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让我们学习日本农药研发的经验
《农药市场信息 》 2015
摘要:众所周知,新农药创制过程时间长、难度大,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统计先正达、拜耳等国际农化公司为研制一个新农药新品种需要投入的资金有上亿美元甚至更多,而日本作为农药大国研制费用远低于国际农化巨头。日本每年约有200~300个新农药进行登记,日本企业平均从十万个化合物中开发一个新化合物,创制新农药时间约10年,耗资约50亿日元(6400万美


2种生长调节剂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通过对高粱喷施不同剂量矮壮素、乙烯利溶液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明矮壮素、乙烯利溶液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于拔节期喷施(2014年7月5日)。乙烯利、矮壮素各设6个浓度梯度,乙烯利稀释倍数分别为100倍、200倍、400倍、800倍、1000倍及清水对照;矮壮素稀释倍数分别为100倍、250倍、400倍、550倍、700倍及清水对照。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而控制植株的伸长生长,乙烯利(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9.32%、34.58%、21.80%、21.8%、2.18%;乙烯利(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1.07%、22.16%、19.77%、18.63%、12.11%;矮壮素(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5.43%、13.18%、3.10%、3.88%、8.53%;矮壮素(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9.94%、29.19%、13.64%、18.01%、14.91%。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矮壮素对高粱籽粒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乙烯利以稀释200倍喷改善高粱籽粒品质效果最为明显,矮壮素以稀释250倍效果明显。喷施乙烯利的矮化效果较喷施矮壮素显著,但是在改善高粱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产量方面差别不大。在生产上,通过拔节期喷施乙烯利、矮壮素可有效控制高粱株高,实现增密增产。


我国谷子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综述
《甘肃农业科技 》 2015
摘要:谷子种质资源是培育优质、高产谷子品种及保障谷子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谷子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工作对保护现存谷子种质资源,防止谷子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谷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状况及国内外利用形态学特征、细胞学标记、生理生化标记以及分子标记对谷子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谷子种质资源保存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单粒精播密度对幼龄果园间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山西幼龄果园间作花生单粒精播的最适密度,以晋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随精播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当单粒精播密度为18.0和21.0万穴/hm2时,干物质积累量与积累速率均高于对照(双粒穴播处理)。由2014年试验数据结合产量趋势方程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19.18万穴/hm2,与对照双粒穴播相比,可节种20.8%,增产7.39%。


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果树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以母本‘瑰宝’和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结果】6个葡萄品种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2-己烯醛,在35.88%~50.04%,‘早康宝’中含量最低,‘丽红宝’最高;其次是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己醛,相对含量在16.91%~30.41%,‘瑰宝’最低。‘瑰宝’、‘无核白鸡心’及其具有香味的杂交后代‘早康宝’和‘无核翠宝’中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11.21%~25.39%),特别是里那醇,其中‘瑰宝’含量最高为25.20%,‘无核白鸡心’含量最低(0.18%),而‘丽红宝’和‘晶红宝’中含量甚微或无;其次是香叶醇,‘早康宝’中最高14.58%,‘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分别占8.20%、4.42%。【结论】里那醇+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之和对4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瑰宝’、‘无核白鸡心’、‘早康宝’和‘无核翠宝’)果实玫瑰香气贡献最大。C6化合物中的2-己烯醛是6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


番茄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醋栗番茄(‘L03708’)和栽培番茄(‘M82’)为试材,采用15%(w/v)浓度的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干旱敏感性不同的番茄幼苗随水分胁迫时间变化下的失水率、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等指标的变化,以期进一步明确番茄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L03708’失水率显著低于‘M82’;在胁迫的1~48h内,‘L03708’的Pro含量显著高于‘M82’;在胁迫1~72h内,‘L03708’的MDA、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M82’,‘L03708’的SOD、POD、CAT、APX活性均高于‘M82’。以上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抗旱性强的原因在于能产生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渗透调节能力,增加吸水或保水能力,细胞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强,清除活性氧等物质,减少细胞膜的氧化反应。


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生物学响应
《山西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缺乏对4个不同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基因型冀蚜2号,T×7000,F44B和7501B的生物学性状、养分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缺乏条件下,不同高粱基因型株高、光合特性、地上部生物量、养分吸收和籽粒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NPK(CK)处理相比,不同高粱基因型NK处理的拔节期株高和抽穗期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拔节期F44B在PK,NK和PK处理的株高降幅显著低于其他3个基因型(P<0.05);抽穗期F44B在P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冀蚜2号、T×7000和7501B在PK和NK处理的光合速率显著(P<0.05)低于CK处理,冀蚜2号和7501B的NP处理显著低于CK处理(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光合速率降幅均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不同基因型的PK处理N含量、NK处理P含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其中,F44B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F44B在PK和NK处理和T×7000在NP处理的单株籽粒质量、穗质量和千粒质量的降幅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说明不同高粱基因型对氮磷钾缺乏的适应能力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差异,将F44B确定为耐低氮、低磷基因型,将T×7000确定为耐低钾基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