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小麦籽粒黑点病对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黑点病,主要由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引起,是河南省各麦区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病害,据对本省大面积推广品种调查,病粒率为0.4%—29.5%。本文报道此病对小麦籽粒氨基酸、蛋白质和淀粉等含量的影响,供进一步防治研究参考。一、材料与方法从本所在扬花期接种了Bipolaris sorokiniana的试验地收获的豫麦10号籽粒,依照黑点病的分级标准,将籽粒分为五级,以用于品质分析。其分级标准:0级,籽粒外观无病,饱满;1级,种胚变褐少于1/2,籽粒正常;2级,种胚变褐大于1/2,籽粒还正常;3级,种胚全变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遗传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通过花粉管途径直接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花76中,后代出现13株抗白粉病变异株.其中5株在以后的世代中抗性稳定,另8株则继续分离.第2代分离株系的抗病株形成的第3代株系(或株行)中,抗性有分离的株行与无分离的株行比例为1.9:1,而分离株行内抗病株与不抗病株之比为335:1。抗性稳定株系与感病亲本杂交,F1表现高抗病,再与感病亲本回交,后代抗感病株比例为1:1。自交Fn的比例为2.8:1.说明所获得的抗白粉病性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抗病为显性.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比较表明,这个抗病基因可能是来自大麦的一个新基因。

关键词: 大麦 小麦 白粉病抗性 外源DNA导入 基因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遗传与育种

河南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试验及综合有关资料论证,认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不仅存在着毒性大小的差异,而且在不同品种间反应不一致,即黄萎病对单个菌系的抗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遗传,在普通病圃或生产上,根据病原菌种类的多少,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表现为由若干个主效基因控制。在抗病性鉴定和育种工作中,选择适当的接种体、采用适当的接种方法十分重要。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抗病遗传,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高产优化施肥措施及数学模型建立

华北农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对豫南砂姜黑土区影响小麦高产的氮、磷、有机肥的用量进行两年定位试验,建立了小麦产量函数模型;通过模型解析选优,确定了每公顷产量>6000kg、>6750kg、>7500kg及最大经济效益的施肥组合方案;明确了模型因素效应顺序(氮>有机肥>磷肥)和高产与施肥的关系,以及各肥料产量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效应。

关键词: 冬小麦,数学模型,优化方案,施肥,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903抗菌物质产生条件及部分特性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是从郑州果园中筛选出的,它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抑制作用。通过对其抗菌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认为,在NYDA培养液中,培养液初始pH值为7时,最有利于抗菌物质的产生;振荡培养112h,培养滤波的抑菌活性可达最大值;不同初始接菌量对抗菌物质的产生时间影响不大;在250ml三角瓶中,随装液量减少,培养液抑菌活性有增大趋势;大米粉和豆饼粉是最适合产生抗菌物质的碳、氮源;调节培养滤液pH值至4为抑菌活性物质最简便的保存方法,振荡培养112h的培养滤液的最低抑菌浓度为稀释2318倍。

关键词: 抑菌物质,抗菌素,枯草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西瓜种子萌发若干因素的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影响西瓜种子萌发若干因素的研究王浩,郑高飞,乔明亮(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洛阳市郊区种子公司)目前,西瓜生产上,种子发芽不整齐、发芽率低、甚至丧失发芽能力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了提高西瓜种子的发芽率,...

陆地棉对棉叶螨的抗性遗传效应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棉叶螨抗性性状(受害级)进行双列杂交分析中,经配合力分析和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抗性表现的影响均显著。相对来说,加性效应更为重要。基因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显性基因多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是受害级性状的减效基因,隐性基因是增效基因。该性状的狭义遗传力N~2=88.20%。

关键词: 棉叶螨 遗传效应 遗传参数 配合力

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豫芝八号在1988~1992年5年试验中,平均亩产57.73kg,比对照平均增产19.43%,其稳产性优于对照种豫芝二号和豫芝四号;高抗茎点枯病、叶斑病,抗枯萎病;含油量55.59%,分别比豫芝二号和豫芝四号高1.54和1.03个百分点。

关键词: 芝麻 豫芝八号 丰产性 稳产性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豫早1109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豫早1109在国家区试、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抗病性。且产量高、纤维品质优。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一、棉花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比较据21点次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表1)麦垄点种和麦(油菜)后直播,豫早1109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亩产皮棉72.2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提出了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为选择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提供理论依据,并用积分回归和影响度分析了商丘地区冬小麦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冬小麦 气象因素影响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