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基于变异PEDV的S-N融合双基因蛋白IgA-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引发猪群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IgA-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变异PEDV真核表达的S-N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系列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PEDV的IgA-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质量浓度2 mg/L,用5%BSA于37℃封闭2 h;将待检血清1∶50稀释于37℃作用1 h,加1∶20 000稀释酶标二抗于37℃作用30 min, TMB显色10 min;以D450 nm ≥0.326判定为阳性,当D450 nm ≤0.277判定为阴性,介于两者判定为可疑。检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PoRV)标准阳性血清抗体均为阴性,且重复性变异系数均低于10%。通过对我国福建地区304份样品(血清179份和乳汁125份)进行检测,并与商品试剂盒进行参照对比,总符合率达到93.2%以上,表明该试剂盒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对PEDV的IgA抗体检测。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N蛋白 IgA-ELISA抗体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联合酿酒酵母发酵对龙须菜多糖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3

摘要:为明确微生物发酵对龙须菜浆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改善效果,以期为龙须菜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乳酸菌副干酪乳杆菌亚种RP38与酿酒酵母JJ4复合发酵龙须菜浆液,利用色谱及光谱分析技术解析了龙须菜多糖的结构变化,考察了发酵前后浆液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龙须菜经发酵后浆液多糖质量分数由0.30%提高至0.79%,其中硫酸酯多糖质量分数由0.03%提高至0.12%。多糖的凝胶渗透色谱及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不改变龙须菜多糖的官能基团,但可降解龙须菜多糖分子质量,进而使其结构暴露出更多的硫酸酯基团。核磁共振扫描发现,硫酸酯多糖的硫酸酯主要分布在半乳糖的C-6位,微生物发酵并不改变硫酸酯在糖链上的分布位置,但可以提高硫酸酯的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发酵后的龙须菜浆液多糖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了5.33%,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了32.12%。龙须菜浆液发酵后多糖抗氧化活性提高可能与生成更强给氢能力的小分子多糖以及硫酸酯基团暴露量增多有关。

关键词: 乳酸菌 酵母菌 龙须菜 发酵 抗氧化 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不同毒株的细胞培养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比较

水产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FD201807 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测序后与NCBI Gen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 2018-2020 年所检出的 15 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 4 代才可引起MFF-1 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 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 15 代次的FD201807 株感染细胞 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 3d,第 15 代次的SA201808 株感染细胞 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 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 株与FD201807 株的mcp序列存在 21 个碱基差异,二者的 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LYCIV)LYCIV-Zhoushan(GenBank: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GenBank:MH577517.1)相近.15 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肿大细胞病毒中,12 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 株聚类;3 株与FD201807 聚类.本研究利用MFF-1 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 大黄鱼 肿大细胞病毒 细胞培养 主要衣壳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田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河田鸡种质资源保护和选育提供数据依据,试验随机抽取150日龄河田鸡40只(公母各半),测定了6个体尺性状(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胸宽、胫长、胫围)和7个屠宰性能指标(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并对这13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河田鸡公鸡的体尺性状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除腹脂重极显著小于母鸡外,公鸡的屠宰性能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相关性方面,河田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且在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体尺性状中的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胸宽与屠宰性能中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高度相关,表现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主成分分析中,按特征向量和贡献率可将公鸡性状指标简化为3个主成分屠宰因子、胫围因子和龙骨长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231%,母鸡的性状指标简化为2个主成分屠宰因子和胫长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8.245%。研究表明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河田鸡的种质资源保护和选育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河田鸡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香型龙眼新品种福香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从"冬宝9号"*"晚香"的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的适采期长的优质大果浓香型龙眼新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果实在适采后期稍流汁,离核易,果肉质地脆,化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8%~22.9%...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密度 可食率 科技成果鉴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浓香型 适采期 杂交子代 龙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窗对设施大棚葡萄植株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设施大棚开窗对葡萄植株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模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自制拉杆在温度高于35 ℃的天气开窗,9:00-15:00开窗效果最佳,显著降低棚内温度6.1 ℃;同时设施大棚通风情况改善明显,棚内风速显著提高.开窗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总含量与CK无显著影响(P>0.05),但开窗处理的PSⅡ实际光合效率Y(Ⅱ)在9:00和13:00均显著高于CK;13:00与CK相比提高12.4%,可能是开窗后棚内温度降低,减轻了 PSⅡ系统胁迫.CK的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持续增至13:00后下降,开窗处理在9:00显著高于CK,光合活性较好.在果实品质指标上,开窗处理的单粒质量比对照显著提高9.9%、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显著提高,开窗后果实风味更佳.开窗处理病害等级为5级的最多,其次是4级,叶片受轻微日灼的数量较少,其中1级病害数量显著低于CK,开窗处理植株抗病性较强.开窗能有效改善设施环境小气候,对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植株叶片光合作用,进而改善果实品质,日灼病害减轻.在生产中可参照此方法开窗降温,可有效解决连栋设施大棚夏季热害问题,对简易连栋大棚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巨峰’葡萄 开窗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氰胺对红花鹰嘴桃开花与花粉萌发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花鹰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氰胺处理对其开花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足量低温累积是保证“红花鹰嘴桃”正常开花的首要条件。当未经低温累积时,单氰胺(0.5%~1.0%)对“红花鹰嘴桃”叶芽、花芽解除休眠有积极效应,能部分消减低温累积不足对桃解除休眠后花粉发育的负面影响;以1.0%单氰胺处理效果最佳,可促叶芽提前13 d萌发,促花芽膨大后开花,花粉萌发率最高提升至27%。

关键词: 红花鹰嘴桃 单氰胺 花粉萌发 开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控制效果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世界重要迁飞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化学防治虽然应急高效,但是也容易造成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和环境安全.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开展了不同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评价了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农药2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3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 000 IU·u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苦参·印楝素乳油施用7d后的防效分别为78.29%~85.84%、60.70%~82.81%、73.06%~81.89%和73.18%~83.19%;且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生长无不良影响,未见药害,亦无促进生长作用,未见对玉米田有益生物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本研究表明,2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3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 000 IU·u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苦参·印楝素乳油4种生物农药在药后7d可有效控制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在低密度种群的玉米田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玉米 草地贪夜蛾 毒力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虫态稻虱缨小蜂低温贮藏后的适合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稻虱缨小蜂适宜冷藏的虫态以及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在5℃~12℃范围内对稻虱缨小蜂各虫态进行冷藏。结果表明,稻虱缨小蜂卵冷藏后部分不能正常孵化,不适合在卵期进行冷藏。稻虱缨小蜂在幼虫期和蛹期冷藏,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缩短;对性比和子代数不造成影响;羽化率随着冷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幼虫期不同虫龄之间以及不同虫龄与蛹龄之间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11℃冷藏的羽化率受冷藏时间的影响最小,冷藏20d的平均羽化率高于80.00%,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隐羽化期和成虫期受低温和冷藏时间的影响较大,不适合冷藏。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稻虱缨小蜂冷藏效果最好的虫态为幼虫期和蛹期,11℃为适宜冷藏温度。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冷藏 适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稻轮作不同施肥土壤N2O排放对水分的响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旱轮作条件中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本文以亚热带地区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烟-稻轮作)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60%持水量(WHC)+不施肥(UCK)、60%WHC+推荐施肥(UNPK)、60%WHC+高氮施肥(UNhPK)、60%WHC+推荐施肥配施秸秆(UNPKS)、淹水+不施肥(FCK)、淹水+推荐施肥(FNPK)、淹水+高氮施肥(FNhPK)、淹水+推荐施肥配施秸秆(FNPKS)共8个处理,开展室内培养试验,测定土壤N2O排放及微生物相关功能基因丰度变化,探讨不同施肥土壤N2O排放与相关功能基因丰度对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其他施肥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pH,NPKS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SOM)和全氮(TN)含量;与NPK处理相比,NhPK和NPKS均显著降低土壤碳氮比(C/N).60%WHC和淹水条件各施肥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56~1.44 mg·kg-1和14.89~20.70 mg·kg-1.与60%WHC条件相比,淹水显著促进各施肥处理N2O排放.60%WHC条件下,与UNPK处理相比,UNPKS处理显著降低N2O排放.两种不同水分条件下,N2O累积排放量与铵态氮(NH4+-N)含量均呈负相关,与硝态氮(NO-3-N)含量均呈正相关.相比于UCK处理,UNPK和UNhPK显著提高AOA基因拷贝数,UNPK显著提高AOB基因拷贝数;UNhPK显著降低nirK、nirS和nosZ基因拷贝数,UNPKS显著降低nirS基因拷贝数.相比于FCK处理,FNPK、FNhPK、FNPKS均显著提高AOA和AOB基因拷贝数,均显著降低nirS的基因拷贝数.淹水各施肥处理AOA、AOB基因拷贝数和(nirK+nirS)/nosZ比值分别为60%WHC各施肥处理的1.80~2.49倍、1.19~2.19倍和1.25~1.42倍,与60%WHC相比,淹水促进硝化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强度,导致大量N2O排放;UNPKS处理的(nirK+nirS)/nosZ比值比UNPK低21%,相比于UNPK处理,UNPKS处理降低土壤反硝化作用,减少N2O排放.研究表明,淹水条件增加了土壤N2O排放,但减弱了施肥对N2O排放的影响;低水分条件下化学肥料配施秸秆可以显著减少N2O排放.

关键词: N2O排放 培养试验 长期施肥 微生物功能基因 水旱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