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菜——黔油双低1号
《作物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黔油双低1号是我所用加拿大品种Altex作母本,早熟高产品种黔油9号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1991年11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省区试平均亩产114.09公斤,比对照黔油9号增产9.38%。在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12.9


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性遗传研究
《种子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10个组合,5个F_1代进行隐性亲本回交测验。结果表明,同一组合在不同年份,F_1代抗性的程度不同,反应了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差异;同一抗亲与不同感亲杂交,F_1代的显隐性不同,表明了遗传背景不同,基因互作的表型亦不完全相同。10个组合中,根据亲本、F_1、F_2的表型分析及回交测验结果,经卡方测定,属单基因支配的一个组合,2基因互作做6个组合,3基因互作的一个组合。另外两个组合,既符合2基因也符合3基因互作,但更符合3对基因的作用。贵麦2号从4个组合分析,至少有2对显抗基因。


无融合生殖:它的证实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种子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它为未来的作物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在一些栽培物种及与其有关的近缘野生植物中,无融合生殖发生的频率较低。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植物育种工作者和遗传学家认识无融合生殖并提出在植物改良中的可能利用方法。无融合生殖向主要作物上的转育可以不需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而进行纯杂种的培育和商品化生产,可省工节支。由于专性无融合生殖的杂种产生杂合而整齐一致的后代,因而提供了一个将杂合基因带进新的遗传型的有效方法。优良的专性无融合生殖的杂种可不必进行稳定性试验而直接进行产量比较。无融合生殖杂种的利用可以简化商品杂种的生产过程。几种无融合生殖的机制都是遗传控制的,因此植物育种计划中的遗传操作将是一个主要问题,诸如以下的现象都应该作为无融合生殖的特性而加以调查:(1)杂种F_1或开放授精的杂本后代的一致性:(2)杂交后代中的母性类型;(3)不稳定基因型的高结实率;(4)多胚或一胚多苗现象。
关键词: 杂交种 无孢子生殖 倍数孢子形成 不定胚 植物改良


我国油菜品质育种现状和展望
《种子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十年来,世界油菜发展较快,面积扩大1.5倍,单产提高50%,总产增加2倍。世界油菜1985年总面积为22452万亩,单产84公斤,总产1888.7万吨;1990年总产达2400万吨。我国1985年总面积为6741万亩,单产83公斤/亩,总产559万吨;1990年总面积为8255万亩,单产84公斤,总产693万吨。我国油菜面积和总产居世界首位,其次是加拿大和印度;单产水平最高的是西德、法国和英国,分别为201公斤/亩,199公斤/亩和184公斤/亩。


农药混配防治菜蚜的研究
《长江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菜蚜是我省、我国乃至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多、为害重、损失大。根据贵阳地区调查,被害株率为100%,百株蚜量为30万头左右,重者达100万头以上,因其为害和传播病毒,使产量损失30~6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和菜


水稻辐射突变系(芽期)耐冷性鉴定
《耕作与栽培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15个籼型和粳型品种以及它们不同的辐射突变系共91份品种(系)按我国“七·五”攻关课题“水稻种质资源耐冷性鉴定技术方法”进行了耐冷性鉴定。与原种比较,籼型和粳型突变系的耐冷性表型均出现变异,变化趋势是多向性的。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讨论,看出控制耐冷性的基因与控制如生育期、株高、叶型、壳色等性状的基因有别,原种的耐冷性遗传基础对衍生突变系影响极大。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通过钴60γ射线的处理获得了一批辐射突变系。蒋志谦等(1984)对这些突变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突变系的生育期、株高、叶型,壳色等特征性状与原种有明显差别。为了进一步认识和利用人工诱发的突变基因,不断丰富种质资源库,发掘优良种质,提高育种成效。对于这批辐射突变系进行耐冷性鉴定研究很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