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水稻新品种五山莉占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五山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以五山丝苗为母本、黄莉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晚季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2011-2013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4025。1选育过程1.1杂交亲本的来源母本五山丝苗与父本黄莉占均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禽及哺乳动物类胡萝卜素氧化酶BCMO1及BCO2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类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保护视力、增强免疫力,提高畜禽繁殖能力,是重要的着色剂,同时也是维生素A合成的必需前体。但动物本身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经由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参与一系列的代谢反应。BCMO1和BCO2两个氧化酶在动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胡萝卜素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才能参与机体维生素A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部分家鸡皮肤呈黄色也主要与表皮层的类胡萝卜素如玉米黄素、叶黄素等黄色素沉积有关。文章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结果,对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的合成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途径以及BCMO1和BCO2两个酶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培育健康、屠体美观、营养价值高的畜禽新品种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壳基生物炭对生菜Cd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稻壳基生物炭对Cd污染土壤上叶菜吸收Cd和土壤Cd形态的影响作用,明确稻壳基生物炭对土壤Cd污染的调控效应,可为合理利用稻壳基生物炭降低叶菜Cd含量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稻壳基生物炭在不同用量水平下对2茬生菜地上部Cd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Cd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5 g-kg-1用量范围内,稻壳基生物炭显著降低了2茬生菜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且在最大用量25 g-kg-1时效果最好,地上部Cd含量分别比未施稻壳基生物炭的对照处理降低了19.6%和45.8%,根系Cd含量分别降低了36.8%和28.0%。在25 g-kg-1用量水平下,稻壳基生物炭对土壤p H、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施加稻壳基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Cd化学形态也有不同影响。随着稻壳基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土壤NH4OAc提取态Cd含量和弱酸提取态Cd含量显著降低,在用量为25 g-kg-1时,分别比对照降低17.9%和10.4%,可还原态Cd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氧化态Cd含量呈减低趋势,残渣态Cd含量增加17.6%。因此推测,提升土壤p H、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增加残渣态Cd含量可能是稻壳基生物炭降低生菜体内Cd含量的主要原因。稻壳基生物炭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抑制Cd污染土壤上叶菜对Cd的吸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关键词: 稻壳基生物炭 生菜 Cd污染土壤 Cd吸收 化学形态 土壤肥力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缬氨酸在泌乳母猪中的研究与应用
《养猪 》 2015
摘要:缬氨酸对泌乳母猪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它能促进母猪乳腺的发育、改善泌乳能力和提高哺乳仔猪增重,是影响母猪泌乳性能的支链氨基酸之一。饲粮中缬氨酸不足会导致母猪不能发挥最大的泌乳潜力,因此NRC(2012)[1]泌乳母猪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型中缬氨酸与赖氨酸比例在NRC(1998)[2]推荐比例85%的基础上提高到87%,充分说明了缬氨酸对母猪泌乳的重要性。由于泌乳母猪氨基酸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种子活力及其杂种优势初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甜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F1后代为材料,分析了甜玉米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活力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甜玉米种子活力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杂交组合的最佳采收时间不同;不同基因型种子的百粒重、发芽势、发芽率、苗鲜重、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活力指数与发芽势、发芽率显著相关,与百粒重相关性较小;F1种子的百粒重呈现负向杂种优势且与母本显著正相关,可通过选用百粒重大的母本增加杂交F1种子的百粒重,而活力指数有较大的正向中亲优势且受低值亲本影响显著,应避免使用活力指数过低的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用RP-HPLC同时测定火龙果中7种有机酸和Vc含量的方法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对影响有机酸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快速测定火龙果果实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7种有机酸及Vc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条件为:柱温30℃,流速1 m L/min,色谱柱为Kromasil柱(250 mm×4.6 mm),波长215 nm,缓冲液0.05 mol/L H3PO4-Na2HPO4;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火龙果含有7种有机酸和Vc,苹果酸是其最主要的有机酸、其次是柠檬酸。此方法可以在10 min内完成1次测定,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为果实中有机酸及Vc的测定及相关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龙果 紫红肉 有机酸 Vc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生猪价格波动态势及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基于CensusX12和H-P滤波模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生猪价格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Census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将生猪价格波动分解为季节波动、长期趋势、周期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4部分,深入剖析了广东生猪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和特征,并运用随机成分与实际价格的比值衡量外部冲击因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广东生猪价格波动频繁,部分年份震荡剧烈;季节性波动特征非常显著,各年度变化规律高度相似;生猪价格长期呈非线性缓慢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周期循环波动特征,且新一轮周期波动已经开始;生猪价格受外部随机因素冲击较大,随机成分对生猪价格波动的贡献在5%以上。针对广东生猪价格的波动规律,提出了稳定生猪市场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疾病智能诊断的现状与分析
《兽医导刊 》 2015
摘要:现代养殖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农业、农村、农民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逐渐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转变,发展势头日新月异。但由于大部分养殖地域偏远、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落后、防治措施不科学,以及高层专家与先进技术不能直接、及时地为基层服务,尤其是受到高层兽医专家亲临现场传统服务模式的时空限制,导致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过高,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警惕一种新的外来入侵生物——木瓜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
《生物安全学报 》 2015
摘要:【背景】木瓜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原产于中美洲地区,2008年起入侵南亚和东南亚多个国家并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在我国台湾和广州已有分布,对我国威胁极大。【方法】在收集、整理木瓜粉蚧原产地或入侵地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木瓜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地理分布、危害和生物学特性,并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 GIS对木瓜粉蚧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木瓜粉蚧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具有广泛的适生区,华南地区在气候条件、寄主等方面利于木瓜粉蚧的生存和危害。【结论与意义】该虫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潜在威胁十分巨大,亟需加强防范该虫扩散和暴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鬼针草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形态学鉴定、致病性鉴定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方法对中国广东地区首次发现的鬼针草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没有分支,大小为100~160μm×11~13μm,包含1个足细胞,2~4个短细胞;分生孢子串生,圆柱形,大小为20~50μm×10~20μm(长/宽为1.25~3.0);病原菌接种叶片病症与自然状态一样,形成薄而边缘不明显的白色斑;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获得528 bp序列(Gen Bank登录号:KJ920100),经MECA 3.1软件分析,其与来自二孢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的KF453969序列聚为一枝,与其相似度达到99%。本研究表明,广州地区的鬼针草白粉菌为二孢白粉菌(G.cichoracearu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