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巴西菇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探

中国食用菌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小鼠S180移植瘤实验研究了巴西菇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中性红法)、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检测(MTT法)、体外抑杀肿瘤细胞(MTT法)以及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等试验初步探讨了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巴西菇子实体中提取的麦角甾醇在剂量10 mg.kg-1.d-1、50mg.kg-1.d-1和100 mg.kg-1.d-1时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62.75%、76.61%和79.18%,说明麦角甾醇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在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麦角甾醇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没有剂量依赖趋势,说明其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脾淋巴细胞增殖均无明显促进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增强免疫来发挥抑瘤活性的;麦角甾醇体外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其抑瘤活性也不是通过细胞毒作用来发挥的;在CAM实验中,麦角甾醇与相同剂量(5μg.mL-1)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相比,表现出了更强的抑制血管生长的作用(抑制率63.46%),剂量加大(50μg.mL-1)后,其抑制作用更进一步提高到了78.78%,这说明麦角甾醇能够强烈地抑制血管生长,它的抗肿瘤活性很有可能是通过这一机理来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 巴西菇 麦角甾醇 抗肿瘤活性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编号为WS-23883,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其产物进行提取精制及制备液相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化合物。生测表明,在20μg/mL浓度下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达100%。根据活性产物紫外吸收光谱,可判断其为一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质谱分析表明,活性化合物分子质量约667 u,据此判断其为一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关键词: 多烯大环内酯 抗生素 化合物 纯化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橙机械榨汁和手工榨汁香气成分的比较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对手工榨汁和机械榨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51和54种挥发性成分,机械榨汁中挥发性物质的总峰面积高于手工榨汁.通过气相色谱-嗅觉检测法(GC-O)分析,发现两种橙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31种和29种,机械榨汁中香气强度较高的是丁酸乙酯、辛醛、芳樟醇和癸醛,手工榨汁中香气强度最高的是柠檬烯和芳樟醇.气味轮廓分析发现机械榨汁的橘香最强.手工榨汁的花香最强.机械榨汁除脂肪味外,其他类香气均高于手工榨汁.榨汁这一工艺过程对橙汁的香气有所改变,辛醛和橙香醛这些具有橘香气味的物质含量增加.

关键词: 锦橙 香气 手工榨汁 机械榨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辣椒种质资源鉴定及应用评价

辣椒杂志 2011

摘要:对从国外引进的24份辣椒抗病材料进行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疫病的抗病性鉴定,并调查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来自莫桑比克的P1,墨西哥的P6,泰国的P13、P14及韩国的P17、P24辣椒苗期兼抗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疫病,但P1、P17的田间抗性表现与苗期不一致;24份引进辣椒材料的生长势、坐果性、果形及果色等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根据综合表现,泰国的P14、韩国的P24可直接用于育种工作,其他材料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改良。

关键词: 国外辣椒 种质资源 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辣椒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辣椒杂志 2011

摘要:收集湖北地方辣椒资源50份,进行了株高、始花节位、采收天数、单果质量、果实VC含量、果实辣椒素含量、果形、辣味、熟性等9个生物学性状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总的规律是灯笼形>锥形>羊角形>指形;多数长圆锥形或羊角形辣椒辣味较浓;辣椒品种的生育期就海拔高度而言,海拔越高,生育期越短。通过对株高、始花节数和采收天数3个主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发现这3个主因子方差贡献可达全部信息的82.15%,从而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多个性状综合成相关性很小的性状群,有利于加大辣椒目标性状选择的针对性,提高选择效率。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鉴定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贝母的历史沿革

新农民(上半月) 20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传性病害的防治策略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土传性病害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通常侵染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对植物土传性病害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与讨论。

关键词: 土传性病害 可持续性发展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蛹油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北方蚕业 2011

摘要:蚕蛹油脂含量丰富,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并进一步提取不饱和脂肪酸以及α-亚麻酸的工艺研究概况。蚕蛹油功能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改进,对蚕蛹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蚕蛹油 不饱和脂肪酸 α-亚麻酸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剂噻嗪·哒螨灵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OV-101固定相色谱柱,邻苯二甲酸双环己酯为内标物,用FID检测器对噻嗪·哒螨灵混配制剂中2种组分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噻嗪·哒螨灵混配制剂中2种组分与杂质得到了有效分离,噻嗪酮和哒螨灵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17、0.128;变异系数分别为1.11%、1.26%;回收率分别为99.54%~101.36%、99.17%~101.64%;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3。

关键词: 噻嗪酮 哒螨灵 气相色谱 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环境保险发展的可行性与经营模式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实行农业环境保险是一种约束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境危害行为的有益制度性安排。在对美国较成熟的两种农业环境保险产品及其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论证了农业保险在我国农业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可行性;结合中国国情,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环境保险制度变迁路径,设计了我国农业环境保险经营模式的基本方案,并构建了经营模式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农业环境保险 经营模式 绿箱政策 制度变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