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莆田豆梨GPX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采用同源克隆RT-PCR结合RACE技术,从福建省地方梨种质资源莆田豆梨中克隆出GPX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离克隆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克隆得到福建省地方种质资源莆田豆梨GPX基因932bp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的5′端和3′端的非编码序列长度分别为204bp和221bp,开放阅读框为507bp,编码16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苹果、柑橘、龙眼、荔枝的同源性90%以上。GPX基因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为JQ011278。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PX蛋白的分子量是20 083.0Da,理论等电点pI 5.61,是不具跨膜结构域的亲水性胞质蛋白,不具有信号肽,细胞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上,有1个区域最有可能形成卷曲螺旋,由26.58%的a螺旋,19.26%的延伸链和54.16%的不规则卷曲组成,磷酸化位点有12个。此外,还对GPX酶分子三维立体结构等进行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 地方种质资源 豆梨 GPX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鲜叶萎凋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

茶叶学报 2015

摘要:萎凋是影响白茶、红茶和乌龙茶风味品质的重要工序。本文选用10份茶树品种春茶新梢的一芽二、三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为供试材料,在控温控湿(20~22℃、RH 35%~45%)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萎凋程度茶鲜叶的游离氨基酸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茶样可按嫩度划分为两个类群,且在萎凋过程中均有按鲜叶减重率(0%、15%、30%、45%、60%)区分倾向,而使之区分的游离氨基酸特征组分主要有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随着萎凋程度(鲜叶减重率)的加重,尤其是在减重率30%以后,一芽二、三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茶样在二维空间的分布渐趋离散,即不同品种茶样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模式愈加多样。茶鲜叶各游离氨基酸在萎凋过程中的组分变化差异明显,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茶氨酸含量逐渐减少。该研究结果可为基于萎凋工艺的茶叶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鲜叶 萎凋 游离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果实色泽与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研究李果果皮、果肉色泽与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以14个李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果皮、果肉色泽(LCH0色空间),果皮、果肉中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不同品种果皮、果肉色泽及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间的差异;分析色泽与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皮、果肉色泽的色调角(H0)所显示的颜色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作为指示色泽的重要指标;果皮、果肉中富含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不同品种间三者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亮度(L)与果皮、果肉中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且果肉色泽的色调角(H0)亦与二者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饱和度(C)与之没有明显相关性;三者与类黄酮含量均没有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色泽 花色素苷 类黄酮 类胡萝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5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仪器设备特点、当前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促进农业科研院所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农业 科研院所 实验室 仪器设备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期对圆叶决明和百喜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为确定长汀及周边地区春季牧草最佳播种期,研究气候变化对圆叶决明和百喜草产量及水土保持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播种时间(3月5日、4月12日、5月5日、6月11)对圆叶决明和百喜草出苗期、出苗率、覆盖度、株高及产草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圆叶决明和百喜草的出苗期缩短,出苗率升高;不同播种时间处理,两草种均能正常越夏,覆盖度在生长前期略低,生长中后期覆盖度有所提升并保持稳定。圆叶决明和百喜草株高在不同播种期试验中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在5月播种株高达最大值,与其余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圆叶决明5月播种鲜草产量显著高于3、4月播种产量,百喜草5月鲜草产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综合分析得出,5月份播种,圆叶决明和百喜草生长状况均表现较好,出苗率高,苗期生长整齐,后期覆盖度更加稳定,株高及产量也均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 播种期 圆叶决明 百喜草 产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新组合赣优810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赣优810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赣优810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永泰县中制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赣优810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添加剂和益生素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福建畜牧兽医 2015

摘要:益生素和中草药添加剂是高效、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新一代绿色添加剂,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在养猪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论述益生素和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协同作用及使用时的注意问题,以期为益生素和中草药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上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益生素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条件对海洋尾丝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海洋尾丝虫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种群动力学规律,初步探讨不同温度(4,12,20,28,32℃)及不同培养液条件(虾肉浸出液、麦粒浸出液、牛肉浸膏培养液和酵母浸膏培养液)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4℃时繁殖速度慢,经历长时间(9 d左右)的停滞期进入增长期;12℃时不同培养液中的最大种群密度表现为:酵母浸膏培养液>牛肉浸膏培养液>虾肉浸出液>麦粒浸出液;20℃则表现为:牛肉浸膏培养液>酵母浸膏培养液>麦粒浸出液>虾肉浸出液.结果表明,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培养液适用于短期种群的快速扩大培养,虾肉及麦粒浸出液适用于实验室保种.20℃是海洋尾丝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而12℃的虫体种群密度稳定期维持较久.研究结果提供了实验室培养和保存海洋尾丝虫的方法,并为海水养殖动物的海洋尾丝虫病研究提供了实验生态学数据.

关键词: 海洋尾丝虫 种群密度 种群增长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

养殖与饲料 2015

摘要:山羊同期发情技术与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紧密结合,为山羊育种、品种改良及山羊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就前列腺素(PGF2a)、阴道栓(CIDR)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等不同激素的单一或不同组合处理方案对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季节的同期发情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此项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山羊 同期发情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相关酶研究进展

茶叶学报 2015

摘要:萜烯类化合物与茶叶香气品质密切相关,茶叶中橙花醇、芳樟醇、橙花叔醇、α-法尼醇、α-紫罗兰酮、茶螺烯酮、石竹烯、古巴烯、柏木醇等萜烯类香气物质通过MVA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MEP途径(2-C-甲基-D-藓糖醇-4-磷酸途径)合成,调节机制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的品质。本文综述了茶叶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研究进展,探讨该代谢途径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茶叶香气 萜烯类化合物 代谢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