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万州不同种植区域川中小叶种红茶滋味品质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万州川中小叶种制作红茶滋味品质,该文以9个不同区域和表型特征的川中小叶种制备红茶,采用靶向检测方法,分析茶汤中儿茶素类、游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黄酮醇及其苷类、有机酸类和可溶性糖组分6大类滋味成分,以感官分析,多元统计法,结合滋味贡献度(dove-over-threshold, Dot)分析川中小叶种茶树的滋味特征。结果表明:所有茶样分为4类,Ⅰ类茶样中包含C4,C5,C6,C8以及2个对比样,各滋味成分含量相对较为均衡;Ⅱ类茶样具备类似的林下栽培环境,黄酮苷类物质含量低,没食子酸、咖啡碱(caffeine, CAFF)、儿茶素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含量高,表现出醇厚、鲜爽度高的滋味特征;Ⅲ类茶样为叶形较大的种质,黄酮苷类、琥珀酸为其特征滋味成分,儿茶素类、茶氨酸和CAFF含量低,涩味和鲜爽度较高;Ⅳ类茶样儿茶素类、CAFF含量较高,Thea含量低,滋味浓强,但欠鲜爽。该研究对万州区不同区域川中小叶种制备红茶的品质特性进行了梳理,为该类种质资源进一步改进工艺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茶 川中小叶种 滋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中国农资 2024

摘要:建设衣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强县的发展壮大,进而要以科技创新创业为主线,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为引领,导人新的机制,实现转型升级:创立新的模式,实现提质增效;学习新的经验,壮大农业强县.

关键词: 科技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 农业强县 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现代化 绿色发展战略 农业强国 提质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托竹荪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东南园艺 2024

摘要:[目的]开展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筛选,为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考察培养基营养物质及培养方式对红托竹荪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麦芽糖浆、玉米糖浆、玉米粉、发酵专用豆粕粉和黄豆粉可作为红托竹荪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适宜营养物质.当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玉米糖浆用量为 20 g/L时,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 7.13 g/L.玉米粉、发酵专用豆粕粉、黄豆粉在供试范围内(0~4 g/L)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当使用量为 4 g/L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 2.1 g/L、1.8 g/L、1.7 g/L.[结论]采用 250 mL三角瓶,红托竹荪液体发酵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5.5,装液量 100~120 mL,接种量 16%,培养时间 14 d.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液体菌种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广西糖业 2024

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有助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文章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历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方面的政策文件,结合实地走访与深入调研,采用归纳总结法,剖析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通过对地方政府政策目标或政策工具进行再发明,促进了农技服务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兼容;积极探索引领式嵌入治理新路径,推动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议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体系,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能力建设,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乡村人才培育,以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化管理建设,旨在为构建更完善、高效及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制度化管理 服务模式创新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蛎壳粉施用对茶园土壤CO2排放及激发效应的影响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4

摘要:牡蛎壳粉通常用于缓解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酸化,然而,其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以福建茶园红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9 d的室内培养试验,设置对照(CK)、0.072 g牡蛎壳粉(T1)、0.217 g牡蛎壳粉(T2)、0.290 g牡蛎壳粉(T3),并对茶园红壤理化性质和土壤CO2排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89 d后,不同用量外源物的添加均明显提高了土壤的pH,促进了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且整体呈现正激发效应。与CK相比,牡蛎壳粉处理茶园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提高14.29%~48.40%、19.71%~118.39%、18.31%~200.00%,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7.45%~48.40%、53.34%~77.12%、96.03%~130.55%,表现为随着牡蛎壳粉用量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茶园土壤 牡蛎壳粉 有机碳矿化 激发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组蛋白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蛋白(Histone)是染色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Histone在低温响应中的特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茄子(Solanum melongena)Histone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并挖掘其转录组数据,分析了2个不同抗性茄子(品系epl008与eplck)叶片在低温胁迫下Histones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茄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0个SmHistones基因,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SmHistone基因家族成员被分成5个亚组(H1,H2A,H2B,H3和H4),同一组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理化特性、基因/蛋白质结构和保守基序.种内共线性分析发现,6对SmHistones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启动子分析发现,SmHistone家族基因启动子含有大量低温响应元件、干旱响应元件等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转录组和qRT-PCR分析发现,低温胁迫下26个Smhistones基因呈现差异表达,耐低温茄子品系epl008显著上调表达.茄子epl008中SmHistone3对低温胁迫响应诱导表达显著,揭示其可能与抗寒代谢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培育耐低温的茄子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茄子 组蛋白 低温胁迫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精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丰富可用于黄精属鉴定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可用于黄精属(Polygonatum sp.)种质资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为药材黄精正品和伪品的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基础.通过对3种黄精属植物进行转录组测序,从60836967个Unigenes鉴定出19630个包含1~6个碱基重复类型的SSR位点,设计和筛选获得了 9对SSR有效性引物,并对来源于5个省份共计31份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9对SSR引物不仅能够将长梗黄精与其他3种药材黄精划分开,还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基源黄精(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并且31份资源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0769~0.75.此外,构建了 31份黄精属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开发了相对应的指纹图谱.本研究结果为黄精属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选育提供了可用的分子标记以及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黄精 SSR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繁育工艺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优化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探究液体培养过程中的生长规律,确立液体菌种繁育栽培种工艺参数。【方法】以大球盖菇8号为试验菌株,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测定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漆酶胞外酶酶活生理生化指标,确立优化配方的液体菌种最优培养时间。以平均满袋时间为指标,确立液体菌种扩繁栽培种接种量、培养基配方颗粒度和碳氮比。【结果】优化得到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最优配方为葡萄糖20 g·L-1、小麦粉30 g·L-1、酵母粉0.75 g·L-1、磷酸二氢钾1.00 g·L-1、硫酸镁0.50 g·L-1、起始p H 5。培养第8天时,大球盖菇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1.66 g·hm L-1;液体培养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由12.23 mg·m L-1降至1.38 mg·m L-1,氨基氮含量由0.09mg·m L-1降至0.06 mg·m L-1;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酶活在第4天最高,酶活分别为6.49、5.16 U,酸性蛋白酶酶活在第2天最高,酶活为1.80 U,漆酶酶活在第6天最大,酶活为1.63 U。液体菌种扩繁栽培种生产工艺参数:接种量为15 m L,菌包培养基配方颗粒度的粗细木屑比为7∶3,碳氮比为50∶1。【结论】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发酵液生理生化指标,判定第7天的液体菌种活力最高。利用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扩繁栽培种,平均满袋时间为23.7 d,缩短生长周期2.7 d。本研究建立配套的制种工艺,为大球盖菇栽培种工厂化生产技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液体菌种 培养基 优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荧光RT-RA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24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捷、灵敏、简便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RT-RAA检测方法,以提高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临床检测效率。【方法】针对PEDV S基因片段保守区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标准质粒PEDV-S,通过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测定及条件优化,建立检测PEDV重组酶介导链置换核酸扩增荧光法(RT-RAA)。【结果】在42℃恒温作用20 min的条件下,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和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等猪源病毒均为阴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为阳性;最低检出限为4.43×10~2拷贝·μL-1的标准质粒;重复性结果显示,相同浓度标准质粒的差异性很小;利用建立的RT-RAA方法检测40份猪病毒样本,阳性率为7.5%(3/40),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同。【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EDV RT-RA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耗时短、特异性高、灵敏度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PEDV的快速诊断。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蛋白 RT-RA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是实现水稻低碳生产的理想材料.土壤微生物驱动了稻田甲烷的产生,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不仅影响稻田甲烷排放,也关系到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真菌ITS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及mcrA、nifH、amoA和nirS等功能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86R27-3)与野生型水稻(MH86)土壤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在86R27-3与MH86间无明显差异,且仅在水稻分蘖期86R27-3的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及均匀度指数Pielou_e显著高于MH86(P<0.05);β-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或真菌群落组成在86R27-3与MH86间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水稻齐穗期:86R27-3 土壤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罗泽真菌门(Roz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H86(P<0.05),而酸杆菌门(Acidi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MH86(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显示,86R27-3 土壤氮、硫和锰代谢细菌功能群丰度显著低于MH86(P<0.05),如分蘖期的土壤硝酸盐还原、硝酸盐呼吸、硫代硫酸盐呼吸及硫呼吸,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好氧亚硝酸盐氧化及成熟期的锰氧化等;与MH86相比,86R27-3的土壤真菌功能群丰度有减有增,如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的其未定义腐生物银耳目、嗜热囊菌科、镰刀菌属及韦斯特氏菌功能群丰度显著降低(P<0.05),而其分蘖期的动物内共生体腐生生物毕赤酵母属和未定义腐生物马勃科功能群丰度显著提高(P<0.05).定量PCR分析表明86R27-3 土壤中的产甲烷细菌mcrA基因丰度显著低于MH86(P<0.05),同时,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及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的丰度在86R27-3土壤中也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86R27-3)对土壤细菌或真菌的群落组成没有影响,但可引起主要细菌或真菌种类的相对丰度及某些细菌或真菌功能群丰度发生变化,并显著降低了稻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

关键词: 低甲烷排放转基因水稻 微生物群落 功能基因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