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SRAP和ISSR标记分析广东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RAP和ISSR 2种分子标记对25份广东茶树种质资源和不同地区5份对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标记都能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ISSR标记多态性又略高于SRAP标记。在SRAP分析中,每对引物组合可扩增出4~9条DNA片段,平均为6.05条;2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7条DNA片段,其中114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88.67%;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449~0.855,平均值为0.684。在ISSR分析中,每个引物可获得3~13条DNA片段,平均为6.93条;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04条DNA片段,其中10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6.89%;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115~0.886,平均达0.498。聚类分析表明,2种标记都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来,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SRAP分析与ISSR分析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r=0.1577,ρ<0.05)。


高咖啡碱茶树品种生物学性状及生化品质特征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优选1号、6号、11号、13号等4个杂交选育的高咖啡碱品种属小乔木,大叶种,树姿半开张,生长势强、萌芽早,芽叶粗壮,色泽黄绿,多茸毛,产量特高,比云南大叶种高62%以上,移植成活率达97%以上,栽培适应性强;一芽二叶生化成分含量丰富,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及水浸出物均高于云南大叶种,其中咖啡碱含量尤为特出,春茶达5.11%~6.15%,比对照种高25.86%~51.47%,生化变化规律,咖啡碱、氨基酸含量春茶>夏茶>秋茶,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含量夏茶>秋茶>春茶,适制高档红茶。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香气高爽,部分品种花香明显,其品质表现与生化物质含量相吻合。高咖啡碱茶树品种的育成为开发天然植物咖啡碱,茶树资源多用途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青梅提取物的制备及体内促消化功能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青梅促消化的功效。方法:以体内促消化能力大小为指标,对青梅促消化提取物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后的所得物,进行大鼠体质量、体质量增量、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和消化酶的测定以及小鼠的小肠运动实验。结果:青梅乙酸乙酯提取物明显的改善了大鼠的摄食量,促进了大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对墨汁在小鼠小肠的运动有明显的推进作用。结论:青梅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明显的促消化作用。


粤引澳卡菠萝多点试验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粤引澳卡菠萝从澳大利亚引进,通过多年多点种植及对其品质、产量和适应性等方面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粤引澳卡果实较大,果形较好,果肉品相、果实品质、丰产性较无刺卡因好,且适合广东种植。


我国甘薯病害种类及防治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历年资料统计,我国甘薯侵染性病害大约2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4种、病毒性病害5种、线虫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和植原体病害各1种。介绍了我国11种甘薯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并列出其他甘薯病害的病原、症状特点,为甘薯病害的诊断提供参考。


地膜覆盖对菠萝植株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萝品种‘澳大利亚卡因’为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对秋冬干旱、低温季节菠萝植株生长、根系活力,以及土壤水分、温度、微生物数量和相关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促进菠萝植株的生长,增加菠萝的株高、叶片数、根系条数、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提高菠萝根系的活力。同时地膜覆盖影响了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使菠萝根际土壤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含水量,减缓了秋季土壤温度的剧烈上升,提高了冬季土壤温度,减少秋冬季节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有效N、P、K水平;地膜覆盖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了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降低了土壤蛋白酶的活性。


DDGS的质量变异及评定
《饲料工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DDGS是利用玉米等谷物生产酒精的副产物。主要由DDG(干酒精糟)和DDS(可溶性酒精糟滤液)组成,DDGS中含有约30%的DDS和70%的DDG,包含了玉米中除淀粉和糖以外的其他营养成分,如蛋白、脂肪、维生素等和发酵中产生的未知生长因子、糖化物、酵母等。与玉米(谷物)相比,DDGS营养成分的主要特点是低淀粉、高蛋白质、高脂肪和高可消化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