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油菜宁杂21号与西兰花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低杂交油菜宁杂21号与秋西兰花套播种植机械收获轻简高产栽培技术,可充分利用秋蔬菜地冬闲茬口及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西兰花 油菜 套播 宁杂21号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01份国内外陆地棉种质资源的棉籽营养品质性状、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在陆地棉资源中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但蛋白质和油分总量变异较小,且两者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因此对油分与蛋白质含量进行同步改良的难度较大。油分含量与整齐度呈高度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纤维长度、比强度显著负相关,与马克隆值、伸长率呈较弱的负相关;蛋白含量与纤维长度、整齐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度呈现较弱的正相关。

关键词: 陆地棉 营养品质 农艺性状 纤维品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的创制及产业化前景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除草剂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分,根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3类:第1类除草剂影响生物合成过程中酶或蛋白质的合成,如草甘膦、草铵膦、磺酰脲类除草剂和咪唑啉酮除草剂;第2类除草剂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如百草枯、溴苯腈、阿特拉津等;第3类除草剂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2,4-D等。针对除草剂的分子作用机理创制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是现代育种学家和生产者追逐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已成功开发出了一大批抗/耐除草剂相关的基因,部分基因已赋予作物抗除草剂特性。本文阐述了棉田常用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以及近年来克隆的抗除草剂基因及其在棉花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指出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的使用可能会引起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同时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除草剂 棉花 转基因 创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个红色系一串红品种在南京地区的栽培表现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17个红色系一串红品种在南京地区的性状表现,并推荐了4个适宜栽培品种。

关键词: 一串红 性状表现 适宜栽培品种 南京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sf 628对梨炭疽病的控制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由胶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梨炭疽病在砀山酥梨产区普遍发生。为探讨生防菌对梨炭疽病的控制作用,采用平板对峙生长法和喷雾法研究了枯草芽胞杆菌sf 628对梨炭疽病的室内外防治效果。枯草芽胞杆菌sf 628发酵菌液、100倍和500倍稀释液对胶胞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平板抑制率分别为91.45%、88.80%和86.63%。梨果先喷施生防菌液sf628,24 h后接种炭疽病菌,对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83.74%;梨果先接种炭疽病菌,24 h后再喷施生防菌液sf 628,对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56.82%。生防菌sf 628可湿性粉剂100、1000和2000倍稀释液对梨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5.89%、60.78%和50.60%,常规对照药剂多菌灵的防治效果为61.10%。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sf 628是一株对梨炭疽病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生防菌。

关键词: 梨胶胞炭疽病菌 枯草芽胞杆菌sf 628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沭阳县西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沭阳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如引进优质高抗新品种、推广规范化的栽培技术及发挥专业合作社与地方政府的职能等。

关键词: 西瓜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与倒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抗倒酯用于牧草化学调控的可行性,以多效唑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抗倒酯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并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抗倒酯对株高和倒伏的控制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倒酯能显著降低植株高度,抑制作用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增强,处理后21 d,220 g/hm2抗倒酯处理的多花黑麦草株高抑制率为52%;抗倒酯处理后叶长缩短,叶绿素含量提高,但叶宽增加效果甚微。大田条件下抗倒酯对株高的抑制效果同于盆栽试验,处理后25 d,564 g/hm2抗倒酯处理对多花黑麦草株高的抑制率为66%;抗倒酯能够有效控制多花黑麦草倒伏,并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倒伏率逐渐减小,当施药量为423 g/hm2时只有部分植株微微倾斜,并无明显倒伏现象。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抗倒酯 生长 倒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全蚀病菌致病力测定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我国黄淮麦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该病菌的致病力及目前推广品种的抗病性,本研究比较了全蚀病菌致病力的3种接种测定方法和2种病情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以蛭石为培养基质、麦种下2cm接种菌丝块和0~6级的分级标准,可比较有效和准确地测定小麦全蚀病菌的致病力。对2010年分离自黄淮麦区河南、江苏、安徽、山东4省10地的52株小麦全蚀病菌进行了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选取致病性较强的菌株G1037,对69个常用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抗全蚀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对全蚀病的抗性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的品种,泛麦5号和太空6号具有较强的抗(耐)性。

关键词: 小麦 小麦全蚀病 致病力测定 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鲜鸭加工冷藏过程中主要腐败菌来源及菌相分析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工业屠宰加工过程对冰鲜鸭胴体表面菌相形成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车间环境接触面、胴体表面、预冷水以及贮藏期产品的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车间空气、预冷水、环境接触面是构成加工过程胴体表面菌相的主要污染源;总体来讲,环境及胴体表面菌量延生产线进程而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脱毛前鸭子表面的菌量对环境菌量有补充作用,而经脱毛后的胴体表面受环境中菌量的补充作用,导致部分加工工序微生物数量有阶段性上升,如脱毛、净膛工序;预冷工序的抑菌作用由于存在过程性变化,因此对终产品品质有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 冰鲜鸭 加工冷藏 腐败菌 菌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规模养殖废弃物超排引起环境污染严重且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条件下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WP)的方法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尽管猪粪替代化肥措施均显著(P<0.05)降低稻田N2O排放,但以100%或50%猪粪替代化肥处理仍显著(P<0.05)增加了稻田GWP及单位产量的GWP,分别提高了385.5%、218.2%和422.4%、228.4%,主要是由于猪粪替代化肥处理不仅改变了CH4排放规律,还显著增加了(P<0.05)稻田CH4排放。而采用100%或50%沼液替代化肥措施减少了稻田GWP及单位产量的GWP,分别降低了27.8%、15.4%和29.5%、18.8%,主要是由于沼液替代化肥处理显著降低了(P<0.05)稻田N2O排放。就综合温室效应而言,采用沼液替代化肥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排泄物稻田施用产生的温室效应。

关键词: 猪粪 沼液 化肥 稻田 温室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