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648条记录
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肉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重为(270.74±26.24)kg的健康平凉红牛(阉牛)9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L组)、20 g/(d·头)(H组)牛至精油.饲喂584 d(预试期14 d,正试期570 d)后屠宰.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宰前活重、净肉重、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ON组(P<0.05),L组的皮下脂肪厚度和H组的胴体胸深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L组和H组的平均日增重较CON组分别提高了16.07%、21.43%.2)试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ON组(P<0.05),L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显著高于CON组(P<0.05).3)试验组的肌肉pH45 min、pH24 h、剪切力显著低于CON组(P<0.05);L组的大理石花纹评分和H组的熟肉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H组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CON组(P<0.05).4)对于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试验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CON组和L组的C8:0、C13:0、C20:2含量显著低于H组(P<0.05),试验组的C18:0和C18:1n9c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L组和H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较CON组分别提高了16.67%和33.33%.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提高平凉红牛的生长性能及产肉量,改善牛肉品质,改变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提升机体的健康状态.

关键词: 牛至精油;平凉红牛;生长性能;血液生理指标;肉品质;肌肉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病新病原-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植物病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3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日光温室中的西葫芦发生了严重的根腐和茎基腐,部分棚室病株率达50%,从病根和病茎上分离得到拟漆斑菌属真菌3株,病株分出率27.3%。采用胚根和茎基部接种法测定了菌株FG-62对西葫芦的致病性:茎基部接种后27 d,植株开始出现凋萎;接种后40 d,两种接种法的西葫芦苗均呈现严重根腐和茎基腐症状,茎基部接种的西葫芦凋萎株率达30%;从病根和病茎上均可再分离出原接种菌。菌株FG-62在PDA平板上25℃培养14 d,产生大量墨绿色至黑色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黑色,单胞,杆状或腰鼓状,两端钝圆,大小为(7.04~9.15)μm×(1.97~2.46)μm,聚集的分生孢子呈黑色。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FG-62(GenBank登录号MK252098)的rDNA-ITS序列与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分离物E-469 (GenBank登录号KY582183.1)和CBS 357.89(源自模式材料,GenBank登录号NR145077.1)的序列相似性分别达99.65%和96.83%。依据病原菌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将其鉴定为露湿拟漆斑菌P.roridum(Basionym:Myrothecium roridum)。这是露湿拟漆斑菌引起西葫芦根腐和茎基腐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西葫芦 根腐 茎基腐 露湿拟漆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梨新品种甘梨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梨2号是以四百目梨为母本、早酥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黄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55 g;果面光洁,果点中密、明显;果肉乳白色,肉质细、酥脆,石细胞少,汁液多,酸甜适口,具清香;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4%~13.1%,可溶性糖含量8.8%,可滴定酸含量0.24%,果肉维生素C含量5.4 mg·100g-1,品质优良。该品种树势中庸,萌芽力高,成枝力低,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连续结果能力强。在甘肃景泰地区8月中旬成熟,货架期20 d,冷藏条件下可贮藏4个月。适宜在我国西北、华北等梨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新品种 甘梨2号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芹菜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菌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省定西市芹菜叶斑病的病原,开展了病原菌分离、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初步筛选了该病原菌的生防菌.确定病原菌Q1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该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玉米粉和硝酸钾,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25℃;该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体生长,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菌丝体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均为55℃处理10 min.采用对峙法测定了蜡样芽胞杆菌(4-2-1)、贝莱斯芽孢杆菌(F3A)、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2-1)、解淀粉芽孢杆菌(SL1)及荧光假单胞菌(YG)5种生防细菌菌株对芹菜叶斑病菌Q1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这5株生防菌对Q1菌株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抑菌率最高,达到69.80%.首次明确了定西市芹菜叶斑病是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引起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L1)具有生防潜力,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芹菜链格孢叶斑类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芹菜;细极链格孢;生物学特性;生防菌;多基因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新品种陇蜜10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蜜10号桃是以筑波84号桃为母本、早油118为父本,通过杂交培育出的早熟普通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缝合线浅,梗洼中深,两半对称;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80 g,最大单果质量260 g;果面茸毛少,成熟时底色绿白,全面着鲜红色晕;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细,汁液多,风味浓甜,黏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3.5%~15.2%,可溶性糖9.8%,可滴定酸0.23%,维生素C 3.69 mg·100 g-1,品质优良;花蔷薇形,浅粉红色,有花粉;在兰州市安宁地区,一般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盛花,果实7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5 d左右。

关键词: 新品种 陇蜜10号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防治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是由多种因素及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系统性呼吸道疾病,在肉牛断奶、运输、混群等饲养过程中常见,是一种危害养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该病发病情况复杂、治疗方案多样,在日常肉牛繁育生产过程中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现从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学鉴定及分析、临床症状、诊断与检测方法、环境因素改变后的预防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牛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病原微生物 症状与诊断 预防与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青稞根腐病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于2016年6—9月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苗期及成株期青稞上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集19份根腐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分布广泛,发病率较高,为10%~20%;发病植株长势弱、发黄,茎基部缢缩腐烂,穗白粒瘪,茎秆发褐或黑红;19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得到93株病原菌菌株,其中73株为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9株为木贼镰孢F. equiseti,11株为锐顶镰孢F. acuminatum;木贼镰孢的绝对病情指数最强,为79.43,燕麦镰孢次之,为50.90,锐顶镰孢最弱,为23.70,各病原种间及种内致病性差异显著。根据分离率及各病原菌致病性综合确定燕麦镰孢为青海省青稞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

关键词: 青稞 根腐病 燕麦镰孢 致病性 病原菌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剪掉倒三叶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倒三叶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2016—2017年抽穗期对啤酒大麦甘啤6号进行了剪叶处理,分析减掉倒三叶对啤酒大麦地上部干质量、产量、籽粒品质及酿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剪掉倒三叶降低了倒四叶、穗下茎节、总茎节干质量,增加了旗叶、倒二叶干质量及二者的叶鞘干质量、穗质量、千粒质量以及籽粒产量,其中,2017年产量显著增加10.7%;剪掉倒三叶增加了单穗顶部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2017年)、筛选率,显著降低了中部和顶部瘦秕率,改善了啤酒大麦籽粒品质,其中顶部蛋白质含量增加8.3%(2017年),顶部瘦秕率显著降低22.2%~37.5%;剪掉倒三叶显著降低了β-葡聚糖含量、糖化时间(2017年)、色度,显著增加了糖化力、可溶性氮含量、库值,改善了啤酒大麦酿造品质,β-葡聚糖含量降幅为23.6%~32.6%,糖化力增幅为16.3%~18.1%,可溶性氮含量增幅为16.1%~22.0%。综上,在啤酒大麦栽培管理中,可通过剪掉倒三叶促进旗叶、倒二叶的生长,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加籽粒产量;同时,通过剪掉倒三叶增加单穗顶部籽粒蛋白质含量、糖化力、可溶性氮含量,降低瘦秕率、β-葡聚糖含量、糖化时间、色度,改善啤酒大麦品质。

关键词: 啤酒大麦 减掉倒三叶 产量 籽粒品质 酿造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玉米秸秆黄贮与甜菜块根组合效应

草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玉米(Zea mays)秸秆黄贮与甜菜(Beta vulgaris)块根的体外发酵组合效应,本研究将玉米秸秆黄贮与甜菜块根以100?0 (T1)、80?20 (T2)、60?40 (T3)、50?50 (T4)、40?60 (T5)、20?80 (T6)、0?100 (T7)的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其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总产气量,以评价组合效应的功效。结果表明:1)随着甜菜块根比例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egradability,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egradability,NDF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cid detergent fiberdegradability,ADFD)先升高后降低,且组合后的养分降解率均高于单一原料养分降解率。2)随甜菜块根比例的增加,发酵液pH逐渐降低,T1组pH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T3、T6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03)。当甜菜块根比例为40%时,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s)和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当甜菜块根比例大于40%时,其浓度又呈现降低趋势,T3、T4、T5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3)发酵时间对总产气量有显著影响(P<0.001),且时间和处理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06),总产气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随着甜菜块根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发酵4、8、12 h,T3组总产气量显著高于T1、T6、T7组(P<0.004),发酵24、48 h,T4组总产气量均显著高于T6、T7组(P<0.008)。4)不同比例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各有差异,但是从综合组合效应值来看,结果为T3>T5>T4>T2>T6。因此,玉米秸秆黄贮与甜菜块根的最优组合为60?40。

关键词: 秸秆 黄贮 甜菜 体外发酵 消化率 产气 组合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育苗基质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辣椒幼苗生长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高原牧区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熟的羊粪、草炭、腐殖酸煤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珍珠岩配制成复合基质,以商品育苗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辣椒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辣椒穴盘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均符合育苗基质的要求,其中T5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了34.3%、391.4%、20.8%、52.9%,辣椒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为各处理中最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长和生理指标综合打分,T5得分最高,为4.383.[结论]T5处理(羊粪:草炭:腐殖酸煤:珍珠岩=2:6:1:0.2)可作为辣椒穴盘育苗基质并可代替部分草炭型基质.

关键词: 辣椒;育苗基质;羊粪;幼苗;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