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麦套夏棉主要栽培措施综合应用模型
《华北农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利用计算机对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籽棉产量、亩成铃数学模型。筛选出麦套夏棉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措施为:密度8340~8650株/亩,单株留果枝6个,亩喷施缩节安4.34~4.96g,亩施纯氮8.03~9.00kg、纯磷2.68~3.01kg。四因子对籽棉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留果枝数>种植密度>喷施缩节安量>施氮、磷肥量;影响的效应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互作效应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根据亩成铃模型解析:种植密度和单株留枝数对亩成铃的效应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喷施缩节安和施氮、磷肥对亩成铃的效应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四项栽培措施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应用栽培措施提高烟草对赤星病的抗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烟草赤星病病情指数与移栽期(X1),饼肥施用量(X2)及后期补钾量(X3)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星病病指与移栽期呈一极大值的抛物线关系,通过调整移栽期避开流行期,可以减轻赤星病为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饼肥施用量和后期补钾次数的增加,赤星病有减轻的趋势。根据试验结果组建了病情指数与三项农业措施间的数学模型:Y=19.185+0.853x1-0.847x2-0.640x3+0.8x1x3+1.8x2x3-3.174x21-1.407x22-0.912x23。并依此模型,进行了模拟寻优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移栽期,饼肥量,补钾量


中国挂面对小麦粉品质的要求
《作物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以17个不同类型小麦制成的小麦粉样品进行了有关面粉品质与挂面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和干面条的切断强度及煮熟面条的韧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对其食用品质、色泽及煮面最后总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各项指标,优质挂面用小麦粉宜选用蛋白质含量中等,色泽好,面团强度较强者为好,软麦更优干硬麦。对具体指标进行了讨论。


河南省小麦叶枯类病害研究现状
《植物保护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河南省小麦叶枯类病害研究现状*王锡锋刘红彦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郑州450002)小麦叶枯类病害70年代仅在河南省局部地区零星发生,80年代初因大面积推广阿夫系统小麦和生产条件改变,发病面积逐年增加,80年代中期已遍及全省大部分麦区。199...


早熟花生新品种豫花6号及其选育
《花生科技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早熟花生新品种豫花6号及其选育/葛秀荣(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农业科学.-1994,(6).一7~9豫花6号是利用江苏省徐州地区农科所选配的杂交后代材料7506一57(亲本为7205一1x天府3号),经系统选育而成。1987~1992年进...


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工作问题初探
《农业科技管理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从河南省“一二五”科技兴农示范工程的实施.对河南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工作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作了概括总结,并针对障碍科技兴农的因素,提出了当前科技兴农工作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农业科技,综合开发,分析研究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管理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是农业科研单位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从改革决策机制、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三方面入手,对农业科技运行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探讨性意见。
关键词: 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机制


芝麻基因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群体改良对芝麻雄性不育原始材料进行基因重组,产生了大量优秀变异。用系内连续姊妹交、回交等手段育成了综合农艺性状良好、不育度为99%以上、不育株率稳定在50%左右、可供杂交种生产应用的ms86-1不育系。形态学研究证明,所选不育系雄蕊败育彻底,雌蕊发育正常,具有正常的结籽能力;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后的无液泡小孢子期;雄性不育性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根据初步的遗传分析推测,不育性可能不是受单隐性基因控制,而至少涉及两个基因位点。在不育系内连续进行姊妹交可提高不育株出现频率。用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豫芝9号(ms86-1×Danbackggae)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芝麻,基因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不育度,不育株率,杂种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