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巴西菇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探
《中国食用菌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小鼠S180移植瘤实验研究了巴西菇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中性红法)、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检测(MTT法)、体外抑杀肿瘤细胞(MTT法)以及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等试验初步探讨了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巴西菇子实体中提取的麦角甾醇在剂量10 mg.kg-1.d-1、50mg.kg-1.d-1和100 mg.kg-1.d-1时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2.75%、76.61%和79.18%,说明麦角甾醇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在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麦角甾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没有剂量依赖趋势,说明其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无明显促进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增强免疫来发挥抑瘤活性的;麦角甾醇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其抑瘤活性也不是通过细胞毒作用来发挥的;在CAM实验中,麦角甾醇与相同剂量(5μg.mL-1)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相比,表现出了更强的抑制血管生长的作用(抑制率63.46%),剂量加大(50μg.mL-1)后,其抑制作用更进一步提高到了78.78%,这说明麦角甾醇能够强烈地抑制血管生长,它的抗肿瘤活性很有可能是通过这一机理来发挥作用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橙机械榨汁和手工榨汁香气成分的比较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手工榨汁和机械榨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51和54种挥发性成分,机械榨汁中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高于手工榨汁.通过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法(GC-O)分析,发现两种橙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31种和29种,机械榨汁中香气强度较高的是丁酸乙酯、辛醛、芳樟醇和癸醛,手工榨汁中香气强度最高的是柠檬烯和芳樟醇.气味轮廓分析发现机械榨汁的橘香最强.手工榨汁的花香最强.机械榨汁除脂肪味外,其他类香气均高于手工榨汁.榨汁这一工艺过程对橙汁的香气有所改变,辛醛和橙香醛这些具有橘香气味的物质含量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辣椒杂志 》 2011
摘要:收集湖北地方辣椒资源50份,进行了株高、始花节位、采收天数、单果质量、果实VC含量、果实辣椒素含量、果形、辣味、熟性等9个生物学性状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总的规律是灯笼形>锥形>羊角形>指形;多数长圆锥形或羊角形辣椒辣味较浓;辣椒品种的生育期就海拔高度而言,海拔越高,生育期越短。通过对株高、始花节数和采收天数3个主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发现这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可达全部信息的82.15%,从而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多个性状综合成相关性很小的性状群,有利于加大辣椒目标性状选择的针对性,提高选择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传性病害的防治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土传性病害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通常侵染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对植物土传性病害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与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