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852条记录
早熟高产杂交油新品种油研3号优化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油研3号(原杂09)系我所近年育成的早熟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于1991年11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注册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性突出,全生育期平均仅198天。在1989~1990年全省区域试验中,最高亩产228.8公斤,平均亩产131.7公斤,比对照增产18.4%。在1990年全省生产试验中,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油研1.2号选育研究

种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品种间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了甘兰型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油研1号”和甘兰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2号”。经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其丰产性好,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熟期适宜,抗逆性较好,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审定通过:列为贵州省推广良种。

关键词: 甘兰型油菜 单双低 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贵州小麦近代育种目标及战略

种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贵州10多年来小麦籽粒产量育种水平,从发展粮食生产的总体战略思考,提出近代小麦育种应面向多熟制、面向重穗型的特大穗育种,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讨论。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稻种资源研究与利用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七五”期间,将3762份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贮入国家库,对4000多份稻种进行了农艺性状、抗逆性和抗病性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优良种质和双抗、多抗资源供育种利用。

关键词: 贵州 稻种资源 农艺性状 抗逆性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钩丝壳属的一个新变种

真菌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寄生于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山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上小钩丝壳属的一个新变种枫香小钩丝壳贵阳变种[Uncinuliella liquidambaris(Zheng &Chen)Zheng,Chen & Z.X.Chen var.guiyangensis Wu & Wu]。

关键词: 枫香小钩丝壳贵阳变种 小钩丝壳属 白粉菌科 山枫香 金缕梅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蛭石萝卜苗法室内继代大量繁殖小菜蛾的研究

昆虫知识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参照FAO(1979),柯礼道等(1981)的饲养方法,改进了饲养工具、载体等,着重解决了湿度大,培育健壮萝卜苗、使成虫产卵于预定位置的问题。应用蛭石萝卜苗法饲养的小菜蛾,可以顺利继代,不需复壮,其成活率、四龄虫重、预蛹期虫重、蛹重、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孵化率等生物学特性均接近田间小菜蛾。可获得大量虫龄一致、发育整齐、健康、合乎试验条件的供试幼虫。此法简单实用,成本低,管理方便,在25±1℃恒温室条件下,1年可继代培育20~23代,现已连续饲养33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双和杀螟丹选育对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及其抗性机制

昆虫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杀虫双和杀螟丹在实验室以点滴法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四龄幼虫,以连续继代药剂淘汰选育其抗药性。至35代,药剂汰选的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药性较选育前正常品系分别提高了51倍和25倍。其抗药性的形成发展均呈S形,可认为已成为抗性品系。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有机氮等11种杀虫剂测试抗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和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对常用药剂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对杀虫双、杀螟丹和杀虫环之间有较严重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畏、马拉硫磷和杀螟松有轻微交互抗性产生;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和灭多威、久效威等药剂更加敏感,呈负交互抗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测定表明,抗药性产生与特异性酯酶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用比色法和酸度法测定,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羧酸酯酶(CarE)活性无差异。加增效剂Pb和SV_1于四龄幼虫表皮,对抗杀虫双小菜蛾品系分别有6.28及1.45倍的增效作用;对抗杀螟丹小菜蛾品系分别有4.85及1.39倍的增效作用,可见多功能氧化酶(MFO)为小菜蛾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

中国蔬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菜蚜是贵州省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亦是我国和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它分布广,繁殖快,为害重,加之传播病毒病,常使蔬菜产量受到严重损失。据调查,贵阳地区菜蚜对春甘蓝的为害率达100%,百株虫口密度为30万头左右,重者达100万头以上,病毒病株率为35.20%,重者达80%以L,产量损失在30%左右,重者绝收,并大大降低品质和食用价值,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和菜农收入。此外,由于长期滥用农药,不管有虫无虫,虫轻虫重都喷施40%乐果乳剂4~6次.这不仅导致菜蚜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到 70%以下,而且增加了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次数,成为生产上、社会上和生态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采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在贵阳地区进行33.3hm‘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春甘蓝.菜蚜发生消长特点 根据1988~1990年在贵阳地区进行的春甘蓝菜蚜发生消长系统观察结果,春甘蓝菜蚜有甘蓝蚜、桃蚜和萝卜蚜3种,以甘蓝蚜为优势种,3年平均百株最高蚜量甘蓝蚜为 247 370头.大 7205o/n:桃以为 91 717头,占 27.30%;萝卜蚜为 2 217头,占0.65%。春甘蓝菜蚜在秋末、冬季和春初,由于气温较低,发生都很轻,百株蚜量分别为 370头、 920头和 4 190头,不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4月下旬~5月中旬气温适宜,为16—19℃,有利于菜蚜的繁殖,为发生盛期,百株蚜量为 343 324头,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5月下旬~6月中旬菜蚜羽化有翅蚜迁出,田间蚜量锐减,百株蚜量为 7 936头,也不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 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 一、选用早熟品种避过为害盛期 根据调查,贵阳地区春甘蓝有早熟和晚熟两个类型的品种,早熟品种牛心甘蓝收获期为 4月中下旬,百株蚜量为匕 718头,为害轻;晚熟品种平头甘蓝收获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百株蚜量为 329 698头,为害重。而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发生盛期为4月下旬~5月中旬。由此可见,春甘蓝早熟品种牛心甘蓝可避过菜蚜的发生盛期,不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晚熟品种平头甘蓝正值菜蚜的发生盛期,需要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因此,适当选用春甘蓝早熟品种避过菜蚜发生盛期,确是一项既不花钱,又无公害和不伤天敌的有效措施。 二、摘除脚时减少田间大且蚜源和蚜量 根据贵阳地区平头甘蓝菜蚜的调查结果看出,菜蚜在平头甘蓝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分布,以基部第l~4片叶着生蚜量最多,随叶片部位的上升而减少(表1)。基部叶片的菜蚜是大量繁殖为害的蚜源,及时摘除植株基部老叶片作饲料和肥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蚜源和田间蚜量。 三、改农药单用为混配使用 贵阳地区由于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施用40%乐果乳剂,使菜蚜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到70%以下,改用40%乐果乳剂与2.5%敌杀死乳剂、50%辛硫磷乳剂或25%杀虫双水剂混配,喷施后比用药量最高的40%乐果乳剂单一喷施,防治效果增加20%,增效作用明显,据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显著(表2)。 四、改盲目多次施药为适时少次施药 贵阳地区菜农由于不注重蚜情,盲目滥用40%乐果乳剂防治春甘蓝菜蚜,不管有蚜无蚜一律喷施4—6次,这不仅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增加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次数。试验根据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发生消长特点,改在菜蚜发生盛期的4月下旬~5月上旬用农药混剂防治一次,便可基本控制菜蚜的为害(表2),如果个别田块蚜量仍高,则可于5月上中旬再用农药混剂进行第二次防治,而其他时期,因发生轻,都不必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因此防治次数减少3~5次,不但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环境和杀伤天敌的次数,而且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五、利用七星如虫防治荣蚜 据调查,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主要天敌种类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菜蚜茧蜂、大草岭、草间小黑蛛、华姬猎螃等,其中以七星瓢虫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尤其是临近收获的油菜地、麦地,百株瓢虫量最高达 1366头和82头,笔者收集油菜地、麦地的七星瓢虫,人工助迁到春甘蓝上,设每株人工助迁5、10、15头七星瓢虫,以不进行人工助迁为对照,共4个处理,15天后检查人工助迁七星瓢虫的效果,其百株蚜量均明显下降(表3),表明人工助迁七星瓢虫对春甘蓝菜蚜有较大的控制作用。 大百积综合防治示范 1989~1990年在贵阳市郊进行33.3hm’春甘蓝菜蚜大面积综合防治示范,采用牛心甘蓝品种(占栽培面积80%以上),加强田间管理,摘除春甘蓝菜蚜虫口密度大的田块植株脚叶,不进行化学农药防治,或用40%乐果乳剂与2.5%敌杀死乳剂、50%辛硫磷乳剂或25%杀虫双水剂化学农药混剂,在菜蚜为害始盛期重点对晚熟品种有选择地进行一次喷施;以晚熟品种,不摘除脚叶,由菜农自行施用 40%乐果乳剂 4~ 6次为对照。大面积着甘蓝菜蚜综合防治示范结果(表4)表明,综合防治区比非综合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提高 84. gi%和 9014%,每666.7m’产值增长70元左右,减。kM药3~4次以_--I:,减少成本费20元左右,减少瓢虫等天敌被杀伤的次数,使其数续增关2倍多,同时也减少污染环境的次数,从而进一步证明根据春甘蓝菜蚜发生规律所提出的这一套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技术是经济、简便、安全的有效措施,不仅能把着甘蓝菜蚜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而且可提高产值,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天敌杀伤,延缓抗性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可以在生严上大力推广应用。贵阳地区春甘蓝菜蚜综合防治试验@赖仲廉$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贵阳市550006 @张洪昌$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金卫红$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陈贵蜀$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赖红$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罗庆怀$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吴正芬$贵州省莱蚜综防协作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的选育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90年初,在小黄籽026中发现几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几年研究,选育成功026A及026B。026A 的不育株率达100%,自交亲和指数在0.0016至0.0046之间,其花药干秕,萎缩瘦小,为枯褐色,无花粉存在,花粉碘化反应后无色。杂种恢复株率达87.8%,且该杂交种在产量、经济性状和抗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优势。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雄性不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测定土壤有效磷的新方法——氢氧化铁试纸法

土壤肥料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3年,荷兰Sissingh建议用规格氢氧化铁试纸(Pi试纸)为吸附体吸收土壤有效磷,在室内加以测定,联合国粮农组织的Menon博士试验研究后认为该法与作物产量相关性比Olsen法、各种酸浸提法、水浸提法等更好。笔者在国际肥料发展中心用德克萨斯州的一种钙质土壤进行4种磷肥土培试验,用改进Pi试纸法连续测定土壤对磷肥的吸附固定,并以Olsen法为比较。认为改进方法淹水条件下测试值稳定可靠,与Olsen法相关性好,但水分不饱和状态下测试值起伏较大。由于改进方法可不采取土样而连续测定,因而在用少量土样或水淹状态下研究有效磷变化有其优点。但水分不饱和状态下还需继续改进。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测定方法 氢氧化铁 试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