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家贤 1 ; 黄华林 1 ; 何玉媚 1 ; 晏嫦妤 1 ; 卓敏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咖啡碱;生物学性状;生化品质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71-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优选1号、6号、11号、13号等4个杂交选育的高咖啡碱品种属小乔木,大叶种,树姿半开张,生长势强、萌芽早,芽叶粗壮,色泽黄绿,多茸毛,产量特高,比云南大叶种高62%以上,移植成活率达97%以上,栽培适应性强;一芽二叶生化成分含量丰富,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及水浸出物均高于云南大叶种,其中咖啡碱含量尤为特出,春茶达5.11%~6.15%,比对照种高25.86%~51.47%,生化变化规律,咖啡碱、氨基酸含量春茶>夏茶>秋茶,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含量夏茶>秋茶>春茶,适制高档红茶。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香气高爽,部分品种花香明显,其品质表现与生化物质含量相吻合。高咖啡碱茶树品种的育成为开发天然植物咖啡碱,茶树资源多用途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高咖啡碱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与化学品质特征的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08
[2]茶树咖啡碱代谢及低咖啡碱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吴华玲,陈栋,李家贤. 2011
[3]“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吴华玲,乔小燕,李家贤,陈栋,何玉媚,黄华林,刘军,关美玲. 2011
[4]惠州地方特色茶的品质分析及发展建议. 唐颢,唐劲驰,车姚兴,黎健龙,李子辉,周波,刘嘉裕,卢天福. 2018
[5]咖啡碱合成N-甲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晏嫦妤,任秋婧,陈小芳,李斌,陈忠正. 2014
[6]2016年秋冠小白菜春秋两季多点比较试验.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黎庭耀,唐文武. 2017
[7]13个梅州特色客家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性状调查及主要生化组分研究. 吴华玲,陈栋,李家贤,乔小燕,黄华林,何玉媚,关美玲. 2011
[8]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创建及主要性状分析. 王丰,柳武革,李金华,刘振荣,李曙光,廖亦龙,彭惠普,毛兴学. 2004
[9]广东省花生白绢病菌的分布和生物学性状研究初报. 肖翔,陈晓兰,邓铭光,徐大高,潘汝谦. 2012
[10]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LI Xiaobo,李小波,An Kang,安康. 2013
[11]不同灌溉量对广州地区马铃薯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LI Xiaobo,李小波,TU Panfeng,涂攀峰,LIU Xiaojin. 2011
[12]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筛选. 方开星,姜晓辉,秦丹丹,李红建,黄华林,潘晨东,李波,吴华玲. 2019
[13]茶树种质异地保存及繁育实用技术. 方开星,李波,吴华玲. 2021
[14]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赖幸菲,赖兆祥,操君喜,陈海强,吴华玲,周波,黎秋华,孙世利. 2020
[15]基于EST-SSR的广东与广西茶树资源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比较分析. 乔小燕,乔婷婷,周炎花,金基强,马春雷,姚明哲,陈亮. 2011
[16]茶蚜在不同茶树上空间格局及瓢虫数量差异. 黎健龙,黎秀娣,陈旭飞,唐颢,周波,唐劲驰. 2011
[17]土壤水分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唐劲驰,黎健龙,唐颢,曾浩. 2014
[18]茶树全光照自动喷雾育苗试验报告. 李家贤,何玉媚. 2000
[19]茶树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黄建安,李家贤,黄意欢,罗军武,龚志华,刘仲华. 2005
[20]SRAP标记体系优化及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沈程文,黄意欢,黄建安,罗军武,赵超艺.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季节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作者:李波;黄华林;陈欣;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关键词:黄化英红九号;品质分析;主成分分析
-
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作者: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关键词:黄化英红九号;萎凋时间;品质分析;聚类分析
-
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筛选
作者:方开星;姜晓辉;秦丹丹;李红建;黄华林;潘晨东;李波;吴华玲
关键词:茶树;氨基酸;茶氨酸;种质资源
-
广东客家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特性分析
作者:乔小燕;黄华林;李波;姜晓辉;陈栋
关键词:客家种;儿茶素;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
云南白莺山古茶树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分析
作者:乔小燕;李崇兴;黄华林;吴华玲;左成琳;陈栋
关键词:白莺山;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古茶树;云南
-
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关键词:黄化英红九号;英红九号;红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
红条茶连续加工生产线的揉捻工艺研究
作者:陈海强;胡光华;庞式;李波;胡海涛;黄华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