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晚熟优质梨新品种蜜玉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蜜玉是以蜜梨为母本、黄冠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晚熟优质梨新品种.树势强,树姿开张,1年生枝条向阳面颜色为黄褐色.嫩叶颜色黄绿色,成熟叶片卵圆形,叶缘锐锯齿状.每个花序的花朵数为5~7枚,花瓣粉红色,柱头高于花药,花药紫红色.果实圆形,果面金黄,平均单果质量258.42 g,果心小.果肉白色,质地细腻松脆,多汁,风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4.0%,鲜食品质上等.果实耐贮藏,冷藏条件下可贮藏180d以上.在河北昌黎地区(E118°45′~119°20′,N39°22′~39°48')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50d左右.萌芽率高、成枝力强,花芽较易形成,早果丰产性好,适宜纺锤形或圆柱形栽培.蜜玉可在河北省梨产区及与此生态类型相似的地区种植推广.

关键词: 新品种 蜜玉 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类钙调素TaCML8-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小麦抗逆基因,研究类钙调素基因在植物抗逆反应的分子机制,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的方法克隆小麦类钙调素基因TaCML8-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的CDS区全长为519 bp,编码172个氨基酸,包含PTZ00184和FRQ1超家族,含有4个EF-hand结构域,其中包含4个钙离子结合位点;编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8.31 ku,等电点为4.54,属于酸性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aCML8-A蛋白质在细胞核和细胞膜中均有分布.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TaCML8-A与水稻OsCML14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79.17%.qRT-PCR结果显示,在盐、渗透和冷胁迫处理中,TaCML8-A基因在小麦地上部分和根中的表达均上升,表明植物可能通过提高TaCML8-A基因的表达来响应盐、渗透和冷胁迫;热激时TaCML8-A基因在根和地上部分分别受到诱导和抑制,从而发挥不同的功能.从小麦中成功克隆出类钙调素基因TaCML8-A,并进行表达分析,初步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植物的非生物胁迫,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关键词: 小麦;类钙调素;EF-hand结构域;基因克隆;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土壤微生物是维持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功能的关键要素,也是指示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指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地围封、刈割、放牧和开垦4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了解草地利用方式对草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全碳(TC)、全氮(TN)含量分别降低了41.45%和45.08%,电导率(EC)、速效磷(AP)分别增加了371.93%和139.40%;农田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受碳、氮限制.2)?刈割草地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及微生物群落PLFA量显著高于围封草地、放牧草地和农田.3)将4种利用方式综合分析可知,TC、TN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G+菌、G?菌及微生物群落PLFA量正相关,与AP、pH、EC负相关.因此,草地开垦为农田造成土壤碳、氮养分流失,进而降低微生物群落PLFA量;综合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考虑,不建议呼伦贝尔草地开垦为农田使用.

关键词: 刈割;开垦;放牧;围封;PLFA;土壤理化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直立叶突变体MtHS29的转录组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小麦叶片直立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快中子辐射诱变获得的小麦直立叶突变体MtHS29及其野生型衡S29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分析挖掘与MtHS29叶片直立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突变体MtHS29的叶片相较于野生型衡S29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旗叶和倒二叶的叶枕、叶舌和叶耳全都缺失,叶片呈直立向上生长的状态.突变体MtHS29和野生型衡S29倒二叶、倒三叶和倒四叶的叶枕部位存在共同差异表达基因1567个,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的生物合成、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以及氨基酸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细胞壁松弛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合成相关基因、参与调控叶舌形成和叶夹角大小的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合成或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以及多个参与植物器官形态建成调控相关基因在突变体MtHS29中差异表达,与叶枕处近、远轴面细胞分裂和伸展活动减弱,以及突变体叶舌、叶耳和叶枕等结构的缺失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小麦株型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也为阐明小麦直立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突变体 转录组分析 叶片直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光受体隐花色素Ffcry基因的鉴定及其表达模式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照对金针菇生长发育及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光受体隐花色素(cryptochrome)是响应光信号的主要受体之一。本研究首先鉴定了黄色金针菇FL19隐花色素基因Ffcry的基因和蛋白结构,并对其启动子中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其中包含有3个光响应元件。进一步对Ffcry基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Ffcry基因在蓝光下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暗以及其他波长的光照条件;蓝光强度则在光通量为10μmol/(m~2·s)时Ffcry表达量最高,且Ffcry在蓝光照射20 min后逐渐上调表达,在180 min后表达量趋于稳定。最后,检测金针菇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发现,Ffcry基因在幼菇期菌盖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伸长期菌盖和成熟期菌盖。该研究为后续研究隐花色素的分子功能以及深入揭示金针菇的光形态建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隐花色素 金针菇 启动子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细菌种群(太岁组织)结构关键因素的研究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了太岁取样部位和DNA提取前处理2个因素对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并获知真实的优势菌群信息.对表里部位重复取样样品,施加水浸提、热溶解与微孔过滤组合成的3种前处理,提取的DNA用Miseq平台测序,挖掘出共有、占比高、有最高丰度OTU支撑的菌群.发现太岁中细菌种类丰富,大部分是杂菌,由表至内,多数类群不明原因消失,多样性和丰度降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显著升高;其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和鞘脂菌属(Sphingobium)为共有优势属;3种前处理方法获得的菌群结构近似,以内部组织直接热溶解过膜法为最优,其假单胞菌属占比达48.32%.

关键词: 太岁 细菌 组织前处理 DNA提取 菌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储藏时间影响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灌溉效应

核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溉对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报道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检测蛋白质理化特性时籽粒储藏时间长短有关.为明确灌溉效应受籽粒储藏时间的影响,进一步明确灌溉对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将3种灌溉处理水平的衡4399小麦籽粒在室温条件下储藏120 d,每30 d取样一次,用布勒磨磨制小麦粉(出粉率为66%~71%),检测面粉的蛋白质数量属性、质量属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灌溉和储藏时间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配对T检验显示,面粉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随灌溉量及频次的增加分别相对降低6%和14%;沉降指数、面团稳定时间和面团最大拉伸阻力随灌溉量及频次的增加分别相对增加15%、33%和9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储藏时间影响了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及其储能模量值、面团吸水率和拉伸长度的灌溉效应.储藏2~3个月后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指标逐渐趋于稳定.籽粒储藏时间影响小麦蛋白质理化特性的灌溉效应,籽粒收获后至少储藏90 d再检测才能客观反映灌溉效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灌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规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灌溉效应 储藏时间 蛋白质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CC-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及在霜霉病和白粉病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黄瓜全基因组的CC-NBS-LRR(CNL)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深入研究CNL基因家族在黄瓜生长、发育和病害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拟南芥CNL为参考序列,利用本地Per1语言和Pfam等软件检索黄瓜'9930'基因组并确定黄瓜CNL基因家族成员.通过ExPASy、GSDS2.0、MEGA、MEME、Tbtools、Mev等工具对黄瓜CNL家族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转录组数据库、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白粉病菌(Podosphaera xanthii)接种处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类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从黄瓜全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7个Cs CNL,这些基因分布在除1号染色体外的6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与其他植物CNL结构相似,均含有CC、NBS和LRR保守结构域,蛋白质大小介于197-1 148 aa,分子量在22.6-131.3 kD,等电点在5.71-8.38.共线性分析表明其中不存在片段重复和串联重复基因,多物种系统进化关系表明,CsCNL基因家族成员在葫芦科植物之间具有较高的结构和功能相似性.Cs CNL启动子中存在多种与抗病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Cs CNL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接种霜霉病菌2d和5d后,Csa 3G815400、Csa3G822360和Csa7G420890在抗性品种中均显著上调表达,Csa4G015850在抗性品种中下调表达,在敏感品种中显著性表现不一;在接种白粉病菌2d和5d后,Csa2G008000和Csa 3G684170在敏感品种中显著上调表达,在抗性品种中显著下调表达;Csa4G016360、Csa7G420890和Csa7G425940在抗性品种中显著上调表达,在敏感品种中表达量无变化或显著下调.[结论]CsCNL家族成员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并且多数基因能够响应霜霉病菌和白粉病菌的胁迫.推测Csa 3G815400,Csa 3G822360和Csa7G420890表达量增加,Csa4G015850表达量减少可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霜霉病抗病反应;Csa4G016360、Csa7G420890和Csa7G425940表达量增加,Csa2G008000和Csa3G684170表达量减少可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白粉病抗病反应;而Csa7G420890表达量的增加能同时诱发抗病黄瓜品种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病反应.

关键词: 黄瓜 CC-NBS-LRR(CNL) 霜霉病 白粉病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生物技术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干旱胁迫下多种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为马铃薯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马铃薯抗旱育种提供种质资源.采用12份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各品种整株内4种渗透调节物质和3种抗氧化酶指标,结合相关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2份不同基因型马铃薯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品种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但各种指标在不同品种中的变化幅度呈显著性差异.生理指标与综合抗旱指数的密切程度顺序为:叶绿素>CAT活性>丙二醛>SOD活性>可溶性糖>POD活性.通过综合评价得到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为135、SOLARA、TACNA和克新23号,抗旱性中等的马铃薯品种为16、费乌瑞它、F8、P、VITESSE和ZORA,抗旱性差的马铃薯品种为SOSNA和冀张14号.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毛虫赤眼蜂对高粱害虫的防效及生态经济效益评估

应用昆虫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高粱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饲用、制糖及酿酒用作物,其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推广非常有限。本研究连续2年在河北省衡水高粱种植区,开展了利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Matsumura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的试验示范,以期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高粱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经济和可靠的害虫防治手段。【方法】赤眼蜂防治试验和化学防治试验分别在两个村子的高粱田内进行。通过统计植株被害率、田间捕食性天敌的丰度及高粱产量等参数,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进一步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结果】赤眼蜂防治在减轻植株被害率和提高田间捕食性天敌丰度等方面优于化学防治,同时也实现了高粱的增产增收。与化学防治相比,2019年,赤眼蜂防治显著降低了高粱叶片被害率,田间捕食性天敌的丰度提高了3.96倍,产量略有提高,害虫防治成本相对更低,差额净收入增加了305.47元/hm~2;2020年,赤眼蜂防治显著降低了高粱穗部被害率,田间捕食性天敌的丰度提高了2.66倍,产量增加了1 392.5 kg/hm~2,单位面积防治成本虽略有增高,但综合起来,差额净收入却增加了3 644.05元/hm~2(19.90%),增收效果显著。【结论】与化学防治相比,松毛虫赤眼蜂不仅防治害虫效果更好,而且增加了田间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天敌的丰度,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高粱害虫是一种可行、高效并极具竞争力的生物防治手段,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卵寄生蜂 生物防治 捕食者丰度 成本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