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基于T样条拼接的彩椒果实可视化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椒果实表面具有沟痕深、凹凸性强等特征,难以获取曲面造型所需控制点。为克服以上缺点,提出利用T样条无缝拼接的方法进行彩椒果实几何建模。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将彩椒分为若干片段,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各片段三维数据点,然后应用NURBS曲面分别建立各个片段的模型,最后使用T样条的无缝拼接算法将各片段组合为完整的彩椒模型,并在VC++和OpenGL平台得到了真实感较强的彩椒果实可视化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拼接片段之间的缝隙,还能极大地增加模型的真实感。

关键词: T样条 曲面拼接 彩椒 NURB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测定土壤中重金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NITON XL3t600型便携式X射线荧光谱分析仪对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Cu,Zn,Pb,Cr和As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u,Zn,Pb,Cr和As元素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3.96,11.69,8.58,19.23,6.24mg.kg-1;对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SS-5进行5次重复测定,准确度在96%~102%之间,RSD在1.0%~7.6%范围内,表明仪器对于土壤中较高浓度重金属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田间进行原位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与国标方法检测结果相比,准确度在55%~119%之间。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田间原位检测,验证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谱分析仪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仪 土壤 重金属 原位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餐厨垃圾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环境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DGGE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餐厨垃圾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不灭菌而接种的开放式发酵体系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高于灭菌后接种的非开放式发酵体系,而乳酸产量也是前者高于后者.说明发酵体系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与乳酸产量有很大的相关性.通过对部分条带的测序可知,餐厨垃圾开放式发酵体系中除含有接种用的嗜淀粉乳杆菌外,还含有很多土著乳酸菌,如Lactobacillus sp.、Lactobacillus casei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及土著水解菌,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等,这些土著菌的存在是促进乳酸发酵的重要因素.PCR-DGGE结合技术对于成分复杂的餐厨垃圾中的细菌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是可行的.

关键词: 餐厨垃圾 乳酸发酵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嗜淀粉乳杆菌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农药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农药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用浸叶法测定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活性最高,LC50值为8.2728 mg/L,其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值为23.2278 mg/L,啶虫脒的LC50值为29.2927 mg/L,吡虫啉和毒死蜱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分别为46.0487、48.9797 mg/L。螺虫乙酯各测试质量浓度处理后48、72 h时的平均死亡率仅为8.9%、11.2%,高效氯氰菊酯测试质量浓度达2000 mg/L时,24 h校正死亡率仅为37.97%。[结论]7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螺虫乙酯。

关键词: 药剂 瓜蚜 室内生物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选用3.2万尾体质量相近的健康鲤鱼,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的抗菌肽,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鲤鱼成活率分别为99.2%和99.5%;鲤鱼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7.05%和100.96%;饵料系数分别为2.01和1.75。可见添加抗菌肽可以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 抗菌肽 鲤鱼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138的分子特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找出能够有效鉴定由orf138导致的甘蓝CMS的标记,并明确此基因在甘蓝OguCMS基因组中的位置。根据萝卜CMS相关基因orf138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并在甘蓝不同类型不育系和保持系中鉴定PCR产物的稳定性。随后利用Tail-PCR技术,扩增获得此基因的侧翼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orf138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Bo138300BF/R,在甘蓝不育型材料中,能够稳定扩增出300bp左右的单一条带,而在其他细胞质不育类型和可育材料中均未扩出条带,经多次验证结果稳定可靠。甘蓝中orf138的上下游侧翼序列有效碱基1789bp,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包括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的orf138的完整序列共417bp。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与甘蓝型油菜、白菜和萝卜的orf138片段具有高度保守性。分析侧翼序列表明甘蓝orf138的3’端是由ORF83、trnfM、ORF125等基因片段构成的一个复杂序列。获得了甘蓝OguCMS特异的分子鉴定标记,明确了orf138在甘蓝线粒体中的位置,以上结果为甘蓝雄性不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甘蓝 雄性不育 orf138 Tail-PCR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多糖类可食性膜机械性能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糖类可食性膜的机械强度强于蛋白类可食性膜,但是还不足以应用到食品包装中。影响多糖类可食性膜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成膜原料中各组分性质、制膜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可通过添加增塑剂、交联剂和改进成膜工艺,来提高多糖类可食性膜的机械性能。

关键词: 多糖 可食性膜 机械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硝普钠处理对青花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常温下青花菜的科学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外源硝普钠(SNP)作为NO供体处理青花菜,并在常温(20℃)、RH95%条件下贮藏观察,确定最优SNP浓度下的青花菜相应品质指标。[结果]200μmol/L外源SNP处理可有效地延缓青花菜的黄化,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维持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叶绿素的降解速率,延缓了VC的流失,有效保持了青花菜的品质。[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硝普钠处理能够有效保持青花菜的品质,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关键词: 青花菜 硝普钠(SNP)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水甘蓝护色工艺的优化

食品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在干燥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降低,产品感官品质下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脱水甘蓝护色工艺,以期提高脱水甘蓝的感官品质。正交试验以叶绿素残留率为指标,优化最佳护色工艺。结果显示,采用浓度为1%的Na2CO3溶液浸泡15min,100℃热烫1.5min,脱水甘蓝叶绿素保存率为52.3%,此时过氧化物酶相对酶活小于5%,可以有效保持甘蓝的原有颜色。

关键词: 护色 热烫 叶绿素 脱水甘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效果评价模型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让政府在产销对接中对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的信息引导。以政府在产销对接中的职能为核心,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产销对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法建立产销对接效果评价模型。通过模拟3个区县级产销对接主管部门开展的对接情况为研究对象,应用该模型对模拟数据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已知各对接主管部门对接情况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对接效果评价的评价值及排序结果。

关键词: 农产品 层次分析法 产销对接 效果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