可用直线方程描述,其直线回归方程为:叶瘟:SL=-1.104+0.455IL(SL,IL——叶瘟严重度和普遍率)穗颈瘟:SE=-3.717+0.737IE(SE,IE——穗颈瘟严重度和普遍率)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对稻瘟病 I-S 关系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叶稻瘟 穗颈稻瘟 普遍率与严重度关系(I-S 关系)


高产优质粳稻龙粳3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龙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1980~1982年以合江21号/雄基9号//合江16号///滨旭的组合方式复合杂交,1983年接种其复交后F_1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1991年示范面积达3.12万公顷,1992年2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粳3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早熟。该品种生育日数,插秧为127~130天,直播为105~110天。在插秧条件下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