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悬浮物对水生生物影响预测分析——以新洲至九江河段为例

环境影响评价 2019

摘要:为了解航道整治工程产生的悬浮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游新洲至九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预测评估了施工期间悬浮物造成的水生生物损失量。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81种,平均生物量330.07μg/L;浮游动物57种,平均生物量71.32μg/L;底栖动物20种,平均生物量0.28 g/m~2;鱼类44种,隶属于6目12科35属。悬浮物浓度范围为10 mg/L~19.1 mg/L,均值为14.71 mg/L。经分析:悬浮物浓度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ρ<0.05),但与底栖动物生物量不存在相关性。考虑施工占用水域会导致底栖生物损失,其总损失量约2.72 t,鱼苗总损失量约为7 606 530尾,折算鱼苗经济价值损失约1141万元。丁坝、护滩带及护岸和疏浚等工程涉水作业产生的悬浮物浓度较低,且影响范围有限,综合评估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长江中游 航道整治 悬浮物 水生生物 影响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对卵形鲳鲹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

摘要:采用静水法,对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处理卵形鲳鲹幼鱼肝脏、后肾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肝脏和后肾ACP、CAT、POD、SOD活性有显著诱导作用(P<0.05),并且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有关,为研究恩诺沙星对卵形鲳鲹的作用机理、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卵形鲳鲹幼鱼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点叉尾鮰形态观察及其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

摘要:为从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层面上丰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种质资源研究内容,进一步为筛选鉴定斑点叉尾鮰种质的生化遗传标记提供前期基础,采用形态学方法观测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形态特征,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斑点叉尾鮰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斑点叉尾鮰主要形态特征为体表无鳞,头小,口亚端位,具4对触须。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乳白色且浑圆,体侧具不规则灰黑色斑点。背鳍和胸鳍具棘。脂鳍肥厚,末端游离。尾鳍分叉深。各鳍鳍式为:背鳍D. i-6~8,胸鳍P. i-8~9,腹鳍V. 8~9,臀鳍A. 26~29,尾鳍C. 29~30。鳔分两室,腹膜黑色。肋骨10对。脊椎骨总数93。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21~23。2)LDH同工酶在斑点叉尾鮰的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表达的酶带数分别为5条、3~4条、3条、4~7条和5条,MDH酶带数分别为4条、1条、2条、3条和6~8条,且同一组织不同个体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LDH同工酶和MDH同工酶在斑点叉尾鮰5种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各组织同工酶的表达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57-64]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形态特征 遗传多样性 乳酸脱氢酶(LDH) 苹果酸脱氢酶(MDH) 同工酶电泳 组织特异性 个体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平湖仍有洄游型刀鲚分布的实证研究

水产学杂志 2019

摘要:2016年5月用刺网和拖网等在山东省境内东平湖水域采集5尾刀鲚Coilia nasus,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研究刀鲚的矢耳石微化学特征.定量线分析结果显示,东平湖刀鲚分为两个群体:洄游群体和淡水群体.洄游群体以DP2、DP5为代表,具有反映其淡水生活履历的低锶钙值区域(0~1 250μm,0~1 310μm)和对应河口生活的高值区域(1 260~1 690μm,1 320~1 790μm).淡水群体以DP1、DP4、DP6为代表,只有淡水生活的低值区域.本文重建了东平湖刀鲚的生境履历:洄游群体在东平湖内孵化和完成早期生活后进入盐度较高的河口区索饵育肥,生殖期不在黄河河道中滞留而直接洄游进入东平湖产卵;淡水群体则常年生活在东平湖,无洄游特征.

关键词: 东平湖 刀鲚 耳石 微化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鲢早期发育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响应与仔鱼耐受性的研究

淡水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总溶解气体(简称TDG)饱和度对鱼类早期发育的影响,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研究对象,对其受精卵与早期仔鱼进行不同TDG饱和度下的暴露试验.结果显示:不同TDG过饱和的情况会导致鲢受精卵在同一温度下的出膜时间、 出膜率以及孵化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110%过饱和水中的受精卵出膜所需时间最短,(21±0.5)℃水温下达到出膜高峰期所需时间约为38.5 h,比对照组所需时间提早约3 h,且110%组出膜率(92.3%)与对照组(88.7%)比较有显著升高.胚后孵化表明,110%试验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进一步对日龄为15、25、35、45、120 d的鲢仔幼鱼在不同TDG饱和度水体中的耐受性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日龄越小的幼苗,对过饱和水的耐受性相对更高,15 d的幼苗死亡率仅为0.9%~2.5%,而日龄120 d的幼鱼死亡率高达86%~100%.而同一批幼苗对不同的过饱和水体的耐受性基本是随着饱和度升高,其耐受性随之下降.

关键词: TDG过饱和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孵化率 耐受性 死亡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布格局现状与分析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开展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体系建设,已在包含湖泊、水库、河流、河口和海洋等不同水域先后建成523处保护区。根据国土类型、水域类型、地理分区、行政区划、水系或海域划分等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现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水域类型分配、空间布局和主要保护对象设置等方面的不足。内陆水域保护区数量远多于海域保护区数量,而河流型保护区平均面积则显著小于海洋型保护区平均面积,各类型保护区布局有待优化;内陆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以及长江、黄河、黑龙江、淮河、珠江等流域,西南和华南地区相关水系分布较少,保护区空间分布有待改善;黄颡鱼、鳜、翘嘴鲌、鲤、中华鳖等物种被30处以上保护区设为主要保护对象,尚有69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未被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设置的合理性有待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必须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对存在的不足,需要研究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相适应的管理对策,制定发展规划与生态红线,达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优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区 分布格局 主要保护对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合金围栏养殖大黄鱼海域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

海洋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铜合金围栏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海域的水质状况,通过大黄鱼养殖期与非养殖期的4次调查,分析评价了调查海域海水中的p H、溶解氧、铜、锌、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指标的区域分布、季节变化及污染水平,并利用内梅罗指数对调查海域水体进行了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大黄鱼非养殖时间段的海水综合质量整体上属于清洁或者较清洁状态,大黄鱼养殖时间段的海水综合质量下降,分布趋势是以养殖网箱为高值中心,向外缘逐渐下降。

关键词: 铜合金围栏 大黄鱼养殖 水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条件对南极磷虾粉脂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对南极磷虾粉品质的影响。以游离脂肪酸含量、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虾青素含量为指标,结合雷达图分析法,对真空包装、维生素E(VE)添加、真空包装结合VE添加等3种贮藏条件下南极磷虾粉的脂质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贮藏30 d,磷虾粉脂质发生氧化劣变,游离脂肪酸由(4.36±0.13)%升高至(8.04±0.13)%,过氧化值由(3.54±0.15) meq/kg升高至(6.85±0.18) meq/kg,茴香胺值由(37.7±9.05)升高至(165.05±5.23),虾青素由添加或二者结合的贮藏条件,均可抑制磷虾粉脂质的氧化劣变。雷达图分析结果显示,宜采用的贮藏条件优先顺序为:真空包装+VE添加>真空包装>VE添加。贮藏过程中隔绝空气接触并添加抗氧化剂VE更加有利于南极磷虾粉的品质保持。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贮藏 脂质氧化 真空包装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脂肪沉积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脂肪沉积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6.50±0.02) g的健康吉富罗非鱼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6组试验鱼分别饲喂添加了0(对照)、0.5‰、1.0‰、2.0‰、4.0‰和8.0‰刺五加超微粉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肝脏中免疫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各添加组的增重了(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2.0‰组最高。1.0‰、2.0‰、4.0‰、8.0‰组饲料转化率(F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以1.0‰组最高。2) 2.0‰、4.0‰、8.0‰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与8.0‰组红细胞计数(R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血红蛋白浓度(HGB)和红细胞压积(HCT)上各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随刺五加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0.5‰和1. 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 <0. 05)。1. 0‰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均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补体3(C3)含量随饲料中刺五加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以1.0‰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溶菌酶(LZM)活性以1. 0‰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 05),但显著高于8.0‰组(P<0.05)。4) 2. 0‰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该组肝脏丙二醛(M D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肝脏总胆固醇(TC)、糖原(Gly)和TG含量随饲料中刺五加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γ-干扰素(INF-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0‰~2.0‰的刺五加超微粉,以促进吉富罗非鱼健康生长。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刺五加超微粉 生长 脂肪沉积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淡水渔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下游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盱眙、合肥、沅江、武汉、潜江和沙市)的10个形态学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聚类分析表明,第一分支为潜江、沅江和武汉三个群体;沙市群体和合肥群体构成第二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盱眙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雌、雄虾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4.80%和86.29%.判别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之间的形态参数之间差异极显著.雌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52%,雄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23%.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可以从形态上区分盱眙群体、合肥群体和沙市群体,其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腹宽、腹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长.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可量性状 群体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